九吨食物:谁吃完谁先走?



   人一辈子能吃多少食物?近日,微博上开始流行一种说法,称“人一生能吃九吨左右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一生只能吃九吨”引起了众多网民议论,甚至有网友调侃“绝食是不是能长生不老?”谭小芳老师调查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如果按照70岁寿命计算,人一生大概要吃掉50吨食物,此调查证实了“人一生能吃九吨左右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说法纯属谣言。

  谭小芳老师认为,网络谣言是在网络社会环境,网络使用者在网上生成或者发布并传播的未经证实的特定信息,它是信息缺失、社会心理因素以及网络虚拟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传播范围广,速度惊人,且常常引发“蝴蝶效应”,给公众、社会公共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造成极坏影响,是网络时代引起社会动荡与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动因。

  网络谣言虽然可以增加网络点击率或关注人气,或是满足一己私利,但是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微博等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网络谣言频繁出现,其传播方式主要有各类网络论坛和社区、电子邮件、QQ等网上聊天工具以及微博等多种多样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

  针对目前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谭小芳老师认为,谣言即“谣言是众人传播虚假事件的行为”。谣言本身是不存在的事物或者说是缺乏真实依据的事物,它是在传播过程中被捏造出来的,并且经过众多环节的加工,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谭小芳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谣言在网络媒介中的传播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 谣言的传播媒介越来越网络化

  在网络媒介不发达的时代,“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是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而在今天,网络媒介已经能够同时具备“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和“点对面”的大众传播的双重功能,信息传播随意性的增强和成本的降低,使网络成为了滋生谣言的温床。另一方面,网络的便捷性也在逐渐改变着普通民众的媒介接触习惯,上网逐渐成为很多人的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因而,谣言等虚假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2. 谣言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

  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体,通过数字化的通讯技术,构建起了覆盖全球的传播网络,每一个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并且通过网络实现了跨地区的相互联通,受众只要通过简单的点击就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浏览、发布(或者转发)和评论,呈现出一种“发散式”的传播状况。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谣言被获取和复制的速度就变得越来越快,而网络信息的公开性使得几乎所有的网民都成为了谣言潜在的传播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方便快捷的媒介技术和数量众多的接收群体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载体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3. 谣言的传播过程越来越难以控制

  网络媒介的“草根性”和“便捷性”给网民提供了自由发布信息的平台,每个网民都能够自主地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需要,在任意时间上网浏览或者发布信息。但是,由于网民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核实;再加上法律管理和政策规范的的不到位,使得信息“把关”的难度大大增加。在一个缺乏有效“把关”的媒介环境中,谣言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就会变得很小,其传播的过程也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谣言始于怀疑,止于公开。在网络媒介中,如何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应对谣言的传播,需要社会、政府和媒体的共同努力。谭小芳老师对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分析如下:

  1、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贫富差距扩大等民生问题很容易激发社会群体的非理性行为,进而演变成公共危机事件。当这些事件或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时候,谣言往往就成为民众表达真实意愿或抒发不满情绪的载体,甚至成为公共危机事件升级的“催化剂”。从某种意义上说,谣言产生的根源在于广大民众的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因此,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成为控制谣言产生和蔓延的关键。

  2、完善法律监督,建立权威信息发布渠道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为活跃的“信息集散地”,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来进行有效管理和规范。因此,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传播行为、加强网络媒介监管就成为能否有效打击散布谣言等不法行为的重要依据。

  法律的空白给谣言的扩散提供了可乘之机,而政府权威信息发布的滞后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谣言的“生命力”。在当今“信息过剩”的网络时代,仅依靠个人的知识水平已经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出有效的判断,普通民众“人云亦云”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三人成虎”现象的产生。因而政府部门科学及时、公平公开的权威信息发布渠道就成为预防谣言产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3、强化媒体“把关”责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九吨食物:谁吃完谁先走?
  在网络时代,很多网民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对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进行甄别,仅仅只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心理情绪或价值判断来发布或者转发信息。这就需要媒体承担起“把关人”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对事件的真相进行辨析,确定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对虚假信息做到及时过滤;另一方面,要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准则,对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做出刻意迎合受众心理的报道。

  最后,谭小芳老师强调想要彻底消解微博谣言,只靠官方的信息监管与辟谣措施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提高网民对微博谣言的免疫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网民要相信常识,不为谣言所迷惑,从而在群体压力的情况下降低从众心理的倾向避免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另外,网民要提高自身文明上网的社会责任感与自律意识,“握紧鼠标不放松”,以避免由于各种盲目转发或跟帖行为可能导致的“蝴蝶效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3691.html

更多阅读

补肾食物:女人吃什么补肾?男人吃什么补肾?

?女人吃什么补肾好?男人吃什么补肾好?补肾食物有哪些?这些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男人补肾和女人补肾的食物和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不过总体上还是相通的!下面就详细介绍女人吃什么补肾好?男人吃什么补肾好?“肾是先天之本”,肾也是一切活力

养老金入市:谁的养老金?

养老金入市:谁的养老金?家宝同学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在中国两会中,温总的一句7.5%,立即让全球的股市、大宗市场和外汇市场炸了窝。不过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戴相龙老哥拼命向大家显示裤衩,让大家看到社保基金的9%回报的骄人战

蒋昕捷:谁的城市?(中国青年报 2009-2-25) 新闻联播2009 05 25

首页->>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冰点特稿冰点特稿第699期【冰点】:谁的城市?本报记者 蒋昕捷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25    [打印] [关闭]中央电视台新址的电视文化中心(缩写TVCC)着火的时候,李照兴正在上海的一家小饭馆里喝

声明:《九吨食物:谁吃完谁先走?》为网友勇敢去面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