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湖北农业走出去 总部经济助推“走出去”战略实施](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31404097741.jpeg)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应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步伐,加速推进中国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总部经济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产业功能在不同空间的配置,实现了资源的优化,这是总部经济的核心。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设立海外生产基地、研发机构、地区总部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总部经济链条,取得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更多的总部经济收益。 我国企业加快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有三大动因:一是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我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以绕开贸易壁垒,更有效贴近市场,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二是从提升国家竞争力角度看,我国应加快培育大型跨国公司,增强对全球资源配置能力。2012年我国内地共有136家进入“福布斯全球2000强”,远低于美国的524家和日本的258家。许多本土跨国公司主要目标市场仍在国内,跨国经营水平不高,缺乏全球性企业品牌。我国应支持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取得全球资源配置的更大收益,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努力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上升为主导者。三是国内集聚的大量民间资本,迫切需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领域。民间资本亟待寻求新的投资渠道、投资领域,一方面应加快金融创新,特别是健全和完善风险投资体系,通过专业化运作和管理来推动两个“资本循环”的“对接”,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国内实体经济;另一方面,支持民间资本在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和风险防范的前提下,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向国际,在一定程度减轻国内资本过剩的压力。 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有多种方式,传统路径包括设立海外生产基地、构建海外营销网络等,未来应结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需求,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新路径: 一是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利用国外优质科技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我国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满足本土市场的技术要求,一般以先进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作为首选。 二是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强化对各类分支机构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跨国公司一般采取“全球化布局、区域化经营”战略,通过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统筹一定范围的多个分支机构发展,提高企业组织管理和运行效率,且能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更好地融入东道国。我国“走出去”企业应及早谋划,积极构建全球组织架构,通过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加快全球产业布局;一些新兴领域的后发企业,也可以先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总部,抢占发展先机,再根据国际化战略优化海外分支机构布局。 三是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对全球生产、销售、融资、品牌等进行有效控制和优化配置。通过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企业全球扩张,是企业跨国布局的最高级形态。 我国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应积极探索通过全球供应链实现资源的外向配置,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共担风险,从而实现最佳收益和最佳组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