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扶贫 扶真贫 扶贫要注重“福贫”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造成贫困的因素,既有外界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如何解决贫困,传统的思路主要是“富贫”,就是让贫困者富裕起来。从实际看,这种扶贫思路,虽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解决了众多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也是问题多多。

  笔者认为,解决贫困问题,既要注重“富贫”,更要注重“福贫”。

 真扶贫 扶真贫 扶贫要注重“福贫”
  “福贫”是目的,“富贫”是手段。“富贫”,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贫困人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若虽然贫困人口富裕了,但幸福度下降了,这样的“富贫”就是手段与目的相背离,扶贫就不是真正以人为本。

  如何“福贫”?

  一是扶贫者要与贫困者建立真正的平等关系。扶贫者不是贫困者的救世主,贫困者也有自尊和尊严。扶贫者在进入贫困者的视野时,要放下架子,要平易近人,要平等对待贫困主体,要将自己扮演成贫困者的“同类”,而不是高一等级的一类。

  二是对贫困者在精神上要给予更多关怀。要注重贫困人口社会关系网的建立,要更多增加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度。要对贫困者多一些精神鼓励,而不是仅仅关注于收入水平的提高。要对贫困人口更多一些体贴和理解,少一些责骂和鄙视。

  三是要注重贫困人口的道德建设。贫困,一方面不利于道德建设;另一方面,道德堕落也构成了一部分贫困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如偷懒、犯罪等。对此,扶贫要多一些激发贫困者奉献精神的举措,对一味的索取,要进行限制,要鼓励贫困者多参与一些社会自愿者活动。另外,也要注重贫困人口的家庭伦理建设。

  四是要进行综合扶贫。对贫困人口除了加大物质方面的投入外,也要加大心理建设、身体建设、知识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投入。对贫困人口要增加心理咨询服务。对贫困地区要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要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要加大医疗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要加大智力扶贫和科技扶贫的力度。

  五是要注重贫困地区落后习俗的改造。落后的习俗既是贫困的原因,也是贫困的结果。由于习俗是一种稳定的人文精神均衡,所以,改造习俗,若有必要,政府也可采取强制措施,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立法限制,否则,习俗的改造就很艰难。

  六是贫困地区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贫困地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项目,要注重保护环境。一些贫困地区为了脱贫致富,将地区环境搞得一团糟,这是十分不好的,是一种短视的发展行为,国家应坚决予以限制和制止。

  七是贫困地区的发展考核指标要更加注重国民幸福度的提高。在贫困地区,国家应抛弃GDP的考核指标体系,应考虑建立一套新的考核指标体系。新的考核指标体系要更加注重国民幸福度的提高。

  八是贫困地区要少一些赶超跨越发展方面战略。近些年,为了尽快摆脱贫困,一些贫困地区相继提出了一些赶超跨越战略,这种谋求快速发展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有脱离实际的嫌疑。因为在贫困地区,由于众多条件的制约,要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跨越赶超发达地区,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贫困地方发展的跨越,应当是人民群众幸福度提高的跨越和赶超,这既具有现实性,也具有可能性。

  九是贫困地区要更加注重政治体制建设。贫困地区要注重建立更加公开、协商、民主的体制。要鼓励贫困地区人口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克服政治冷漠症。另外,对贫困地区要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建设。对贫困地区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国家也要加大纠正和检查的力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4132.html

更多阅读

真爱密码:想要什么,先给什么

  你希望伴侣做到的,你自己首先去做。  ——摘自美国作家格西麦克·罗区的著作《真爱密码》  一次回老家,家人讲到一个亲戚,说他前不久被“碰瓷”。当时他正开车,突然被一辆车拦住,车上下来几个人说他撞了他们车,要他赔1000元。他

人性化执法的重要性 德育要注重人性化

     德育的对象就是人,所以,德育要求人性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否则,对象对教育的接受就是问题,或者接受就会表面化,而不能进入到心灵深处。  德育的目的实质就是人性的教育和培育。也就是说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如何培养一个人成为

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牵住价格的牛鼻子

 都说收藏黄金可以增值,买房子可以对抗货币贬值,但综观白酒行业的发展历史,如果您真有点闲钱的话,您会发现,收藏茅台、五粮液才是真正的保值、增值之道。黄金的价格从以前的几十元每克上涨到现在的300多元每克,不过五六倍而已,跟房价的上

声明:《真扶贫 扶真贫 扶贫要注重“福贫”》为网友好女人是所学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