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难书 QE3掣肘 考验中国央行应对政策



     长期走高的失业率终于驱使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使出“杀手锏”——QE3。但是让市场意外的是,不同于前两次量化宽松政策,这次推出的是一个“无限量”的版本。

  已经开动的美元印钞机不知道何时才能停下来,但所产生的效应已让市场开始弥漫流动性过剩的恐慌。几乎从推出的第一时间开始,黄金、大宗商品已经开始闻风而涨。而应对美国放松货币而造成的本国货币升值,各国央行都在考虑实施同样的政策对冲风险。

  中国央行在6月以来热钱持续流出、外汇占款减增、通胀下降的情况下仍对降准持谨慎态度,此番QE3的推出可能更制约国内货币宽松空间,使得市场原预期三季度降息降准或延后,而货币政策如何在“稳健”的前提下防止“滞胀”产生,成为新的难题。

  今年以来制造业去库存走势图

  第一波行情无悬念地出现在黄金市场。9月14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即升至1776.2美元/盎司,刷新今年2月以来的高位。

  “黄金上涨到2000美元/盎司很正常,长期看油价也还会持续上涨。”金鹏期货总经理喻猛国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

  如果对比历史数据,这一判断有迹可循。美联储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1期间,黄金价格从820美元/盎司,上涨到1131美元/盎司,累计涨幅为37.92%;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推出期间,黄金价格最高触及1920美元/盎司,累计涨幅为42.43%。

  另一个在宽松行情下有好表现的是有色金属。例如LME铜目前涨幅接近10%,在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中,这一产品的单边上涨期分别接近8个月和5个月,而A股有色金属整体行情则分别上涨320%和60%。

  要知道,和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不同,此次美联储的购买对象从长期国债转投机构抵押支持债券(MBS),对于特定市场的干预性明显加强。

  “不过坏消息可能是工业品长期看涨,因为工业品的底部价格提高了。”喻猛国说。

  今年上半年到现在,国内工业企业利润经历“六连降”。1~7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同比下降2.7%。化工行业、有色行业、交通行业、石化行业、建材行业等是降幅最大的行业。从公布的数据看,需求端的萎缩使得工业企业都处在艰难的去库存化的过程中。

  “考虑到去库存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下行同时发生,说明企业是降价出货。”华泰证券研究员何斌表示。如果原材料的价格被QE3持续推高,接下来企业补充库存时成本将迅速上升,企业利润或被进一步压缩。

  作为原材料的进口大国,2011年,中国进口煤22228万吨;铁矿石进口量达到6.86亿吨;2011年的中国原油进口量高达2.5亿吨;2011年的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5264万吨。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强调,随着QE3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国会在进口渠道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压力,此外国内通胀预期可能会受到QE影响,从而加快成本传导。

  不过,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9月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QE3对工业品价格影响有限,毕竟它只是影响流动性的一个方面。

  “QE3推出后对经济形成的利好,可能部分影响到大宗商品,但整体对工业品影响较小,理由是从长期来看,工业品的涨跌取决于需求,后市走势主要受实体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向上走,需求走强,工业品就会上涨;反之则下跌。”喻猛国说。

  北京中期期货研究所所长王骏认为,此次QE3将和中国批复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同作用,在国内消费方面,密集批复的基建项目可能会成为拉动贵金属、能源和有色金属的实际消费需求,但长期看全球经济仍处于衰退期,欧债危机或许更进一步深化。需求减弱是一个中期甚至长期的需求,所以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没有基本面支撑。

  “企业现在应该考虑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管理原材料将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喻猛国说。

  9 月20 日发布的2012 年9 月份汇丰中国制造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微幅回升,但 9 月汇丰PMI 产出指数创下10 个月以来的新低。这说明中小企业的生产状况还在继续下滑。市场担心一旦形成“商业银行坏账上升→惜贷情绪升温企业生产收缩→坏账生成”的恶性循环,经济真正见底的希望将更加遥远。实体经济困难境地更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整的难度。

 掣肘难书 QE3掣肘 考验中国央行应对政策
  “QE3为什么会持续下去?”

  “这样伯南克就免于尴尬地宣布QE4、 QE5、QE6等。”

  尽管这段对话来自QE3推出后道琼斯通讯社驻丹佛专栏作家刘易斯(Al Lewis)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戏讪之言,但也不难读出美联储主席现在的无奈处境。于是他激进地决定以每月400亿美元投放市场不仅推高原材料价格,也可能同时引爆一场“汇率战”。

  9月19日,日本央行决定进一步追加货币宽松措施,将用于购入资产的基金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约合1264亿美元),这也是今年4月份以来日本央行再推货币宽松措施。而就在美联储公布QE3之后,巴西央行已经入市干预本国货币雷亚尔的升值势头……

  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不对冲市场中过剩的美元,以出口为主的国家会因为汇率上升而失去优势,这尤其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没有时限的宽松政策无法给市场明确的预期,美国市场消费的增加能否抵消汇率损失难以估算。”这位来自外资银行的外汇分析师表示。

  那么中国会不会跟进?

  眼下中国央行只是加快了市场操作。9月18日当天,央行开展了两期限逆回购操作,包括7天与28天期,交易量共计750亿元,即公开市场投放资金750亿元,当日逆回购到期回笼资金85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央行首次停止近十年的28 天期逆回购首次重启。

  “200亿元28 天期逆回购到期日为10 月11 日,正好满足机构季末和备付‘十一’小长假的资金需求。即使美国再度量化宽松,央行仍优先选择逆回购来精准细致的调节资金供需,而用回购利率来引导市场资金利率预期,也有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分析表示。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多次以市场操作取代降准降息政策,体现其“稳健”的调控态度。

  “QE3推出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不大,因为资本项目没有开放,即使美国放松流动性对中国冲击也不大,整体上市场是隔离的,从目前来看,国内仍没有出台相关应对措施,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取决于国内流动性情况。”胡月晓对记者表示。

  原本CPI降至3%以下,外汇占款连续两月下降已经营造了降准甚至降息的货币宽松空间,但QE3落地后,输入性通胀的压力激增。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表示,这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出了新的难题。目前经济需要宽松的政策环境,甚至需要进一步放松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难以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来对冲QE3可能带来的通胀压力影响。

  “QE3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可能会助推大宗商品价格,使我国面临较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央行降息空间;二是导致大规模热钱流入,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央行再次面临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方正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

  根据方正证券的测算,如果没有QE3,中性预期下全年有望实现2.3万亿元的基础货币投放,全年仅需降准1次。QE3成为现实,预计全年基础货币投放或将超过2.7万亿元,如果央行按照15%的M2目标增速进行操作,四季度将无需降准。

  央行9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256400.83亿元,环比净减174.34亿元,连续两月负增长。但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外汇占款的长期走势可能仍将持续低迷,因此有市场机构预测存准率下调或将临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428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央行的“多元化”和欧洲央行的QE 欧洲央行退出qe

2009年底,本人开始出书——“呼吁中国央行必须建立“单一美元货币储备的中国外汇储备,因为,美元和美国国债将进入超级上升周期和对抗日元的超级贬值战争。”当时,美元指数在75;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85%。今天,美元已经成为全球的明星

开创中国梦的美好未来 竹叶青酒: 开创中国养生酒未来

     得天独厚竹叶青  2013年9月5日,在“竹叶青酒荣获中国名酒50周年纪念”大会上,著名品酒专家王秋芳、史学家纪连海、品牌专家艾丰等众多权威专家全面解读、论证和诠释了竹叶青酒的六个“唯一或第一”:  竹叶青酒是中国名酒

中国的软实力 《中国软实力》 第2章 为什么中国需要软实力

     中国知识分子和政府都逐渐意识到公众认知的重要性,软实力这个话题也随即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中国学者认为,中国长期过度依赖经济利益的外交逻辑来解决问题。然而,非常奇怪的是,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旧习似乎难以改变。例如,在《幸

声明:《掣肘难书 QE3掣肘 考验中国央行应对政策》为网友谁自顾自的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