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元旦起正式施行,新交规中对闯黄灯一次扣6分的处罚在车主中引发不少争议。顺理成章成为了微博上的焦点。 网民表示,看到路口心里就开始纠结,绿灯亮着,担心到了路口变黄灯所以磨磨蹭蹭,加剧了道路拥堵;有的人灯前200米加脚油后,马上把脚放在刹车上,随时等待灯前急刹,[email protected]צ下午驾车在北京体验了下新的“黄灯规则”,心理戒备充分下,仍闯黄三次,原因均为在距停车线5米内突然绿变黄。这三次,编辑的车速均在35公里上下。此种情况下除非一脚踩死,否则只能保持原速过路口。于是,新年伊始,网友没有在阳光灿烂是开始新一年的新气象,却纷纷在网上交流怎么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可能的,他们的结论是:要么灯前50米左右就把车速降至极低—这必将给本就拥堵不堪的交通造成更大灾难;要么随时准备灯前急刹—这必将造成更多追尾事故。
![黄灯辉模仿康康 吐槽黄灯](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323538126555.jpeg)
[email protected]ڄ第一批“受害者”,他在正常行驶时前车骐达见黄灯一脚急刹,来不及刹车的他被撞出去一个车身,对方后保险杠及尾门报废,他的车没事,人也都无碍,元旦即因新交规遭遇惊魂一撞的他向网友建议:请各位在看见信号灯1公里的时候就开始减速吧。 就闯黄灯罚6分一事,网友虽然都赞成交规从严,但大多认为这一条确实极不合理,@汽车猫称,闯黄灯和闯红灯的处罚力度一样,黄灯已经不准通行,后面再亮红灯还有什么意义?还有网友@日本潮流林萍提出了日本的交规人性化的一面:考虑到物理和安全,日本规定如果驾驶人认为会引起追尾、侧翻、甩尾等事故,即便车身未越过停止线,也不得紧急刹车,如果车速不快则应停,给了驾驶员自主决定的权力。不以罚款为创收手段的国家的法律通常更具弹性更富人性。[email protected]ۏ济,红黄绿三色指示灯,在世界上已经运行百年。非要给个中国特色。都说罚款是为了整顿秩序,其实罚款就是有关部门的生财之道,只要有罚款权,有关部门都会活得很滋润。禁止闯黄灯看似为了整顿交通秩序,实则为了增加罚款机会,秩序乱不要紧,罚款机会多就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罚款经济,先弄出人人犯法的法规,然后想罚就罚。[email protected]:新交规出台伊始,深圳警方便已表示暂不对闯黄灯处罚。一是因抓拍闯红灯的电子警察系统暂不支持抓拍闯黄灯;二是需对信号灯的配时进行进一步排查;三是黄灯毕竟不同于红灯,需制定严格的查处程序和科学的处罚标准。接下来也许会有更多的地方将不会执行这一条规定,[email protected]律师郑重申明并发起“反黄扣分交规”(反对乃至争取撤销冲黄灯扣分之交通规则)。在他看来,黄灯扣分制度是一种“恶法”,应当取消。 闯黄灯违法引来吐槽一片,不过也有支持之声,[email protected]:作为驾驶员,保持安全驾驶距离是常识,新法规的实施不仅是惩戒黄灯加速的危险行为,更提醒每个驾驶员注意安全距离,尤其是在大城市,争抢道路权,插队和防插队等密集跟踪行为也是小擦碰事件的原因,我支持新法。对此,@wandering__alone回应说:惩处插队加塞,人人称快,声讨的只是黄灯的相关规定。以偏盖全实不可取。黄灯亮起的瞬间,你就20KM/H,停个试试,还是要超线。即使有安全车距,第一辆车还是要被枉罚。黄灯起的作用就是提醒减速停车。线跟前突然急刹的效果,这两天已经很多了,还用说吗? 一个涉及整个国家、基本颠覆原有行车规则在没有经过应有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就出台了,拍脑门儿定法律。出台之日就注定是夭折之时。善法会减少社会成本增进民众福祉,恶法会加大社会成本损害民众福祉。网友纷纷给出期待:启动纠错机制,已经不容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