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外商务礼仪差异 浅谈中外生态纪录片的表现力和传播力——以《海洋》和《森林之歌
在现代科技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日益凸现。有人说,纪录片的审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观照,由观照对方而比照自身。如果说文学是一个梦,一个白日梦,那么纪录片就是一面镜子,人类现实的生存之镜。从镜子中,我们理解人类的处境与状态。”[1]纪录片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它不同于小说天马行空的主观创作,也不同于电视电影或真或假的夸张表演,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它要求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以非虚构的方式从事创作,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中外生态纪录片由于文化、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的不同,呈现出的艺术形态与艺术效果也有所不同。下面,笔者将以雅克贝汉执导的法国生态纪录片《海洋》与陈晓卿执导的中国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两者为例,来具体分析中、法生态纪录片独具特征的艺术魅力。 一、法国生态纪录片《海洋》——美意交融的人文主义之花 在西方生态纪录片领域,法国的生态纪录片可作为高端制作的典范。从《迁徙的鸟》到《帝企鹅日记》、《白色星球》,法国生态纪录片领域创造了一部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有人说,“法国生态纪录片最为人称道的,是它超越了单纯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科普,将人文主义、天地仁爱的浪漫视角融入其中。”?在中国的道家哲学讲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核心要义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人们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这一点,在法国生态纪录片中得到了完美的印证。雅克贝汉的作品就是其法国生态纪录片精神的重要代表,以《海洋》为例:
1.变幻镜头下的海洋之美 在《海洋》的世界里,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你就不得不屏气凝神开始欣赏伟大的海洋令人叹服的魅力。当镜头以侧拍近景的方式展现海鬣蜥自由快乐地穿梭在加拉帕哥斯群岛海岸中时,这种奇异生物给我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与这美丽而又充满力量的生物一起,遨游在纯净悠久的海里。不仅如此,《海洋》纪录片里,大量的特写镜头都真实地展现了动物的力量与美:虎鲸在海面舞蹈时的忘我尽情,白鹭出入海域的畅快潇洒,海蟹小丑鱼在夜间栖息时的小心警惕,剃刀鱼在特定时间的水上芭蕾……令人更为赞叹的是,大量关于细节特写的、深入人心的镜头之美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动物们的生物特性,更让我们看到了海洋动物如人一般的灵性与情商。在《海洋》的镜头里,不是简单的“动物世界”,而是一个被赋予了心灵关怀的人性世界。《海洋》丰富多彩镜头下的美丽,告诉我们一切生命都是美好,一切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无论它们是否为人们熟知感受,无论它们对人类来说是否有利用价值,它们从诞生之日起,就被一一赋予了生命存在意义的美丽内涵。法国生态纪录片镜头下的动物既不是科学上的奇迹,也不是饲养所里的新宠,这是一群没有受到异化的自然活活物,没有马戏团式的耍宝,没有拟人化的表演,它们不是为人类存在的,它们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生物链中的一环,有极美的生之姿态和独立的生存方式。观看《海洋》,我们不仅是在享受一场绝美的视觉盛宴,更是在透过“海洋”这扇大窗户,去重新审视我们不曾被玷污过的生命纯真。 2.紧凑叙事结构下的生命美传播 “海洋到底是什么?”当一个小男孩凝视大海好奇地发问时,影片也随之拉开了序幕。“要想真正了解海洋,你必须亲眼见到,必须用心聆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海洋》纪录片通过围绕着“海洋是什么”这一问题,和观众一起开始了寻找答案的浪漫旅途。《海洋》的整体叙事结构采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以时间为线索,从具有悠久历史的海洋生物逐渐介绍到现代海洋生物,一方面描绘海洋生物的悠久发展历史,一方面又细致描绘了海洋生物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情态。无论是交配、捕食还是争斗、厮杀,《海洋》,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也让我们开始反思近百年来疯狂地人类行为。当我们看到海洋世界中令人折服的美丽时,我们的内心或许已经有了无数次的强烈撞击。或许我们会开始指责人类对海洋生态肆无忌惮的破坏与污染,但下一秒那些可爱的海洋生物或许已经成为我们今日丰盛佳肴的盘中之食。保护海洋的义务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作为观影主题,当我们欣赏这部影片时,如果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触动,那我们就没有资格被尊称为“人”。 《海洋》纪录片痛过紧凑连贯的叙事结构展现了法国生态纪录片中的人文主义情怀。他们不是站在单一民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站在生命孕育之源的高峰,告诉全人类:保护海洋,珍爱生命。 二、中国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别具风格的美丽森林之歌 中国生态纪录片的题材与法国生态纪录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多选取宏大的自然景观,常见的题材涉及包含有长江流域或者大范围的原始森林。如果说法国生态片注重特写式的视觉体验,那么中国生态纪录片则更加注重全景式的视觉体验,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特定物种的生活方式或者某一特定物种的生活方式或者某一特定自然区域变化的记录上。《森林之歌》系统地记录了中国的森林版图,反映了森林在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而在叙事模式上,中国生态纪录片常采用故事化的串联,用叙事的修辞让具有科普性的生态纪录片带有人文气息。 1.多样镜头下的自然之美 在观看《森林之歌》时,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关掉《森林之歌》的背景音乐,仅仅只看通过各类镜头组合而成的“森林之歌”,会是怎样一种视觉感受呢?于是,当我在静音状态下再次观看《森林之歌》时,发现观赏这部纪录片时的最大感受,就是“即使关掉声音,也能触动人心。”在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中,介绍自然环境的大全景镜头和情绪渲染的空镜头必不可少,那么给人深度介入感的特写镜头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微距拍摄和间距拍摄让各种细节在镜头中纤毫毕现,美轮美奂,为观众展现了丰富不易看到的奇观,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而特写镜头呈现的过程又使观众形成紧张得观影期待,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例如在拍摄各类树叶形态是,摄影机通过“微距”实现了对树叶形态美景的充分把握。当观众欣赏影片时,我们看到的是整幅画面的有机构图,树叶流畅请新的脉络呈现出独具风格的视觉效果。《森林之歌》所展现的镜头既包括全景式的宏观摄影,又包括微距式的特写摄影,其多样化的镜头不仅表现了森林自然生态整体的和谐大气之美,也展现了森林生机勃发、各具形态的个性之美。 2.叙事与音乐共融的和谐美传播 《森林之歌》的配乐体系如果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丰富多姿,和谐共生。”《森林之歌》的配乐与叙事达到了完美的集合。表现树木勃发生长是,配乐风格简明欢快;表现四季轮回交替时,配乐风格柔和舒缓;表现寒冬树木坚韧成长时,配乐风格严肃紧张;表现动物们在树林间穿梭觅食时,配乐风格活泼轻巧…….在《森林之歌》的音乐制作中,还大量插入了中华民族的原创音乐,体现了强烈的“中国风”色彩。纪录片的音乐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纪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森林之歌》的配乐繁多却不杂乱,它们紧密配合着片子的叙事结构,在观众视觉享受的过程中,给予受众生动活泼的音乐叙事之美,让听觉也能转换为触觉的有效形式。《森林之歌》无疑是一场视视听盛宴,其绚烂多姿的画面内容与个性多变的音乐形式结合在一起,让观众身临其境地经历了一场中国自然森林形态的和谐之美。 三、论文总结 在生态纪录片领域,中外生态纪录片的艺术表现与传播各具特色。但两者之间去有一个形同的共通点就是: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无论是法国的人文主义博爱情怀还是中国“天人和一”的生态哲学,中外生态纪录片在其艺术表现力与传播价值方面,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无容置疑的事实,那就是——“生态之美,生命之美”! [1]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关照.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48-150 [2]朱景和.纪录片创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0-162
更多阅读
第二讲:礼仪的作用和意义
1、礼仪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礼仪在历史上被不断的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周礼》、《仪礼》、《礼记》三部
96浅谈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1 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
浅谈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
浅谈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浅谈求职礼仪的重要性
谈商务礼仪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商务活动日趋繁多,礼仪也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规范行为。礼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规范各种行为。在商务交往中,人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合作,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规范,双方就缺
商务礼仪培训课件 高球场上的商务礼仪课
笔者的一位银行家朋友对在高尔夫球场上谈生意颇有心得,“首先,打球时你和朋友会置身在舒适的自然环境里,而户外又经常会有好天气和美丽的景色。其次,你们会有四五个小时自由交流的时间,很难用其他方式达到这么长的时间。那样你就有
连锁经营企业有哪些 谈连锁经营企业的根和本
连锁运营从实质上说是一种追求规模运营和规模效益的运营方式。但企业的自身一定要打破产品营销的瓶劲,很多企业规模化扩展,使加盟大大添加,但只是停留 在产品营销与市场占有的层面上,其实略微成熟的连锁管理者都明白。但是是什么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