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



     推动企业自身科研机构建设,以企业为源泉和依托,使科研机构与其创新需求紧密结合……企业,在陕西未来的科技创新中将成为必然的主角。

  企业,企业,还是企业!

  在今年7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如此高频率地提及企业技术创新,并且强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协同创新”。这更成为该次会议的最大亮点之一。

  而在陕西省科技创新大会上,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再次强调:“进一步推进科技经济结合,必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实现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陕西省省长赵正永表示,要结合陕西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最贴近市场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期间,科技部部长万钢说:“此次改革的核心是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关键是要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真正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机制。”

  事实上,早在2006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就已经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但即使到现在,业界对这个问题仍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创新还是应该以科研院所为主。

  万钢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担心企业承担不起这个重任;另一方面是对技术创新的基本规律还没有认识透,还没有把握准当前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的趋势。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
  不能否认的是,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但企业创新能力增速相对缓慢。2011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企业创新方面,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自主率仍然不高。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在企业创新方面取得的进步较小。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一大主题就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会议明确提出要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决策。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

  “企业技术创新是出自于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贴近市场需求,最了解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只有顺应了市场的变化,才能做强做大。”曾在一家大型企业担任过总裁的西安朝华管理学院院长单元庄如是说。

  而据他观察,特别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企业已经从市场竞争中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体会到创新带来的效益。

  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实现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陕西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赵正永掷地有声地说。

  在赵正永看来,研发机构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和竞争力的核心,“陕西将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陕西在之前的几次科技大会上也都提出,要把建立研发机构作为对企业的刚性需求,并建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

  目前,陕西省大中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共334个,其中大型企业189个,中型企业145个。

  “从实施情况看,企业科研工作有了较大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赵正永坦承,目前全省半数以上大中型企业尚未开展研发活动,近三分之二以上的企业未真正建立科技机构。

  “力争‘十二五’期间在6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成研发机构。”赵正永提出了陕西在此方面的发展目标。其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资源转化、现代服务业和科技文化融合等领域,将依托骨干企业新建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同时,继续鼓励中央企业在省内建立研发机构,对已经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支持其加挂地方牌子,享受相关政策支持。

  同时,陕西省将鼓励企业重组省内外优势科研机构和技术团队,积极吸引外省市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来陕发展。

  “凡这两方面在全国重要领域达到一流水平的,可给予专项支持。”赵正永说。

  而在研发经费方面,陕西也“将切实加大企业研发经费。”在赵正永看来,研发经费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

  他说,尽管近些年来,陕西企业在这方面进步不小,但水平依然较低。

  2010年陕西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仅为35.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73.4%的一半。2011年,我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41.9%,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但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8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差距更大。

  “‘十二五’期间全省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增幅,必须高于年度销售收入增幅。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性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必须高于国家有关规定1个百分点。”赵正永对此提出了要求。

  而在具体的措施方面,政府将把研发投入列入国企标考核内容。达标者给与奖励,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按企业年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强行提取,作为全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经费。

  而对于民营企业,陕西将参照国企实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认定,不合格的,取消相关科技政策优惠。陕西还将继续加大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其中获得国家重点支持或公共计划的项目,省政府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套。

  此外,陕西还将采取措施推进科技资源向企业集中。“科技资源分散是影响我省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赵正永说。为此,陕西将积极探索以大项目为牵引,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

  据记者了解,去年,围绕大型企业集团和各地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陕西启动实施了22个重大科技专项,省财政投入3.3亿,撬动企业和各级政府投入100多亿,总计吸引了100多家产学研用单位月1900名技术人员参与,实现了科技资源的有效统筹。

  目前,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已经正式运营,据赵正永在大会上透露,根据实际需要,“省政府还将推动各类科研机构组建陕西科技工业集团,以企业实体形式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

  在强调企业作为创新主角的当下,科研院所等传统创新主角又将如何发展呢?

  “强调企业的作用,并不是说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创新中不重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积累了大量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还需要企业作为载体。”单元庄对此的理解是,在加强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这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创新机制,推动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向市场的转化。”单元庄说。

  事实上,近两年来,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陕西通过设立科技统筹创新工程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等措施,有效引导企业投入科技成果转化资金47亿元,对相关产业起到很多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促进技术成果交易方面,去年陕西全省交易额达到215亿元,列全国第五位。

  “但我省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不乐观,有些高校与研究机构重论文发表数量、项目经经费数量和专利数量而不重成果转化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技术成果外流现象严重。”赵正永说,“去年省内技术合同交易仅占全省的30.36%,技术供给和企业企业需求不匹配,能源、矿产、化工等主导产业技术研发能力依旧薄弱。”

  他特别强调指出,长期以来,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互动不够。企业需要什么,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太清楚;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有什么,还在做什么,还能够做什么,企业也不太指导,不相往来成为科技创新的障碍。

  对此,陕西将如何破题?

  “这些都是我省科技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解决有一个过程,但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赵正永说。

  他说,陕西将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赵正永表示,实践证明,以企业为主导整合产学研力量最为有效,“只有围绕生产做文章,才能准确把握创新方向,充分释放各种创新要素。”

  因此,他认为,要明确企业、高校和院所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职能定位和分工,推动企业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源泉和依托,使科研机构与企业创新需求紧密集合,成为面向行业的技术创新中心。

  此外,陕西还将鼓励科研院所进入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

  为此,陕西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要支持高等学院校联合企业建立30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力争建成15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而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陕西省还将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预计到2015年,省级转化引导基金达到5亿元,按1:10左右的比例引导社会资本40多亿元,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技术成果交易额达到500亿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4406.html

更多阅读

持续创新的七条法则 社会创新是企业未来持续发展新动力

     当今世界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错综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在经济发展之外,大量的社会需求迫切需要得到满足。越来越多大型企业,它们的业务遍布世界各地,已经突破了某一个国家的界限,它们不仅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在环境及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

     推动企业自身科研机构建设,以企业为源泉和依托,使科研机构与其创新需求紧密结合……企业,在陕西未来的科技创新中将成为必然的主角。  企业,企业,还是企业!  在今年7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如此高频率地提及

入党是光荣 也是责任 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业务商机

     许多时候,我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仅仅限于是慷慨、是捐资、是送钱送物,极少人能把它当作是企业的一种常态,或者认识到是企业发展的业务商机。商业领袖和成功企业的社会责任一向是全球企业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在许多成功的企业家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人均收入成倍增长的动力是技术创新  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科技创新确实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根据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安德森·麦蒂森的研究,18世纪前,全世界最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只有0.05%,按此换算,1400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 激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企业充满活力才会富有效率、富有效率会使活力更加充满,充满活力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保持强盛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富有效率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企业只有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

声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为网友对饮三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