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自由主义者:茅于轼



     茅于轼先生《钓鱼岛只是荒岛 丢掉了于我何干?》一文中的有些观点,是一种典型的理想的自由主义精神的体现。

  茅于轼先生总是喜欢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一件事设计一个最优的方案,并进而否定现存秩序和行为的不合理。其实,现实的博弈不同于理论的博弈。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设想双方当事人都是非常理性的,这样,博弈的结果自然就是最优的。比如,若全世界的人都变成苏格拉底,或全世界的人都变成跟茅先生一样境界的人,这样自然全世界就是一片光明。问题是,现实的博弈是复杂的,有各种因素在起作用。一是所有人不可能都是苏格拉底,有些人可能是,有些人可能就不是,甚至就是野兽。二是假如所有人都是苏格拉底,信息不对称也会导致博弈结果不是最优。三是现实世界博弈双方总是有强弱区分的,力量大的和力量小的,自然对博弈的结果要求不一样。所以,现实世界的博弈不可能完全按照理论的博弈来推演。

  从抽象的角度看,生命的价值高于主权的价值,这是绝对正确的,因为主权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生命。但主权也是保卫生命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国际社会,强权就是政治,这也是被历史所证明的。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维护具有战略地位的领土,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这个国家人民生命价值的需要。对待日本,历史证明忍让就是愚蠢。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想必茅先生应当是有记忆的。你今天丢掉了钓鱼岛,明天就会丢掉更多的钓鱼岛,这将会导致更多的南京大屠杀。对魔鬼而言,你将世界给他,他也未必满足。对付魔鬼最好的办法,就是高举正义的利剑。

  任何生命的尊严,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和正义的基础上,否则,你的自由,就是别人的不自由。我们追求自由,应当是一种平等的自由。我们不冒犯别人的自由和尊严,但若别人冒犯我们的平等自由和尊严,我们就要勇敢地为维护自由平等和尊严而战,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活着。为正义平等和尊严而献出生命,这样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才体现了生命价值的长远意义,而不是一时的意义。

  现实世界更多是一个讲“力”的社会,而不是一个讲“理”的社会。现实世界的均衡本质更多是一个各种“力”的作用的平衡,而不是“理”的平衡。为了实现“理”,我们有时也需要讲“力”。与不讲“理”的人去讲“理”,只能是书生气,只能是白费力气,只能是理想主义。国际社会更多是一个丛林世界,在国际社会的竞争中,理想主义只能导致一种更残酷的现实主义,只能导致对理想主义境界更大的背离,二战就是例证。历史是一面镜子,忘记历史,就意味背叛,理想主义也不例外。

 理想的自由主义者:茅于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4559.html

更多阅读

邹恒甫:“狂言”――茅于轼、张维迎、郎咸平等经济学

邹恒甫“狂言”――茅于轼、张维迎、郎咸平等经济学家皆中枪(时评) (2012-06-09 14:12:55)转载�标签: 经济学家 战争 邹恒甫 茅于轼等 时评分类: 松斋杂谈是“争鸣”还是“争名”,是“逐理”还是“逐利”。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声明:《理想的自由主义者:茅于轼》为网友釜山行赱的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