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 第2章 美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2.1 20
美国在建立联邦储备体系前,金融市场完全自由放任,连续发生全国性的银行危机。1907年美国爆发的严重金融危机,终于使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得到广泛认同。1913年,美国建立联邦储备体系作为其中央银行制度与体系。1929年的大危机重创了美国的银行业,并从金融领域蔓延到整个实体经济。到1933年3月4日罗斯福(Roosevelt)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6月13日至15日,经过美国财政部审核,全美14 771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1929年危机爆发前的25 568家相比,淘汰了10 797家。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为西方国家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罗斯福政府向国会提交了15篇咨文,引导并敦促议员们通过了15项重要法案,其中和金融有关的占1/3。这些法案及其具体法规,以及在随后一年多中的补充,基本构成了史称"百日新政" (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的主体框架。其中,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1935年《银行法》对美国金融业影响深刻,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1)限制银行支付存款利率。授权美联储发布"Q条例"(Q条例是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按字母顺序排列的一系列金融条例中的第Q项规定。Q条例成为管制存款利率的代名词。),规定银行对于活期存款不得公开支付利息,并规定了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设定最高限度,即禁止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会员银行对它所吸收的活期存款(30天以下)支付利息,并规定了上述银行所吸收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上限。当时,这一上限规定为2.5%,并维持至1957年,之后频繁调整,对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产生了显著影响。1966年美国颁布的《临时利率控制法案》又将这一规定扩大到储蓄、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等。实行利率管制是想减少银行之间的利率竞争,降低银行风险。"Q条例"对美国在大危机后的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低成本筹措战款和战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建立全国证券交易的监管体系。限制银行对证券的投资,禁止金融机构持有股票,商业银行与证券业分离。(3)成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5万美元以下的银行存款提供担保,避免再次发生公众挤兑事件。(4)限制新银行开业,加强联邦储备银行的权力。同时,美国各州的《高利贷法令》则规定了银行贷款的最高利率限制。
更多阅读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 pdf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 推荐序
不一般的大众经济学郭凯在哈佛读书的时候开始写博客,很快受到青年学生的追捧。几年下来,结集为《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出版,成为畅销书。这次他再接再厉,把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发表的专栏文章结集成书,取名《王二的经济学故
钓鱼岛背后的货币博弈 《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解读钓鱼岛争端背后的经济
2013年2月,由北京汇智博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的《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一书出版上市。钓鱼岛的争端,始终吸引着人们的关注,这座小小的无人岛,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作者黄生涉足金融行业17年,他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出发,为广大
利率市场化理论 《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 第1章 理论基础 1.2 利率传导理论
利率市场化要求利率传导机制实现市场化,从而真正发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缩短货币政策时滞,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平稳发展。利率传导能否实现市场化是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市场化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是利率市场化能
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 《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 第1章 理论基础 1.3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籍经济学家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aymond Goldsmith),他主要研究金融发展的过程及规律。戈德史密斯把复杂的金融现象归纳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金融工具是指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债权凭证
pm2.5全球分布图 《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 第2章 美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2.5 金
美国在建立联邦储备体系前,金融市场完全自由放任,连续发生全国性的银行危机。1907年美国爆发的严重金融危机,终于使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得到广泛认同。1913年,美国建立联邦储备体系作为其中央银行制度与体系。1929年的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