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残酷的竞争,导致成人世界的孤独,孩子世界的冷漠。为了有竞争力,一个组织强调团队协作,但是在团队内部也会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产生了活力,却产生了两个副产品:孤独和冷漠。洛克菲勒招呼他的小孙子:"到爷爷这里来。"孙子热情地扑过来,爷爷却躲开了,孙子摔在地上伤心地哭着。洛克菲勒说:"在这个世界上你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的爷爷。"这样的故事广为传播后,更加强了人的孤独感。没有一种思想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对的。即使是对的思想,也是有限度的正确。传播洛克菲勒故事的时候要加上"有时候"。所有的管理理论都是盲人摸象,无论多么优美的理论,都只是对复杂事情的一个侧面的解释。一个7岁的男孩告诉我他活着没有意思,也有一个女士告诉我说她的女儿也说活着没意思。要想孩子活得有意思,就要研究在什么情况下孩子活得没有意思。孩子上了幼儿园,如果幼儿园的老师对孩子不是很好,孩子又不会表达,可能只是说不喜欢上幼儿园。如果你的孩子不爱上幼儿园,那一定是他在那里不开心、不快乐。因为心向着快乐的方向,童心本率真。孩子上了小学,如果学习不好,会拖累全班的成绩,校长会扣罚老师的奖金,因此老师会严格对待孩子,告诉孩子的父母孩子学习不好。回到家里家人对他不好,因为他不像想象的那样争气。社会上不认识的人对他们不好,因为他是别人家的孩子,还可能把他们当做自己孩子的对手。孩子觉得在这个世界里他是不受欢迎的,因此他活着也就感到没有意思。今天孩子受教育,已经成了填鸭式,甚至超过了他们能承受的限度,他们可能把"教育"这个词当做负面的词汇来理解了,一听到"教育",他们就会"恶心"。适度的教育是培育,过度的教育是摧残。今天的教育,剥夺了孩子的童年,摧残了孩子的健康,破坏了孩子的视力,把他们的脑子里塞满了许多无用的"知识",让他们读完了大学,然后把他们变成了"蚁族",谁干的?虽然残酷的竞争现实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时候我们为人父母的还是应该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幸福的童年。善待另外一个生命,也等于是善待自己的孩子,也是在积德。一位男职工深有感触地说:"今天晚上我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拥抱我的儿子,因为长期在外工作,我和儿子很疏远,我要用阳光心态提供的方法,走进儿子的心里,让家庭气氛变得更融洽。"

一个母亲当天晚上热情拥抱了她的女儿,女儿高兴,她自己却哭了。她说:"我是我女儿在这个世界上的力量源泉,如果我再冷漠地对待她,她肯定觉得没有依靠。"我的一个女同事,经常加班,回家很晚,女儿热情迎了上来喊:"妈妈抱。"妈妈说:"妈妈太累了,自己玩去,好孩子。"女儿不甘心,拿来书:"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太累了,自己听录音机,女儿乖。"孩子满腔热情换来了冰水浇头,一旦这样的次数多了,这个孩子长大了,可能也不会去关怀别人,因为她的心田上从小就没有培养起情感的沃土。孩子从小受到了善待,他长大了就会善待别人。他会做老板、做官员、做医生、做教师,他会做一个有用的人,他会善待他周围的人和遇到的人。有阳光心态:沙漠变绿洲,铁心变肉心,人收心归人心。今天的科学使得我们知天知地、知微观知宏观、知过去知未来,但是我们不知道人。如果你告诉别人你很痛苦,别人不懂:"你有啥可以痛苦的?"如果你告诉别人你很快乐,别人也不懂:"你有啥值得快乐的?"主要是我们的心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孤独。所以要有阳光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