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高职院校积极以校外实践教学为载体,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学管理对于校外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教学管理并不能很好的支持校外实践教学,因而导致了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外实践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例如: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不成熟,管理机制不完善,校企之间合作的耦合度低等。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对校外实践教学起着指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对于校外实践教学来说,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其效益、质量的高低。因此,优化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是解决校外实践教学困境的重要突破口。

  一、校外实践教学的意义

  校外实践教学能够便于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切身体会到岗位的职能和要求,使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更有系统化的概念,亲自动手操作令学生今后踏入社会工作后可以尽快上手并适应岗位角色,也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帮助,最大化实现学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另外,校外实践教学也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市场的对接,由企业提供设施设备,也有效地解决了高职教学对市场反应迟钝、设备知识更新慢、跟不上新技术的问题。因此,校企合作共同构建校外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1]

  二、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困境

  目前,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仍处于磨合期,校外实践的教学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具体表现在:

  现行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不能满足职教新理念提出的要求。第一,高职院校在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中很大程度上是照搬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多采用制度管理,然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较大的区别,例如:普通高等教育以课堂教学、理论研讨、实验研究和文献分析研究为主;高等职业教育则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项目化课程模式为主。在这种本科式的教学管理机制的主导下,对教学主体和教学活动的评价方式与方法难以适应新的职教理念。如果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忽视自身高职的特点,仅仅单纯地复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则会不利于技能型综合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第二,高职院校的学生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普通本科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个性方面,普遍强调个性,常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但较为灵活,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在学习方面,虽然文化基础差、自制力弱、学习能力不强,但高职院校学生对动手实践兴趣很高,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2]因此,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模式的改变都对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更新的要求,都在敦促其尽快适应高职模式和走出高职特色。

  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不完善,企业与学校合作耦合度不高。一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企业需要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又要排除学生对生产过程的干扰,在多数情况下企业更愿意采取参观性、认知性的实践教学,如:让学生在工厂生产车间参观生产环境,向学生介绍、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学生真正接触实际操作、顶岗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不多。这主要是由于实践机会少而学生多,或是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实践时间安排相冲突所导致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既要保证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又要分配好学生在校内学习和在校外实践的课时,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互补优势。二是企业与学校时间差的问题,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主的经营实体,而学校不是经营实体也不盈利,两者在性质和管理体制上就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学校有寒暑假期而企业没有,这种差异就导致了校外实践的问题。例如,七、八月份正值农忙时期,是农业类的专业学生去实践的最好时机;暑假期间正值运输行业暑运高峰,是企业需要大量学生参与实践的时段,是运输类专业学生最容易得到实践机会的时候。但是,这个时段学校放暑假,由于没有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联系和落实可提供校外实践的单位及实践具体安排,更因放假而无法控制和监管教学活动,往往令学校和企业陷入两难的境地,也令学生错失难得的校外实践机会。显然,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合作耦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亟待提出应对此类问题的对策。

  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机制缺位。校外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是以一定的标准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学生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及掌握专业技能的情况等的检测,以便于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也利于积累经验充实和完善一下阶段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需要实行适度的过程控制与成果控制,考核和评价工作必然也要兼顾过程和结果。但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学生主要依靠企业进行管理,学校很难全程参与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指导老师也只能定期到企业去检查实践情况,不能全程跟踪;教学管理人员也无法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监督,教学评价信息收集不全面;其次,校外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还不成熟,企业的考核和学生的自评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难以衡量;最后,评价行为是否落实、是否流于形式也有待证实。因此,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三、优化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策略

  深化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改革,革新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第一,倡导“柔性管理”模式,用“柔性管理”应对职教新理念对教学管理提出的挑战,并不断调整以适应高职的教学特色。“柔性管理”注重满足成员的需要,因而能从深层次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3]学生从氛围宽松的校园环境进入到节奏快、压力大的工作领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期间,学生可能会与上级部门、同事、客户产生矛盾,导致情绪问题,可能会出现放弃实践的极端行为。这时学生需要的是能帮其正确看待问题、合理宣泄消极情绪及调整好心态再次进入岗位的引导者。因此,教学管理内容只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是不够的,还应将对学生的感情关怀、需求关怀融入其中。再者,“柔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模式,科学地运用能够收到良好的管理效益。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多数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模式都是刚性的,然而在应对校外实践教学这个问题上,在校外有较多不可控因素,学校更要主动做出应变,去适应外部环境。因此,在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上要柔性化,如改革原有学制、学籍管理模式;灵活制定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等。第二,掌握现代教学管理技术,构建校外实践网络管理平台。如今的产业转型升级趋向高新科技发展,教学管理也需要跟上网络化和信息处理智能化的步伐。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开发一个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都可以在网络上互动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由专门的教学管理人员通过网络统一管理,既缓解了教师不能经常去企业检查的问题也有效降低了教学管理上的难度,实现优化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网络管理平台可以设置以下模块:实践经验交流模块、实践教学评价模块、教学资源管理模块、学生实践考核模块等。

  完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加强校企合作的耦合度。一是要建设企业义务接受学生实践的机制。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需要政府支持和引导,需要配套的法规体系来明确规定高职院校与企业权利和义务;政府提供各种鼓励措施、税收优惠或其他优惠政策等是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事业的有效途径;政府可以引导行业委员会或有关评估机构作为第三方去评估校企合作的效果,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估,既可以监督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通过评估结果对企业予以奖励支持。二是学校应当掌握住主动权,积极与企业展开深层次的互动,如由教务处牵头,系副主任、教学秘书、教研室负责人、专任教师以及企业人员等人员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共同参与实践教学方案的商讨;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主动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依托,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项目攻关等,使企业能够获得经济效益。最后,可组建起专门的管理小组,处理非正常工作期间的校外实践管理和安排问题。学校一方面要做好教学管理人员、指导老师的动员工作,要求学校教职工顺应新的改革要求,为学生放弃正常假期休息时间,主动做出改变;另一方面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采用补贴、换休、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

  建立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保障校外实践教学质量。校外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任务,是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管理的考评对象之一。然而,校外实践教学的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学生,评价的客体涉及平时的综合表现和实践项目成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校外实践教学难以套用校内考核评估制度,需要采用新的考核评价机制。首先,教学考核的标准和要求需要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协商制定,并在实践指导老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基础上,确保考核的客观和公正,以求达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其次,柔性化管理下的校外实践考核除了看学生是否按要求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考核应转向更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检验。[4]最后,组建稳定、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是教学质量考核评估机制的一部分,优化教学管理离不开对其成员的全面培养。一要倡导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增强主动性,协调好教学主体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展开工作,把服务落实于各项管理工作中。二要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教学管理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包括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可从这些方面着手,便于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三要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学校应该大力支持教学管理人员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现代技术知识、外语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的学习。

  总之,校外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和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在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日益显现,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模式。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作为整个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现代新职教理念尽快做出改革和应变。文章仅从实践教学管理的单一视角进行了初探,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赵 军.我国高职实训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庞 媛.“90 后”高职生实训教学中的“管”与“理”[J].职教通讯,2012.02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优化
  [3]丰 琴.高职学生“柔性管理”探讨[J].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4]杨晓宁. 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5477.html

更多阅读

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问题解决的特点

课堂教学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有效地实现预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在教学管理中采取的策略可称为教学管理策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条件,保证良好的课堂环境,使教师与学

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和技巧 课堂组织教学的技巧

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以有效地维持学生适宜行为,保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的技能技巧。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并采取快捷有效的处置方式,且采取的处置方式既不给学生以太大的压力,又不妨碍课堂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

深圳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突破口——推行学分制

      尽管同为职业教育,但不论在教学上还是管理上,中职与高职的差别是本质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前景是光明和远大的,“十二五”规划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说明国家越

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研究实践

     我国实行高职院校教育大众化的政策后,高职院校学生不断增多,教学管理任务日趋繁重。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知识创新和熟练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工程,涉及到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信

声明:《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优化》为网友感情很唯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