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感染的不是某种具体的目标,比如吃零食、花钱、诱惑陌生人,而是和我们的冲动一致的、更普遍的目标。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调研人员在各种真实情景下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那些没有疑心的路人。他们找到了很多人们举止恶劣的“证据”,比如,明明旁边有醒目的“不准停车”标志,人们还是把自行车锁在栅栏上;明明杂货店有“购物车使用后请归还店内”的规定,人们还是把购物车留在停车场里。他们的研究显示,“打破规则”也是可以传染的。在研究人员的计划里,那些人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忽略了这些标志。因为别人也把自行车锁在栅栏上,把购物车留在停车场里。
![失去目标 《自控力》 感染别人的目标,失去自己的控制](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344737447433.jpeg)
但结果不仅于此。当人们看到“不准停车”的栅栏旁锁着自行车时,他们更可能不遵守规定,跨过栅栏走捷径。当人们看到停车场里的购物车时,他们更可能把垃圾丢在停车场的地上。比起打破某一项规则的目标,能传染的目标范围更广。人们感染的目标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 当我们看到别人忽视规则、受欲望支配的时候,我们更可能在任何冲动面前选择屈服。这就意味着,当我们看到别人举止不良的时候,我们的自控力也会降低。(这对爱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人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这些节目通常讲的是三件事——酗酒、打架、第三者插足。)听说有人偷税漏税,会让你觉得放松一下节食计划没什么大不了。看到其他司机超速驾驶,你也许会花钱超预算。这样一来,我们就会从别人那里感染上了“意志力薄弱”,即便我们的弱点和我们看到的别人的弱点毫不相同。重要的是,我们甚至不需要直接看到别人行动。就像病人摸过门把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细菌仍会留在把手上面一样,即使我们只看到了其他人屈服于诱惑的证据,我们也会感染上同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