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Facebook,中国股市的每一个投资者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个在中文里翻译为“脸谱”的社交网络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创造了一段传奇。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个横空出世的资本新贵,自其上市以后,股价便一路走上了下坡路。超高的IPO定价使这个股票刚进入二级市场就引来了巨大的抛盘,在破发以后一路下泻,上市3个月后的今天,最新价格是18.75美元,相比其IPO价格已经腰斩。Facebook的神话已经破灭,迷信它的投资者遭遇了巨大损失。令人气愤的是,Facebook的不少创始人,在这3个月里都忙着抛售持股,相比于通过IPO购入股票的投资者,他们不管在什么价位抛出股票,都可以捞进天文数字般的真金白银,而留给市场的则是这个股票继续下跌所带来的满目疮痍。
![投资者 资本市场 资本新贵缘何屡坑投资者](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352039008614.jpeg)
Facebook为什么会有如此糟糕的表现?一个无法回避的答案是,它在IPO时定下的发行价过高,远远超过了公司的实际投资价值,因此才会在其上市以后引来如潮的抛盘。一个创业没有几年,经营内容也很单调,仅凭想像中可能出现的业务来博得眼球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在低迷的市道里定下如此高的发行价,靠的完全是炒作。那些在Facebook进行IPO时围聚在其周围的资本大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Facebook只不过是他们在资本市场上巧取豪夺的一个道具。 Facebook从IPO股价暴跌的这段历程,对于中国股市有很深刻的启发。A股市场的IPO自从3年前重启以后,打出了“市场化”的旗号,新股的发行定价完全与二级市场接轨。但是,由于对新股定价缺少必要的约束,导致企业在IPO时都热衷包装,保荐机构、基金经理,包括担任指定信息揭露的媒体等一应利益主体都聚拢在它的周围,为它创造超出实际投资价值的IPO价格造势。这种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完全接轨的制度,抹杀了两个市场的根本区别,把二级市场投资者本来通过市场博弈可望得到的利益通过制度的庇护让一级市场的企业“一网打尽”,二级市场只有用更疯狂的炒作来实现利润,否则就只能是做IPO的牺牲品。3年来的A股市场,大量的企业通过制度安排的这个路径涌进资本市场,类似Facebook恶劣表现的企业,在A股市场上并不少见,它们轻松地将本属于投资者的利益归入囊中,在将一级市场创造成“全球最牛”的同时,把二级市场折腾成了“全球最差”。 A股市场的这套IPO制度,基本上是向美国市场学来的,这也使监管部门面对舆论对目前的IPO制度批评时依然能够振振有词。但是,美国市场上出现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吗?今天的美国资本市场固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但它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少,否则华尔街也就不可能发生让全世界战栗的金融危机。今天Facebook的表现,让我们领略到了我们照搬过来的这套IPO制度的问题所在,Facebook给A股市场提供了IPO的反面教材,这种“市场化”的定价养肥了新股发行者,却害苦了认购者。 按理说,一个公司从事IPO,其定价应该根据这个公司以往的业绩来确定,这是为了让新股东与老股东的利益求得一致,A股市场以往的新股发行根据的基本上就是这个原则,这种定价制度虽然也有一些问题,但是它既维护了老股东的利益,也保证了股票上市以后的升值空间,因此基本上体现了市场所要求的公正公平性。但是,现在的“市场化”违反了这一基本原则,导致市场利益完全集中到了有幸挤过IPO审批之门进入市场的少数人那里,他们因此成为“一夜暴富”的资本新贵,而投资者则只能做“冤大头”。这种颠覆了资本市场公平原则、损害市场整体利益的制度安排,不管它是从美国舶来的还是我们自创的,都应该坚决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