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什么时候最危险?那就是从上到下都在讲谋定而后动,强调想好了再做,强调避错与少输当赢。企业领导人决定做与不做会面对两种成本,做的成本是显性的,一旦失败,大家都看得到;不行动所带来的成本,则要隐晦许多,表面什么都未发生,却很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命。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实在太快,快得企业如果想好了再做时,已经水过三秋。 Google与美国宇航局成立了一个叫奇点的大学,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让公众了解当下的技术与发明带来的后果。变化非常大,后果很严重。变化的结果可能是到处是风口,猪都会被吹上天。但也可能到处是深渊,猪们成群结队地掉进去。 变化有多快?按美国科学家库日韦尔的说法,现在的一年要当过去的200年。现在的技术变革已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不是以线形方式发展。我们在21世纪所经历的不是100年的发展,而是相当于2万年的发展。 世界变化快得让学者们都难以去准确定义。弗里德曼兄刚告诉大家,世界是平的,大家很受用。没过多久,这哥们又有新发现,说世界是又热又平又挤的。接下来还没完,戴维?斯密克又跳出来说,世界是弯的;克莱?舍基则说,世界是湿的。于是,我们只有困惑,这世界真是乱七八糟的。学者们可以好整以暇地提出各种新理论,慢慢地来描绘世界的变化,但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面对的世界就是每一天的谈判、订单、项目、资产负债表……琐碎而现实,变化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企业建立系统的速度了。 强调谋定而后动,是觉得盲动会带来大量的资源损耗。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我们认知的一个自信,认为我们快速地“谋定”,而且“后动”时机会还存在,还没有发生新的变化。然而,在这个1年要抵200年的变化环境中,怎么可能让时间停下来等你,错过刹那便可能失去永远。慢的代价,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 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几个现实:一是领导者过于谨慎而囿于观望,因为看不懂而迟迟不做,看起来保险,其实可能是对企业最大的伤害;二是我们要付出更多的试错成本,面对迷茫的未来,我们就像被关在玻璃瓶子里的苍蝇,需要多几只去乱撞,总有一只能找到出口;三是企业家对自己成功的路径不能过度自信,成功的蜜糖随时会成为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毒药。
![不平等的代价 不行动的代价](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35467206605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