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欧盟体系认证 欧盟碳交易体系的实践及经济学分析

 生物制品欧盟体系认证 欧盟碳交易体系的实践及经济学分析


     一、欧盟碳交易机制的产生及基本内容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的签订

  温室气体排放属于跨国外部效应问题,且无法通过市场的力量自行进行修补。1992年6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对缔约国设定减排义务的具有强制力的公约。1997年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该协议设定了未来一定时期内各国具体的减排义务,并创设了多种碳排放交易机制。

  2.欧盟碳交易机制的基本内容

  (1)欧盟碳交易体系概述

  在一定阶段和时间内,欧盟的先限定碳排放总额度,,然后根据各成员国各自预设的减排量设定出当年的减排总量。同时欧盟根据各成员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配给一定数量的排放许可,各国进一步将配额分给已经纳入到排放交易体系的产业和企业。此外,欧盟还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机制来保障交易体制的顺利进行。

  (2)履约基本方式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不同的履行义务方式,主要包括“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交易”三机制。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排放交易”机制,即ET机制是以配额交易为基础的,如果一国的排放量低于条约规定的标准,则其剩余的额度可以直接出售给完不成规定义务的国家以冲抵后者的减排义务。

  (4)“限额—贸易”体系

  欧盟碳交易机制为“限额一贸易”体系(cap-and-trade),即先确定温室气体排放的限额,然后再根据额度的供求展开贸易,限额有余者是市场的供给者,限额不足者则是需求者。

  (4)发展历史

  人们采用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和交易模式,购买的排放配额是在限额和贸易机制下由管理者确定和分配(或拍卖)的。欧盟委员会采取了免费配置为主,辅以拍卖的政策,并逐年增加拍卖的配额数量。

  第一阶段: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该阶段实行95%的排放配额实行免费发放,各成员国每年最多拍卖其5%的排放许可。

  第二阶段: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该阶段实行90%配额免费发放,10%许可的拍卖配额。

  第三阶段:2013年到2020年,拍卖配额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直至2027年实现排放配额100%的拍卖。

  二、欧盟碳交易机制的理论及经济学分析

  1.碳交易机制的理论分析

  其理论来源最早可追溯到Dales的理论。Dales(1968)认为,只要环境资源可以定义为一种产权并将其视为一种商品,那么就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将其出售给出价最高者,从而可以以最小成本来实现减排的目标。因此,只要财产权界定清晰,人们之间的交易就能导致外部性有效率的配置。

  环境污染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外部性问题,需要解决的是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之间的差距,即社会成本的内部化。碳交易实际上是创造一个污染物交易场所,具有不同排污权和减排成本的企业通过许可证的买卖,企业会在排放权的价格与自己减排成本之间进行比较决定是否购买,直到排放许可证的价格调整到需求等于供给,购买许可证企业所需要的边际成本等于出售许可证企业所需要的边际收益,以此得到的排放量是最优排放量。如果,实现对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就可以得到一个有效率的均衡。

  2.交易成本存在时,碳交易许可证方式与其他纠正效率损失方式的比较

  (1)征收“庇古税”,即让造成污染的企业认识到自己所必须承担的社会成本,若要达到帕累托有效率的污染水平,必须要知道最适的污染水平,但是如果知道最适污染水平的话,政府就可以直接规定企业的污染水平,而不需要征税了。此外,政府征税所需要承担的高昂的行政成本和信息成本(监测企业生产和最优污染情况)使得其交易成本明显高于明晰的产权交易。

  (2)合并企业使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使得外部效应内部化

  当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合并时交易成本较小,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整个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涉及的企业所有者重多,交易成本巨大因此不可能在全社会实现,因而明晰产权明显优于这一方案。

  由此可知,在有交易成本情况下,碳交易机制仍是相对于其他方法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最优方法。

  三、欧盟碳交易体系的成就及制度缺陷

  1.碳交易体系的成就

  (1)碳交易量大,发展趋势逼人

  随着世界进入低碳时代,碳交易市场正日益成为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欧盟碳交易市场的成交量强势上涨6%,EUETS目前使欧盟碳排放下降了2%-5%。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

  二氧化碳排放权单价上升,促进各企业安装节能减排装置,提高能源利用率。

  欧盟在碳排放交易市场管理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并通过CDM机制,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清洁能源与节能减排项目。微观层面上,企业管理层对控制温室气体的认识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另外,欧盟排放贸易体系的建立也极大地降低了欧盟国家履约的成本。

  (2)碳交易制度的缺陷

  碳交易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其免费分配配额制度的不合理上。一方面,在配额制度下,企业可以通过游说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配额,政府也可能会发放过多的配额,配额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从而不可避免得产生“寻租”现象,会导致排放权价格的较大幅度的波动。另一方面,碳密集排放的企业获得了大量的免费的排放量配额,成为一种金融资产,成为“意外收益”的主要来源,此外,由于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的提高,垄断企业通过将成本向外转移获取超额利润且不失去过多的销售量,而竞争性企业非但没有免费配额,还要承担成本上升的费用增加,这对于市场内的各种企业是极为不公平的。因此,这也是ETS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减少免费配额的比重而增加拍卖的比重的原因。

  [1]杨志、王梦友、马玉荣,2011:《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

  [2]饶蕾、曾骋、张发林《欧盟碳排放交易配额分配方式对我国的启示》

  [3]熊灵、齐绍州《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结构缺陷、制度变革及其影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6419.html

更多阅读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缺陷及弥补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上半期,除了凯恩斯划时代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奠定了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20世纪以来的国民经济统计方面的重大成果。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基本上能反映一国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及作用 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在营养学上,一般根据碳水化合物结构特点和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1、单糖单糖(Monosaccharides)是所有碳水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其碳原子个数为 3-6 个,较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及改革探析 货币体系

李太后摘要: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弊端日益暴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世界经济体系的顺利运行。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探索新国际货币体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国际货币体系

欧盟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启动

      碳交易是指买卖双方通过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购买方向出让方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额,再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2013年11月,伴随着上海、北京碳交易市场锣声的

上海冀望 国际碳交易跌入冰点 国内碳金融冀望破冰

     多地暗战筹建碳交易所,金融机构亦嗅到商机  以欧盟为主体的国际市场冰封,让参与CDM(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的市场各方都将目光瞄回到国内。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目前湖北碳交易所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预计今年年底挂牌交易

声明:《生物制品欧盟体系认证 欧盟碳交易体系的实践及经济学分析》为网友时光它老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