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镑转美元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第2章 美元与英镑的厮杀 第
为何说白银流入中国改变了世界格局呢? 由于中国对白银的需求量很大,导致中国黄金与白银的比价比同时期的日本、印度、欧洲、美洲的金银比价都高。例如,1592年及其后,1两黄金在广州可兑换5.5~7两白银,但在日本却可兑换12~13两白银。1 这就为套利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欧洲人把白银输入中国,换回黄金套利,从而导致欧洲白银短缺。由于当时欧洲战争不断,耗资巨大,军费不断膨胀,进一步加剧了白银的短缺,货币短缺又导致贸易萎缩。 1649~1694年,欧洲年均流通白银数量急剧减少,与1558~1649年相比,年均流通量减少了50%多,而黄金流通量却增加了近50%。很明显,金银兑换率已经严重失衡。由于当时英格兰实行的是事实上的银本位制,也就是说,作为本位币的白银价格上涨了50%,这样大幅度的价格上涨对于货币体系的冲击相当巨大。因此,货币再次成为一个问题,重铸货币的问题又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2 时势造英雄,英雄总是在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 这个注定要在金融史上写下重要一笔的伟大人物,就是大物理学家牛顿,他在金融领域的贡献一点也不逊于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 美国经济学家巴里埃森格林这样描述牛顿的出场:从传统来看,英国皇家铸币厂是由铸币者公司(Company of Moneyers)运营的。而所谓的铸币者公司实际上就是中世纪的造币者协会,其成员以道德败坏而闻名,假公济私、贪腐和酗酒是他们的标签。到17世纪末,铸币厂的行规已经败坏到极点,以至于英国政府不得不祭出奇招,任命本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勤奋高效且不欺暗室的艾萨克牛顿为铸币厂督办。当时正遇上财务困难的牛顿欣然接受任命,因为这一职位是有薪水的。他着手解决铸币厂的人事问题,并对货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在他的推动下,英国于1717年实行金本位制。3 1696年,牛顿进入英格兰皇家造币厂,成为造币厂的监督,1699年他又被任命为造币厂厂长。 在1717年9月21日的货币报告中,牛顿分析了欧洲各国以及中国、日本、东印度的金银价格情况,认为英国当时的白银短缺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随着黄金的大量流入,人们已经开始拒绝使用白银进行支付。即使接受白银,支付者也要付出额外的费用。既然存在金银利差,黄金仍然会持续不断地流入英国,因此,牛顿不主张再用白银进行铸币。 牛顿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为0.9)3英镑17先令10.5便士。虽然金本位的形成不但依赖于黄金价格的固定,还有赖于白银地位的变化,而且直到1774年白银的非货币化才完成,但是不可否认,牛顿的改革为金本位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717年以后英国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实行金本位的国家。4 对于英国的金本位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则认为它更像是一种偶然因素,而非“预先设计的结果”。牛顿在写给康替龙的信中还坚持认为,白银是真正唯一的货币本位。但牛顿负责的铸币厂,停止铸造畿尼(一种旧的英国货币),改为铸造金镑,这是一种价值为20先令或1英镑的金币,最终导致英国使用金本位。许多人认为金本位从1717年牛顿将金价定为3英镑17先令10便士开始,但白银的非货币化直到1774年才发生。5 1815年,拿破仑战败以后,英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确立了霸主地位,经济史学家把1815~1914年称为“英国霸权”(Pax Britannica Hegemony)时期。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用法律的形式确定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英国从法律上正式实行金本位制。 由于英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核心地位,1880年以后,主要工业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虽然固有的金银兑换率不稳定的问题依然存在,但是,“以银作为辅币的金本位制运转良好,并且一直保持到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还维持到了战后”。 从1816年英国确定金本位制,到1815~1914年“英国霸权”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金本位制事实上存在了200多年。6 金本位制当然需要有相对应的黄金作为基础。 早在1717年,牛顿就注意到,一个金路易在法国价值为17先令3旧便士,而在英格兰为17先令6便士。这就使得黄金大量流入伦敦。7 英国在欧洲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后,民众有了更强大的动力将白银换成黄金,大量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使得英国储备了巨额黄金。由于金本位直到1875年或1880年才开始在欧洲普及,囤积了大量黄金的英国当然是占了大便宜。就好比股票投资,英国人10英镑一股买的股票,在翻倍之后,别人才开始买进。英国人等于坐享升值之利。
当时的世界货币主义者认为,世界贵金属(从1875年起为黄金)的生产决定了世界货币的供应量和价格,而金本位制实际上是英镑本位制,由英格兰银行以自己为中心在世界范围内控制和操作。 研究者发现,当时,黄金的流向对由贴现率变化直接引起的资本流动所做出的反应,比对价格水平和贸易差额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更快、更频繁。英国用英镑汇票为本国的进出口融资,其他国家与第三国贸易业用英镑汇票支付。因此,其他国家必须有英镑余额。英国不向任何国家开出汇票,也不持有其他货币的余额,其任务是管理黄金储备。8英国当时何其牛也! 在大量黄金流向英国的同时,大量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导致中国黄金与白银的比价逐步回归到与世界其他地区非常接近的位置,这实际上意味着黄金的升值、白银的贬值,而囤积了世界最多黄金的英国,不仅套取了巨大的利差,而且为英镑提供了最坚实的锚,赢得了世界的信任,帮助英镑9走上了世界货币霸主的地位。 与中国宋朝、明朝纸币遭到民众唾弃的情况不同,英镑问世后,由于与黄金挂钩,币值稳定,公信力日益提高。英镑所代表的黄金和信用,使得民众对它给予了最大限度的信任。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使得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到了1872年,英格兰银行已经可以在其他银行困难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在事实上发挥着中央银行的作用,这等于为英镑的币值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不仅有利于维护英镑的地位,也有利于确保英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英镑走向世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英镑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加上数百年英镑与黄金汇率的稳定,让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英国让葡萄牙、德国、丹麦、瑞典、挪威、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等国也先后过渡到金本位制,促成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终形成,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也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与黄金一起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10 为了更快地实现货币的扩张,英国在殖民地推行货币局制度。所谓货币局制度,是指政府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承诺本币与某一确定的外国货币之间可以以固定比率进行无限制兑换,并要求货币当局确保这一兑换义务实现的汇率制度。货币局制度是一种关于货币发行和兑换的制度安排,而不仅仅是一种汇率制度。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国家实行了英国主导的货币局制度,它要发行本国货币,首先需要获得英镑,然后再以英镑为准备金发行本国货币。那么,这些国家如何获得英镑呢?当然是拿财富换取。这实际上使英国成为货币的提供者,不仅尽享铸币税等好处,还可以控制相关国家的货币政策。 从1849年在毛里求斯设立货币局制度开始,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有70多个国家实行了货币局制度,其中绝大多数是英国的殖民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综合实力就已经被美国超越,但仍然与美国博弈了30多年,才把英镑的霸主地位让与美元。英镑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顽强,与其通过货币局制度根植于相关国家所建立起来的牢固基础密不可分。 英国势力的扩张与英镑的扩张同步而行,相得益彰,推动英国经济飞速发展。到1850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11 从货币发展历史来看,一国货币要成为在国际上处于霸主地位的货币,首先就要全力打造好一个坚实的“锚”,在金本位时代,这个“锚”就是黄金,无论是英镑的崛起,还是美元的后来居上,都与黄金密切相关。正是利用世界大战的机会,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黄金储备大国,这为美元后来替代英镑的霸主地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更多阅读
点评《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前两天竟然发现包里还有100块钱书票,可能时间太长了,实在想不出来哪儿来的,所幸还没有过期!昨天就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女儿挑了两本,一本《IQ水果蔬菜贴纸》10.80元,另一本《智慧涂色》8.80元。我也挑了两本,一本《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解读视频1-7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解读(7个视频)未来篇已经开始发售请到下面网页中观看全部7个视频:http://my————.tv.sohu.com/pl/7042111/index.shtml
货币战争1 5全集txt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第1章 一场血腥的货币战争
凡是触碰美国最核心利益的国家,不是遭到军事打击,就是遭到严厉制裁;不是发生动荡,就是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这种规律一再被验证,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 自从欧元问世,针对欧洲或围绕欧洲发生的战争、动荡、金融危机一直连绵不
货币战争1在线阅读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第1章 一场血腥的货币战争
欧债危机犹如密布的乌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个世界,影响着中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投资:决策者发现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了,能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余地变小了;贸易商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房产商发现房子不好卖了
货币战争1 5全集pdf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第1章 一场血腥的货币战争
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自从欧元问世,针对欧洲或围绕欧洲发生的战争、动荡、金融危机一直连绵不断。战争:1992年4月~1995年12月的波黑战争,1996~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11年推翻卡扎菲政权,再到随时可能展开的针对叙利亚、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