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近期现状 究竟谁该为乳业的现状担责?



     最近在青年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中国乳业被监管失职害惨了》,读后心情非常沉重,我相信光是文章的题目就够纠结的了,每一个从事乳品行业的人读后都会有诸多的感想和抑郁想要表达,但也许都不能代表问题的全部。

  文章这样开头:“洋奶粉价格畸高,中国妈妈仍然趋之若鹜,这是媒体近年来百报不厌的新闻题材。近日又有媒体报道,一些洋奶粉狠敲中国拥趸的竹杠,打着成本上涨、配方升级之类旗号提价,使国内价格达到海外市场的2倍,甚至是原产地的4倍。媒体言外之意是,洋奶粉早已物非所值。对此,业内人士与专家一直怨声载道,直指中国妈妈扭曲的“消费心理”,痛斥人们崇洋媚外,颇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而所谓扭曲的消费心理,是指中国妈妈都以为高价格意味着高质量。业内人士和专家的弦外之音是,洋奶粉价格高决非高质量,中国妈妈应该弃暗投明,改买“货真价实”、“物有所值”的国产奶粉了。”我觉得这些话语倒是事实,并不哗众取宠,让我清晰的看到了中国乳业的现状和事实,老百姓不管你怎么说,就是不相信国产乳制品,不相信企业的道德水准,不相信政府的监管力度和管理机制。也许,文章的这段话,谁读起来都酸溜溜的,中了国人的敏感要害。

  要说中国的洋奶粉全球最贵也是事实:进过几轮涨价潮,目前国内“洋奶粉”均价已普遍从200元迈上了300元大关。国内家庭在招“价”不住的同时,却仍然对洋奶粉情有独钟。一罐有机婴幼儿奶粉,德国特福芬官网售价为9.95欧元(约合人民币80.6元),但进口到我国后售价则超过300元。刚刚过去的一周,有关“国内部分高端洋奶粉全球最贵”的讨论,再次将价格居高不下的“洋奶粉”置于舆论浪尖。

  “造成进口奶粉走俏的原因很多,如质量、宣传、口味及生产成本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内奶制品频繁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不信任。”20日,山东省奶业协会会长王桂月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记者在济南市大润发超市历下店采访时发现,婴幼儿奶粉柜台前,雀巢、惠氏等知名国际品牌与伊利、完达山等国产品牌均有售,但类似的产品,进口品牌的价格相较国产品牌高出不少。

  “顾客对进口奶粉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其销量也明显高于国产奶粉。”大润发一名销售人员介绍说。

  近期,雀巢、美赞臣等国际乳业巨头再次提高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部分奶粉产品价格。据了解,这是继去年底惠氏、美素等多个“洋奶粉”提价后,进口奶粉3年内第四次调价,年均涨幅已达15.5%。

  让人不解的是,“洋奶粉”在其原产地的售价却并不高。如特福芬奶粉的德国官网价格仅为国内的1/4。“奶粉进口后,需要支付进口费用、物流费用、经销商费用、终端门店费用、宣传费用和人工费等,也间接提升了进口奶粉的成本。此外,经销商抓住了消费者就认"洋奶粉"的消费心理,不断提价。”王桂月表示。

  相较“洋奶粉”的火爆,国产奶粉的寂寞也发人深省。“我的一对双胞胎儿子,一直喝的是进口奶粉,并非不支持民族品牌,只是国产牛奶时常曝出质量问题,我们对其质量难以放心。”济南市民李宇飞的一席话颇有代表性。

  《2009年至2012年中国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自“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本土奶粉的不信任导致进口奶粉冲击国内市场。

 中国乳业近期现状 究竟谁该为乳业的现状担责?
  以国内婴幼儿基本营养食品专业生产龙头贝因美为例,这家曾自封为“内地最干净的奶粉”生产商,近年来频频被曝奶粉现活虫、存在杂质、不溶解、致宝宝“全身起红疹”等质量问题。今年4月,便被曝出山东省一家长发现贝因美桶装奶粉中有条约一厘米长的虫子,身上还粘连了一串絮状物。

  国产品牌的集体沦落与消费需求、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成为“洋奶粉”价格攀升的助推剂。在高价依然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恐怕国外企业也很难有降价的冲动。

  随着“洋奶粉”的“大举进攻”,国产品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中投顾问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奶粉市场上,多美滋、美赞臣、雀巢、雅培、惠氏的占比分别为16.76%、12.06%、10.58%、7.29%和4.72%。

  对此,王桂月表示,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内奶粉行业进入相对混乱的调整期,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入,外资乳业开始对我国奶业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全面渗透,形成环伺之势。从原料到市场价格,国产奶粉受"洋奶粉"的双重挤压,这也是国际乳业巨头牢牢掌握我国市场占有率和定价权的结果。现有状况下,国内品牌中高端产品短期内还难以翻身。”

  文章作者对于企业和政府号召买国产奶粉十分不解和愤慨,称“很可能自己开着一辆洋品牌小汽车,打着苹果手机。中国的官车,就是德国品牌的奥迪,虽然国产化了,但怎么着也是洋品牌。中国妈妈们一买洋奶粉,就被拿来进行“消费心理”分析,指责她们崇洋媚外。为什么没有人指责坐奥迪车、打苹果手机、乘奥的斯电梯的人崇洋媚外呢?”实际上,这些道理大家也都懂,只是行业看着乳业现在是整个板块往下沦陷,不像汽车,原来我们的基础就是十分薄弱,叹息之余,怎么办呢,似乎现在大家都会抱怨和纸上谈兵,没有更确切的办法来。

  最后作者做了如下分析:国内婴儿奶粉市场沦陷于洋品牌“铁蹄”下,中国妈妈似乎有种“求宰求揍”的痴迷。原因在于,国产奶粉的信誉已经玩完了,2008年三聚氰胺丑闻曝光,到现在业界还“不动作”不断,丑闻冒个不停。洋品牌把定价提到海外市场的2至4倍,按照一般市场规律,中国妈妈也该掂量掂量性价比,买点国产奶粉了。但他们宁愿被洋奶粉敲竹杠,体现了一种简单而深刻的消费理性:我因为价廉买了国产奶粉,万一坑了孩子怎么办?

  于是文章的作者得出了他的惊人结论:这该怪谁呢?长期以来,总是消费者在呼吁政府加强市场监管,政府则说“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但现在看来,应当由企业呼吁政府加强市场监管了。正是市场监管失职缺位,导致企业投机成风。现在中国乳业信用濒临崩溃,我们既可以说乳业自食其果,也可以说乳业被监管失职害惨了。中国妈妈“崇洋媚外”只是一种市场假像,要消除这一假像,“中国制造”必须再造质量信誉,用安全性、可靠性说话。对此政府责任重大,企业必须持续推动政府加强市场监管。长期以来,政府总是以“国情”为由,降低产品质量标准,给不合格产品放开生路,现在证明是坑了企业。如果政府监管到位,国产商品真的价廉物美,国内消费者没有理由排斥它们。

  这个结论让我很是难以接受,我不是官员,却替职能部门倍感无奈和冤屈。犹如孩子考不上大学,一味的抱怨家长没有监督好,没有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一样,我个人感觉这个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是带着情绪的不公道的说法。于是,我顺着这个话题,也产生了深深的思考:中国乳业到了今天最无奈、最尴尬的阶段,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主要责任呢?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起源,虽然是没有证据表明是三鹿故意添加三聚氰胺,但监管不善是大家都认可的,包括所有的曝光的乳品企业都有监管奶源不善之不足,但为何三鹿难以获得人们的谅解,最终高管获刑呢?主要原因不就是在得知产品有毒性,人吃了会产生巨大的后果后,依然利欲熏心继续销售导致的吗?由此看来,最初的乳业危机产生的直接后果就与道德有关,监管不善、技术不高都是次要的原因,这也是老百姓难以谅解中国乳品企业的主要原因。而国外乳品企业有自己的披露渠道,遇到事情能坦诚面对,而且常常都是人为疏忽和技术原因导致的产品瑕疵,常常与企业的道德不能直接挂钩,这也是中国老百姓能谅解并且继续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说,中国乳业今天的地步是与道德相关的话题,一个人和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道德水准不被认可,想获得新的认知是需要时间的。从这点来说,企业的道德问题,不能盲目的与政府监管完全挂钩讨论,政府相关部门没有过于直接的义务来对企业的道德来买单和担责。

  其次,后来社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乳品风波都是些什么性质的事件,我想大家现在百度一下就知道了。无论是蒙牛的黄曲霉风波、学生奶中毒事件等等事件都是些产品中毒,原因不明,原料有毒性等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事关企业的产品质量以及道德诚信和准则,哪一件都是让消费者毛骨悚然的事情,要想在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对品牌的青睐和忠诚,简直是天方夜谭。

  再次,我们需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猛药和重锤是不是真的那么有效。大家面对行业怒其不争的时候,常常言之用休克疗法以达到猛药的疗效。但我们发现一些问题确属行业发展的阶段问题,并非企业的故意为之。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多年,还无法在各个层面与西方上百年的近代文明相提并论。西方社会70、80年代也是产品问题多多,其制度逐渐规范、企业逐渐自律才有了看起来十分阳光的近代文明,我们一味地的吹毛求疵似乎没有更多的意义。犹如中国90年代,让中国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能的,必须在现实条件逐步具备的情况下,才有了各种要件的可行性。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的指出,中国各个行业必须摆脱过去的不断面对个遮掩的手法面对事实。很多事情,只有透明、理性面对,其结果没那么可怕,而越是躲避、遮掩、含糊其辞,则老百姓就越发恐慌,最终害的还是行业本身。中国乳品行业在这点上教训最多,总希望老百姓稀里糊涂的变成愚忠的消费者,一味的支持企业发展,不管面临什么风波和事件都力顶。这种害怕消费者明白、理性的做法,恰恰让企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犯原则性错误,理性面对失误和不足,其实很多事件并不那么可怕。比如贵州学生中毒事件:贵州织金八步中心小学吃蒙牛乳业酸酸乳、“金丝汉堡”面包后,近百人中毒。紧接着,由贵州省、毕节市疾病控制中心组成的专家组调查后表示,该事件为群体性心因反应,与蒙牛乳业产品质量无关。虽然事件很快过去了,但“群体性心因反应”的这一说法遭遇不少质疑,因为这是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蒙牛乳业发生的第八起食品安全事件。业内人士表示,蒙牛乳业这些年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与其奶源把控不严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这样讲,最终事件解决了,但对蒙牛的品牌损失是长期的、持续的,对整个行业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乳品行业面临如今的尴尬局面,说白了还是没有企业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企业在产品质量上的专注、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的事件,往往就很久不敢购买奶制品,这是行业教育本身的问题。老百姓感觉企业在产品质量上始终在愚弄老百姓,在作秀,所以很不放心。实际上,如果行业多普及一些产品知识,慢慢老百姓就不会草木皆兵了。我个人觉得,老百姓也并非是那么冲动的消费,他们都有自己的消费常识和习惯,只要行业能和老百姓做真诚的交流和沟通,不再遮掩和狡辩,正确面对事实,最终广大消费者是能看清事实的。

  不过,笔者没有为行业监管辩护的意味,只是希望乳企看到自身的不足,不能一味的责怪监管者而忽略了自身的建设和责任使命。我们也发现行业监管者也确实存在一些反应迟缓的问题,比如 “皮革奶”最近才受到很高关注,即往牛奶里添加水解蛋白早在2005年就被揭发了。国外有相关的技术从皮革里提取蛋白粉,我们叫做水解蛋白。但国内都是用土办法,用石灰、硫酸泡,再冷冻、褪色等等,七八个工序下来,皮革边料脚料就变成一种食物添加剂。水解蛋白添加到牛奶奶源中,可以增加蛋白含量。这种造假牛奶是正规牛奶利润的七倍。

  其实国家一直在严厉打击各种不法经营者,比如2005年,在广州市科协组织的科技大会上,有专家做了关于食品安全的报告,其中就提到了这件事。当时上海一个记者就去调查,买当地的牛奶去化验。化验结果出来后在媒体上报道了。这篇文章出来当天,山东省工商局就行动检查,搜出了28500盒造假牛奶。当时,记者调查出大概有100多个品牌造假,那时水解蛋白很猖狂。相隔不到半年,北京工商局又出现了这样的产品,北京工商局又打了一次假。2009年国家正式下文件打击水解蛋白。在关乎老百姓的身心健康问题上,政府还是有所作为的。

  综上笔者认为,中国乳业出现今天的尴尬与负重,与行业的监管不力、制度不严是有关系的。同时最大的责任应该还是企业的自律,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常常做出越轨和侥幸行为。所以,我个人认为,企业必须自律和严格要求自己,清晰的判断出自己的企业行为,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究竟有无对健康的危害因素和隐患。如果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都能放心使用,那还担心老百姓的认可程度吗?很多企业的员工不食用自己企业生产的产品,而且这种影响十分广泛,这样的品牌效应发酵久了,企业还能基业长青吗?觉醒吧,诸多的中国乳品企业,眼光放远一点,做事认真一点,态度坦诚一点,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不是花钱去公关媒体和作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7453.html

更多阅读

谁该为29岁女星潘星谊去世埋单?(图) 去世的年轻女明星

谁该为29岁女星潘星谊去世埋单?(图)据悉,2月20日,曾在电视剧《金粉世家》中饰演三姨太的潘星谊,在家中不慎滑倒撞碎鱼缸,因碎玻璃将其大动脉割破,最终医治无效去世。其遗体将于22日八点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告别仪式。看到这个不幸消息

谁该为严晓玲“子宫”负责? 严晓玲真相

6月13日,福建三网民诽谤案二审在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这次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尽管辩护律师在开庭前向法院递交了证人出庭的申请,但法院不同意辩方证人林秀英、林爱德、林斯购出庭作证,只允许了控方的证人丽歌KTV老板林国辉和省公安厅

大宠爱?福莱恩?我该为我家宝贝选择哪一个? 大宠爱怎么用

大宠爱?福莱恩?我该为我家宝贝选择哪一个?广州致远动物医院以下内容根据大宠爱、福来恩的英语说明以及外文资料总结现在市面上广泛使用的进口犬猫体外驱虫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宠爱,另一种是福莱恩。两种药使用起来都比较方便,副作用

失落的未来免费观看 失落的后半生 谁来为我们的未来买单

   你设想过60岁退休那天,牵手你的另一半进行一次犒劳人生的旅行吗?  旅途或近或远,或朴素或奢华,对于彼时已经失去工作能力(机会)的人来说,答案很大程度上将仰仗于你积累的财富。  一段体面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谁来为它买单?你所服

声明:《中国乳业近期现状 究竟谁该为乳业的现状担责?》为网友兲冷亽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