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跨国公司里的“中国”面孔
我的英语一直很烂,尽管我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因此到跨国公司采访时,如果遇见中国高管,我会喜出望外,如同在北京遇见东北老乡遏制不住就要说“那啥”、“旮旯”一样,能够用中文流畅地交流、扯淡是一件多么爽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去一家跨国广告公司采访,是会议餐的方式,坐在我两边的都是外国人。 避免露怯,我一言不发,往嘴里猛塞面包(当时还没上汤菜牛排之类),这时坐在我右边的那位外国大叔转过头来,看着我的吃相,微笑着说了一句英语。 (妈妈咪呀,他说得太快,我一个单词都没听清~) 我咽下面包,很真诚且抱歉地说了一句我说得最溜的英语:“很抱歉,我的英语很烂。” 他耸耸肩,有点遗憾地转过头去。 这时我做了这么一件事,我碰了碰他,用我说得第二溜的英文问:“你会说汉语吗?” 他呆住了,然后很遗憾地说:“No。” 然后我也很遗憾地耸耸肩,继续吃面包…… 好的,我铺垫完了(sigh,好长的铺垫),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引出另外一个发现。 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去阿迪达斯采访的时候,可以想像,当我看到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总裁居然是个中国人时,是多么的兴奋!但是他在握手的同时说:“奈斯兔米特油。”我就幻灭了,原来人家是马来西亚人。 然后,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公关总监走进来,我的幸运感再次涌出,她也是中国面孔哦,结果……嗨,奈斯兔米特油,是加拿大华裔。 如果只是感到幻灭的话我就没资格做记者了,安静地回家去做屌丝吧!但是在以后的诸多采访中,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致力于本土化的跨国公司大多聘用“中国”面孔的亚洲人,以及国外华裔、中国台湾人和香港人作为高管。当然,也有大陆人高管,但是前者居多。仔细思量,大概是认为这类人一方面有国际化的特征,一方面对中国市场有所了解吧。同时,会让中国本土员工有一种亲切感?这一点没有做过调查,不敢妄言。 只是,我确实该好好学习英语了。
更多阅读
278@365游记:假日里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游记:假日里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的北面约一千余米吧,就是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可是全北京最大面积的人造山野森林公园,现在已经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森林公园了,当年的小树都长大了,草地芦苇等都扎了跟,不像
张小娴:三月里的幸福饼
张小娴:三月里的幸福饼第一章:别离是为了重聚“以前的人,为了一段爱情不离别,付上很多代价。现在的人,却可以为这些而放弃一段感情。离别,只为了追寻更好的东西。”一九八三年九月里的一天,大雨滂沱,还在念预科的我,下课后正赶着去替学生补习
美,俄,德,印度,日本教科书里的中国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
2007年03月19日 环球美国教科书如何讲中国:另一面镜子凸显美国标准外国教科书里的中国外国人的中国观是如何形成的?专家说,教育和媒体的影响最为重要。那么,外国历史教科书中怎么写中国?会不会颠覆我们过去所学?对这样的疑问,《环球》杂志
栾加芹:耳朵里的知了不叫了——商阳穴止耳鸣
栾加芹:耳朵里的知了不叫了——商阳穴止耳鸣 症状:耳中蝉鸣,耳聋,听力减退。 穴位:右侧商阳穴
散文诗朗诵《唐诗里的中国》 唐诗里的中国朗诵
唐诗里的中国吴克欣/文磊明/诵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