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答案 《经济学大师们》 第三章 惊世骇俗的人口增长预言



      几乎没有什么文章会让人更震惊的了。设想地球以飞快的速度在萎缩:每隔25年地球就会被分成两半,一半仍在原来的轨道上运行,另一半旋转着奔向太阳,一路上燃烧着和爆炸着。人们必须带着他们的孩子、祖父母和他们能够带走的任何神圣财产,争先恐后地、踩踏着奔向仅存的那一半地球。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哪一半地球可以逃过一劫。马尔萨斯的预言略微不同,但几乎也是这么可怕。与地球被劈成两半和其中一半燃烧着不同,马尔萨斯描述的是人口以爆炸般的速度在膨胀和蔓延,而食物的供给却如蜗牛爬行般缓慢。利用本杰明·富兰克林提供的美国数据,马尔萨斯断言人口数量趋向于每25年翻一番。当然,增速可能还要更快。事实上,马尔萨斯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数字。富兰克林报告说,在某些村庄只用15年人口就能翻一番。虽然没有从富兰克林那里得到食物供给的可靠数据作为支持,马尔萨斯还是得出了结论:食物的产出从来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步伐。马尔萨斯假定,未经核对的人口数量是按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仅仅是以算术级数在增长。

 这些级数意味着什么呢?几何级数(或指数级数)表示一个数字不断地被一个常数所乘,例如持续的双倍。算术级数只是一个数字加上一个常数。马尔萨斯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现在的人口是10亿,人的数量会按照1、2、4、8、16、32、64、128、256这样的数列增长,而食物则按照1、2、3、4、5、6、7、8、9这样的数列增加。假如起初每个人有一篮子食物,200年以后,256个人只能一起分享9篮子食物。自那开始再过100年以后,4 096个人不得不分享13篮子食物。

 几何级数非常可观,令人惊讶,而且会产生误解。举几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如果斯科特想借丹尼斯的电视观看1月21日举行的超级杯美式橄榄球比赛,并且许诺在1月1日那天付给他1美分,自此以后直到比赛开始每天付给他的钱会加倍,斯科特必须非常有钱,或者丹尼斯傻到会接受“大富翁”的游戏币。到比赛开球之时,斯科特欠丹尼斯的钱会达到10 485.76美元。银行的复利也可以用来说明几何级数。回想一下荷兰人花24美元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下曼哈顿岛的故事吧。如果印第安人把这笔钱存放到一个复利账户中,他们的后代现在能够支付得起回购该岛的费用,并且包括帝国大厦、林肯中心以及自从17世纪以来在曼哈顿修建的所有“地面建筑”。

 正如我们在下面的案例中所看到的那样,复利也能被曲解。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个人退休金账户许可令的提案,实质上是允许人们每年在一只基金中存入接近2 000美元,直到退休,而这笔钱是免税的。广告立即出现在了报纸上,讲述只要每年储蓄2 000美元,一个25岁的人在退休时会很容易地获得100多万美元的退休金。图表显示,在神奇复利的助推下,美钞堆积如山。但是,这则广告下面一些非常小的印刷字讲述的才是真实的故事。银行假定在以后的40年里利率为12%,但并没有告诉读者,如果12%的年利率保持40年的话,那么通货膨胀也会同样肆虐40年,抵消掉你的大部分收入。设想节俭的雅皮士40年来埋头自己的书桌,与外面的世界很少接触。在2021年,他终于退休了。他颤抖的手里抓着已经泛黄的1981年的广告,拨通了银行的电话,让他们安排一辆武装押运的运钞车以便载运他的财产。银行职员解释说他有近1 000万美元外加一台和面机在等着这个雅皮士。这个雅皮士喜极而泣,他可以靠他的和面机来养活自己了。他听到咔哒一声,话务员插话进来:“过一会儿,请存款40万美元。”

 对于马尔萨斯或者其他人来说,《人口原理》的结论不算是十分新鲜的内容,因为富兰克林和詹姆斯·斯图尔特爵士以前都发表过这种预言性的文章。马尔萨斯本人两年以前也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过他的担忧,只因找不到出版商而没有发表:“我不同意阿奇迪肯·帕莱所说的在任何国家人口数量都是衡量幸福感的最好尺度……的确人口可能是过去幸福的唯一标志。”尽管不是最早发表此类观点,但依靠精辟的语句和惊人的想象,马尔萨斯的论文展现出了全新的说服技巧。马尔萨斯捕捉到了这一理论,并且用它引起了英国人的注意。

 如果地球减半再减半,我们会看到狂乱的人群在东奔西跑。但当吃饭的嘴多于吃饭的汤匙时,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几何级数的增长一路飙升超出曲线图的边界之前,有两种类型的抑制可以阻断它的发展:“积极的”抑制和“预防性的”抑制。采用“积极的抑制”这个词,很清楚地表明马尔萨斯并不是在表达乐观的概念,因为他所指的这种抑制是提高死亡率。能够“挽救”我们脱离这种几何级数增长的积极力量是什么?是战争、饥荒和瘟疫。黑死病潜伏在每一个小街小巷准备拯救我们,婴儿死亡率则把我们从人口过剩中解放出来,而饥荒总是在我们的身边出没:

 饥荒似乎是大自然最后,也是最可怕的应对之策。人口的力量要远远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能力,因而,死亡必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造访人类。人类的恶行成为减少人口的积极且能干的执行者,它们是破坏大军的先锋,而且往往是自行完成这种可怕的使命。如果人类的恶行在这场消灭人口的战争中失败了,疾病流行的季节、流行病、恶性传染病和瘟疫就会排出骇人的队形向前推进,夺走千万人的生命。如果它们还是不能完全取胜,大范围的、无法避免的饥荒就会从背后悄然而至,以强有力的一击,将世界人口和食物的差距抹平。

 预防性抑制就是降低出生率,这种方法看起来不是那么剧烈,但可能性也很小。马尔萨斯认为,要是人们控制住他们的情欲并且推迟结婚的话,他们可能会过上更好的日子。毕竟,生育孩子降低了家庭的生活水平。但是,马尔萨斯看不到这有多少希望,因为他这是在缘木求鱼。那些读过他论文的中产阶层和上流社会将会拥护他的观点。但是,他有什么机会去说服总是多子多孙而且生育能力很强的下层社会,让他们克制住不结婚或不生育呢?特别是当《济贫法》鼓励夫妇们生育子女时就更难以克制。马尔萨斯描绘了一个反复发生的周期,在这个循环中,如果人口增长被残酷的自然抑制所控制,工资会保持在勉强维持温饱的水平上。如果工资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工人们将会生育更多的孩子,导致食物短缺,并带来生活水平不可避免的下降。

 在一个精彩而又含蓄的陈述中,马尔萨斯承认他的设想具有一种“忧郁的色调”。(能把黑色称做一种色调吗?)后来,马尔萨斯感到痛心,“唉!要阻止悲剧一再重演,实在是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尽管如此,他还是设法保持着笑容和传教士的幽默。生命是“一种神赐,它与未来的状态无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世间的罪恶不会超过其绝对必要的限度”。是上帝而不是马尔萨斯提出了“马尔萨斯陷阱”,希望人类能够表现出他们的同情心和美德。

 这本匿名出版的小册子——《人口原理》的力量让帕莱和戈德温的派系遭了殃,给他们的绝大部分信徒以毁灭性的打击,并且让这些信徒背离他们的理论,就像是一场知识饥荒在攻击乌托邦一样。帕莱转变了立场,并且开始追随那些和他背道而驰的人。戈德温则进行了反击,但是在马尔萨斯看来,戈德温只是暂时停止了他的乌托邦幻想,并且提出“道德约束能够预先阻止灾祸的发生”。然而,对于马尔萨斯来说,关键的胜利是说服了总理皮特。虽然在1796年皮特在英国议会以富有雄辩力的口才鼓吹要救济穷人,然而在短短4年以后,他就采纳了马尔萨斯的观点,并且不再支持一项新议案的提出。皮特转而认为,扶贫只会鼓励穷人生孩子,如此一来,济贫只会导致“积极抑制”手段涂炭生灵的日子离我们更近一步。通过增加对就业的刺激和减少对食物供给的索求,可以将扶贫款从公共总支出账户中取消,但它实在是一种“缓兵之计”。

 人们不可以把马尔萨斯诋毁为一个铁石心肠、憎恨穷人的人。《人口原理》中到处充满了“当积极的抑制肆虐之时,穷人受苦最深”这样富于同情的陈述。正如凯恩斯后来所强调的那样,对真理的热爱和独具慧眼的公益之心驱使着马尔萨斯得出他的结论。但是,皮特要食言了,他的咽喉肌肉必须足够发达才能吞咽下自1796年以来他说过的那些话:“让我们对(子孙众多)这样一件正确而光荣的事情伸出援手吧……这会给一个大家庭带来恩惠而不是诅咒;我们可以恰当地区分两种人,一种人只是自己劳动挣得自己吃喝,另外一种人则是人丁兴旺,进而给国家带来富足,然后他们就可以要求国家帮助养活他们。”

 即使获得了皮特的支持,马尔萨斯仍然对未来持有怀疑态度。美女和葡萄酒会不可抗拒地激起男人们的性欲。但如一些传道者清楚意识到的那样,如果听众“肾虚”的话,话语常常也无能为力。

 当整个国家都在宣扬马尔萨斯的警告之时,他反而开始对自己所用的冷漠的科学方法感到担忧。毕竟,他那令人震惊的普遍结论建立在从原殖民地那里得到的支离破碎的信息基础上。另外,他对自己书中几近宿命论的悲观主义感到不安。对《人口原理》加以修订似乎是合适的。马尔萨斯开始进行彻底的研究,他游历瑞典、挪威、芬兰、俄国,甚至旅行到了在1802年与英国和平相处的法国和瑞士。他研究民事记录和法律,学习奥地利和巴伐利亚仍然实行的17世纪和18世纪禁止乞丐结婚的法令。1801年,英国发表了它第一次全面的人口普查统计数字,这让马尔萨斯大吃一惊,不过对他的论点反倒是一种强化。根据研究,在18世纪晚期,人口显著地增长,而多数人以前相信的是人口增长是非常缓慢的。比那时再早大约100年,即1696年,统计学先驱格雷戈里·金作出了一个错误的预计,他认为在600年内人口总量不会翻一番。

 1803年,马尔萨斯向世人呈献了新版的《人口原理》,并用了全新的书名《论人口原理,或人口原理过去和现在对于人类幸福之影响的观察,以及我们期望关于将来消除和缓和由人口原理所产生之弊端的研究》。戈德温和孔多塞的观点不再大行其道,对于乌托邦预言的探讨也日渐式微。书中所有内容的论述都更加充分,即使不是几何级数的扩充,至少也是在长度、深度和分量方面进行了增容。马尔萨斯利用不计其数的逸闻趣事和事例对理论要点进行了阐述,这些事例来自非洲、西伯利亚、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美国的例子被再次引用,此次又包含了美国印第安人的事例。再也没有人攻击他的书没有实际经验的依据了。在语气上,第2版听起来稍微不那么极端了,因为劳动阶层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习惯,并且在增加生育之前表现出“道德的约束”,所以带来了希望。当然,转变态度需要耗费时间。这样更为温和的语气也影响到了对《济贫法》的讨论。马尔萨斯不希望立即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艰难,而是建议让“他们逐渐地,并且是非常缓慢地逐渐取消”济贫的做法,不至于让现在活着的人或两年之内出生的人受到伤害(最初的重点)。而且只是取消对四肢健全人的救济。为了增加粮食的供给,马尔萨斯也强烈要求限制粮食的进出口。限制粮食的进出口会提升英国的粮食价格,从而刺激国内的粮食生产。虽然一般来说,马尔萨斯是一个主张自由贸易的人,但他建议粮食可以例外。我们将在讨论大卫·李嘉图时再考察他的贸易主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答案 《经济学大师们》 第三章 惊世骇俗的人口增长预言
 针对新版本的《人口原理》,有名望的作家和政治家再次认可了马尔萨斯基本原理的力量。一流报刊的评论现在开始称赞马尔萨斯的勇敢,或者称赞他的洞察力和勤奋(他的名字现在印到了原先匿名出版的作品上)。不到两年,《月刊》杂志就宣称他在准备推出第3版,并在1806年面市,紧接着第二年又出版了第4版。当然,争议随着每次版本的更新而爆发。对他的学说怀有敌意的学术对手比第1版时更加居心叵测和庸俗地对第2版进行断章取义,因为他们现在有了攻击的靶子(不再是个匿名作者)。诗人罗伯特·骚塞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马尔萨斯是《英国批评家》喜欢抨击的对象,这与其他污物的排放口对他的偏爱是一样的。在对这个有危害性的傻瓜进行的定期抨击中,我很高兴能够助一臂之力……我们会用几个晚上完全驳倒他。”几乎不是14行诗,骚塞在无韵诗中使用的恶毒的语言甚至超过了柯勒律治,柯勒律治抨击马尔萨斯的动机起源于耶稣学院,当时马尔萨斯投票赞成驱逐他,因为他未经同意擅自离开学校去参军。虽然有这些尖刻的话,马尔萨斯还是为自己成为一个经济学家赚得了好评,不久他就成为这一专业领域的领导者。詹姆斯·穆勒、大卫·李嘉图以及后来的约翰·穆勒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都接受《人口原理》,尽管有时在他们自己的著作中会忽视《人口原理》所蕴涵的意义。

 《人口原理》第2版面市之后不久,马尔萨斯将道德约束丢到了一边,在他38岁这一年娶了哈丽雅特·埃克瑟尔。因为结婚违反了耶稣学院院士必须独身的规定,于是马尔萨斯辞职,并于1805年在黑利伯瑞学院获得了一个职位,这是一家东印度公司的培训学校,而东印度公司又为英国政府管理着印度。因为被称做“通史、政治学、商学和财政学教授”,马尔萨斯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政治经济学教授。尽管他有圣职的职衔,但我们完全可以把马尔萨斯看做第一位职业的经济学家。(顺便说一下,亚当·斯密的信徒把东印度公司视做有害的垄断机构而加以抨击,他们却认为英国作为新成员加入印度的商业之中是对当地人的一种剥削,而功利主义者杰里米·边沁的追随者则为这个公司进行辩护。)

 在黑利伯瑞学院,马尔萨斯再次显示出一个能够对凄惨的瘟疫和饥荒加以描述的人也很喜欢开心的生活。一个朋友描述了他的精神状态,称他平时爱开玩笑,他随时准备参加到所有年轻人天真的消遣和娱乐之中,并且鼓励他们学习和研究。在3年之内,马尔萨斯有了自己的3个孩子,可以跟他一起玩耍。批评者爱拿他的子女多这件事奚落他,虽然马尔萨斯一家只有3个孩子,不知怎么回事,人人文库在1958年和1967年版的《人口原理》又另外表明他有8个孩子,而且全是女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8069.html

更多阅读

无现金时代的经济学 《世界如此危机》 时代需要经济学精神

     经济在汉语中是“经世济民”、“经邦济世”的意思,是一门高尚的学问,在西方经济学中,悲天悯人也是经济学家的基本精神,甚至大经济学家马歇尔把经济学视作“精明的科学和热爱人民相结合的一种职业”,可见经济学精神在东西方是相

声明:《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答案 《经济学大师们》 第三章 惊世骇俗的人口增长预言》为网友桺影摇曳臨風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