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细分的四大因素 《国家竞争优势(上)》 第三章 钻石体系的四大要素 细分资源



     要了解生产要素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最直接、最有意义的方式就是观察产业竞争。生产因素通常被广义地细分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因此很难看出它与每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关系。10事实上,生产要素可以被归纳成下列几大类:

? 人力资源 要考察工作量和技术能力、人力成本(含管理层),同时也考虑标准工时和劳动伦理的表现。人力资源又可以作金字塔形的分类,像是工匠、电子工程博士、电脑程序员等不同的劳动层次。

? 天然资源 这个范畴包含先天资源的充沛与否、质量优劣、土地价格、水力、矿藏、林产、水力发电、渔场及其他有形资源,例如气候与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间的地理位置关系会影响到它对市场、供应、运输成本、文化与商业间的适应性。例如瑞典的产业就长期受到比邻的德国的影响。全球同步通信的发展趋势也使得国家的时区位置变得更重要。英国由于介于美国和日本之间,因此它的金融业可同时面向美、日两国从而获益甚多。

? 知识资源 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知识上的发展,也会关系到产业产品和服务的表现。知识资源来源于大学、政府研究机构、私立研究单位、政府统计部门、商业与科学期刊、市场研究报告与资料库、行业协会及其他来源。一个国家的科学与相关知识资源可以再细分为金字塔形的学科层级,例如专业音响、材料科学和土壤化学等。

? 资本资源 每个国家金融产业的资本成本、可运用的资金总额有很大的差异,可以通过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垃圾债券(junk bonds,指高风险、转让频繁的股票)和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又称创业资本)等形式运作。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以及使用它的形式,又受到国民储蓄率和资本市场结构的影响,因此随各国国情而有所不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以及巨额资金在各国间流动的情形,使得各国在资本方面的条件日趋一致,不过,各国在资本资源上的实质差异仍然存在,并且可以辨认区分。

 客户细分的四大因素 《国家竞争优势(上)》 第三章 钻石体系的四大要素 细分资源
? 基础设施 像运输系统、通信系统、邮政和快递、付款、转账、健康保健等都属于基础设施的内容。它们的形态、质量和使用成本都会影响到竞争。基础设施也包含如房屋供给和文化机构等因素,因为它们会影响到这个国家的生活质量以及人民工作、居住的意愿。

这些生产要素通常是混合出现的,每个产业对它们的依赖程度也随产业性质而不同。在有些产业中,企业只要能掌握低成本或独特高质量的生产形态,就能巩固竞争优势。如新加坡位在中东和日本的航运中途点,自然成为修船中心;瑞士境内拥有拉丁语、法语、德语三个语言区,因此具有能够处理复杂语言的文化能力,使得它在银行、贸易和维修等服务业上占有特别优势;德国和瑞士因为拥有充沛的光学技术工人,因此光学相关产品能蓬勃发展。一般比较优势理论所讨论的,就是这种国家内部产业和生产要素上的竞争。

然而,这些资源还有更复杂的一面。上述生产资源是否与竞争优势有关,要看它们被应用时所发挥的效率与效能。这又与企业在应用生产资源与技术(包括流程和工厂事务)时如何抉择有关。11事实上,光是技术一项,若有不同的选择,就可能大大改变某些资源的价值。专业人才与高水平的人力可以应用到各种产业上,因此,这些人力资源在哪里使用反而比如何使用更重要。单看国家是否有这些资源并不足以解释竞争的成果。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些资源是完全未被开发或使用不当甚至是错置的情形。通过钻石体系中其他关键要素的影响,将可以看出生产要素配置得当所产生的国际竞争效果。

如前所述,今天绝大多数新兴工业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源应用已成果显著,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也比较充沛。以韩国为例,其国民就业率几乎达百分之百,全国有近200所大学。同时,产业活动的全球化,也使得一些传统的国内生产要素重要性降低,现代的跨国企业可以通过采购与海外设厂方式取得本身所欠缺的生产资源。产业活动全球化绝不仅是为了取得生产要素而已,更重要的目的是,提高生产要素的应用以增进本身的竞争优势。

最后,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资源、知识和资本是可以在各国间流动的。高级技术人才正如科技知识般高度流动,这种人才流动随着国际通信的发达而更显著。12当一国任凭它拥有的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离去时,这一部分生产要素也就不成为该国的优势。能有效应用这些流动的生产要素、提高本身生产率的国家,通常也是国际竞争中的赢家,这一点可在讨论钻石体系其他关键要素时清楚地看出。

初级生产要素的没落

要了解竞争优势中生产要素所占的重要性,必须先将生产要素分门别类。生产要素基本上有两种分类方式。第一种分类方式是将它们分为初级生产要素(basic factor)和高级生产要素(advanced factor)。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与半技术人工、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则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如电脑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各大学研究所等。

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中只有极少数是先天得来的优势,绝大多数必须通过长期技术开发,而且每种生产要素所需的投资情况又有极大的差异。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被动继承的,或只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拥有。但是在国家或企业的竞争力上,这类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

初级生产要素已不再重要,主要是因为对它们的需求减少,供给量却相对地增加,而且跨国企业已能通过全球市场的网络取得这些生产要素。因此,初级生产要素的回收周转速度减慢,其地理位置也不再重要,薪水压力则使得缺乏技能的工人身价日降,不论这些人工所属的国家有无竞争力,都无法担保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这些考虑又让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更为下降。初级生产要素的没落正说明了,一些企业为压低生产成本而在各国分工活动的贸易现象。但这部分理论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产业仍以母国为基地。13

在以天然产品或农业为主的产业(像林业或黄豆业),以及对技能需求不高或技术已经普及的产业而言,初级生产要素仍有其重要性。公寓或学校等民间建筑业就是一个例子,韩国因为人工成本低、纪律佳,因此一度成为国际建筑产业的一员。然而,当其他发展中国家以更低廉的人工(意大利则改用印度等地的外籍人工)迎战时,韩国的优势随即消失。结果是,韩国建筑业在中东市场一蹶不振,迅速走下坡,这也说明初级生产要素本身的浮动不定。

高级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就高多了。企业若要以独树一帜的产品或独特的生产技术等换得高层次的竞争优势,非得借此高级生产要素不可。高级生产要素不如初级生产要素普遍,原因是它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而持续地投资。作为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的研究所或教育计划,本身就需要更精致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想由国际市场或海外子公司取得高级生产要素也很困难。如同创新能力,高级生产要素是融合在一个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发展过程之中的。当高级生产要素是由母国发动并且切实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时,它的价值也很高。

对许多产业而言,高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以丹麦为例,若不是有精密的发酵科技为基础,丹麦无法成功发展出发酵工业。丹麦各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家具设计师更是该国家具工业的骨干。美国在电脑软硬件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不但使得它在电脑业上称雄,同时也提升了其金融服务业和电子医疗产业的竞争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对产业界投下比同期其他国家更多的工程师人才,他们对日本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绝非当时低薪的日本人工所能比。

但必须注意的是,高级生产要素仍必须有初级生产要素作为基础。例如国家要培养博士级的生物学家,先决条件是发展大学相关领域的科系和研究生院,这也意味着初级生产要素虽然缺乏持久力,但是它的数量与素质却是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所不能缺少的基础。

生产要素的第二种分类方式是根据它们的专业程度。一般性生产要素(generalized factor)包括公路系统、资本、受过大学教育而且上进心强的员工,它们可以被用在任何一种产业上。而专业性生产要素(specialized factor)则限制在技术型人力、先进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领域,及其他定义更明确且针对单一产业的因素。专门研究光学的研究机构、化工业专用码头、汽车模型设计群或是凭借风险资本而创业的软件公司等都属专业性生产要素。14一般而言,前述高级生产要素多半有专业化的倾向,但也有例外的情形,例如,专业的高级电脑程序设计师现今已普遍适用于很多一般产业中。

专业性生产要素提供产业更具决定性和持续力的竞争优势基础。一般性生产要素虽然能提供最基本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很多国家都有,效果相对不甚显著。如劳动力密集的装配业等依赖一般性生产要素的产业,往往很容易在海外找到更理想的基地。

专业性生产要素要求更明确、通常风险也更高的私人或社会性资本。很多例子显示,专业性生产要素是由一般性生产要素发展出来的,这也使得它们更为难得。越精密的产业通常越需要专业性生产要素。拥有专业性生产要素,产业也会产生更高级的竞争优势。专业性生产要素通常能经由整合而达成创新。一般来说,企业的母国基地比海外据点更需要专业性生产要素,而专业性生产要素到了海外,也不容易发挥作用。外商若想在当地培养专业性生产要素或高级生产要素,也比本地企业困难。例如,在日本,外商要找到高级日本工程师或使用大学研究成果的困难程度远大于日本企业。

一个国家想要经由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以及竞争优势将继续升级或被超越的命运。以光学产业为例,德国企业能持续在光学产品上改善与提升质量,就是靠当地大学的光学物理研究计划成果,以及相关技职教育所提供的高级技术工人。

反之,当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与一般性生产要素时,它通常是浮动不稳的,一旦新的国家踏上相同的发展阶梯,也就是该国竞争优势结束之时。15了解生产要素的复杂,事实上也解释了前面提过的矛盾问题:当一个国家的企业要保持它的国际竞争优势时,它应该主动摆脱当时的初级生产要素优势。至于用什么方式刺激企业主动摆脱对初级和一般性生产要素的依赖,是接下来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钻石体系中的其他关键要素也可以提供一些解答。

生产要素优势有它重要的动力特征,像知识、科学或产品改善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标准就是持续发展的。例如一位1965年时的电子工程师,其所掌握的识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被完全淘汰。这位工程师只有不断接受培训和充实知识,才能在专业领域中继续发展。长此以往,现场生产线的问题可能需要硕士或博士程度的训练才能解决。

专业性生产要素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今天的专业性生产要素到了明天就成了一般性生产要素。在过去,一个大学毕业的电子工程师就是一个专业因素,能够让他发挥的产业领域也不多。今天,几乎各式各样的产业都需要这样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的专业性会随时间而丧失的情况,在科学领域最为明显,原因是科学知识正不断出现更细的分支。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甚至资金来源也同样面临这种现象。16

生产要素如果不能持续升级和专业化,它对竞争优势的价值就会越来越低。知识与技术型人力资源虽是提升竞争优势的两大条件,却也是贬值最快的两个条件。这也指出,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拥有的生产要素优势,并不足以成为国家持续成功的理由。

如何创造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们是自然而成的还是由国家主动创造出来的。专业性和高级生产要素通常是创造出来的。一套完整的国家电信系统或培养为数众多的微生物学家,是靠点点滴滴的投资换得的,包括个人追求技术的进步、企业对竞争的要求,甚至社会机构或政府重视社会公益与经济发展等都可以算是投资的一部分。17有助于创造生产要素的环境包括公私立教育机构、技职训练计划、政府与民间研究机构,以及社区医院和港务局等基础建设。当全球的生产要素标准普遍提高之后,借生产要素发展竞争优势绝不能再一蹴而就,而必须持续投资,并以提升质量、避免被淘汰为目标。18要刺激专业性与高级生产要素的发展,有待国家对环境中最不利的部分进行最大、最持续的投资。

产业表现卓越的国家经常也是创造生产要素或提升必要生产要素的高手,因此,能拥有高级研究环境的国家,其竞争力也将提高。19对国家而言,能创造出生产要素的机制远比拥有生产要素的程度重要。它们之间的差别将在稍后的篇幅举例说明。

进一步观察,若要创造对产业有利的生产要素,民营部门绝不能缺席。专业性与高级生产要素对创造竞争优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企业也必须认清它在产业竞争中最有利的位置。但政府在投资生产要素时,往往偏重初级和一般性的项目,例如投资研究基础科学。基础科学也许是创新科技商业化的种子,但是除非产业界能将有关的研究成果转换应用成产品或服务,否则基础科学不会形成竞争优势。若是政府创造高级、专业性生产要素的动作不能和产业界衔接,或是因为政府本身组织庞大、对外界需求反应慢、无法认识某些产业的特定需求,则往往使投注在创造生产要素上的努力以失败收场。由企业、行业协会或个人共同大力投资创造生产要素,才是催生国家与产业竞争优势的主力。

因为不同国家投资不同的生产要素,因此所架构的环境也有多样的质量与形态。比如说,丹麦的两家糖尿病教学研究医院,分别由诺和工业与诺德胰岛素公司两家世界级胰岛素大公司投资拥有(两家公司现已合并为诺和诺德制药公司);德国技术职业教育专门针对印刷、汽车组装、工具制造等领域发展;在美国,到处可见的农学院通过农会组成产学网络,进而带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另外,无以计数的研究计划和教育课程也带动了美国电脑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这种环境上的差异,也会延伸到产业中。日本就偏好将生产要素的创造环境建立在民间部门,而瑞典则是公共机构的比重较高,意大利有许多创造环境是非正式的,并且蕴藏在家族之中。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必须回溯到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政治与社会价值功能上,而这些因素多少会限制一国可以竞争的产业种类。

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创造或提升所有形态的生产要素。在诸多的生产要素当中,哪些是必须提升或创造的、如何进行才有效率等问题,则与内需市场的情形、相关产业表现、企业发展目标和竞争对手等钻石体系里的其他关键要素有关。即使是政府的投资方向也同样深受这些关键要素的影响,这也显示出一个国家的高级与专业性生产要素,不仅是形成该国竞争优势的成因,也是竞争优势出现后的附带效果。

不利的生产要素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还可以从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在狭义的国际竞争中,竞争优势是源自于丰富的资源,并将科技视为外部条件。然而,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资源配置没有效率。20另一方面,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股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国家汇率持续升值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21不利的生产要素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升级,并持续下去。由此看来,狭义的竞争劣势甚至可能成为形成竞争优势的源头。

意大利的钢铁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产业面临资金成本与能源成本过高、本地资源缺乏等问题,由于国有钢铁企业集中在南部,靠近海港,民营钢铁企业如Gruppo Lucchini等就被迫聚集在北部伦巴底省的布雷西亚。当地世界一流的小型炼钢炉技术就是在成本高、距离海港远、国有运输系统欠缺效率等不利条件下产生的。布雷西亚钢铁企业的小型炼钢厂,不但成本和能源消耗量较低,还能回收废钢再次提炼。这种技术也使得当地的钢铁企业能以小规模生产、接近客户与应用废料等优势而获利。意大利钢铁企业如达涅利公司(Danieli)等,不但是最重要的小型炼钢厂,也是全球小型炼钢炉的设备供应商。

一般性、初级生产要素的竞争优势(如本地原料或半技术型人工)通常会被创新流程所取代淘汰。生产自动化将使得人工无用武之地,而新材料更将取代传统资源的优势。22此外,创新通常也有降低成本的效果。它所形成的高级生产要素对降低产品不良率、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企业可以利用创新来弥补基础设施、材料或劳动力形态等方面的劣势。创新对产业的影响,不但有提高资源利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创新会使产业摆脱初级生产要素的限制,向升级之路发展。当企业解除不利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威胁时,会努力寻求更高级的优势(如科技授权、以自动化设备发展规模经济等),而使竞争力更持久、更有可能抬高产品价格;与此同时,升级和专业化的压力也会使企业加速培养高级人力资源和发展基础设施。

这种效应也可以用体育运动来说明。如瑞典等著名的弯道滑雪国家,本身并没有适合建大弯道滑雪道的高山环境,于是它们因地制宜,把小山丘和小滑道设计得更有挑战性,选手们的技术水平便因而提高。

因此,生产要素中不利部分的作用,必须先看产业界如何应对、改进才能判断。企业创新的途径很多,其中变数也不少。然而,创新一旦出现,就会改变现有状态。23当企业集中力量持续创新时,成果会越来越多,尤其可以减轻原先可能构成的严重压力。

对企业而言,利用创新弥补本身弱点所得的成效,远大于增加新的优势。企业创新的重点往往在于改善不利的生产要素,因为不利的生产要素是看得见的瓶颈,也是明显的威胁,更是为了提高竞争地位亟待克服的问题。这些不利的生产要素也会刺激企业寻找新的解决办法。而贯穿本书的主题就是:如何化劣势为优势,而非一味依赖充沛的资源和舒适的环境来发展竞争优势。

不利的生产要素也会刺激企业脱离成本竞争等初级生产要素,寻求高层次的竞争优势。换句话说,充沛的环境资源会使企业在小康格局中自满,延迟引进先进科技的速度。这两者最后的差距就在于由生产率提升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上。24

环境太舒适固然会造成企业不求进步,然而不利的生产要素太多,同样会使环境成为逆境,使生产活动瘫痪。因此,一个企业应选择性地逐渐改善它所面对的不利生产要素,而非试图一次完成全面改造。进步和创新的最佳环境组合是:企业面对的压力适中,环境条件利弊参半,并有步骤地处理它所面临的不利因素。

对企业竞争优势而言,不利的生产要素如果能化成使企业认清环境的信号,就已经算是有所贡献。因为,如此一来,企业会及早面对问题并积极地进行改善,并将效果扩散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士可能是全球第一个出现人工短缺但又极力排斥引进外国劳动力的国家。这种情势逼迫瑞士的企业必须及早应对,它们努力提高员工的生产率、产品的附加价值、寻找更长远的市场和产业环节。当瑞士努力改善本身竞争劣势时,其他国家还未出现人工短缺的现象,也就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这方面。

本地企业的生产成本高于外国竞争对手,是产业竞争中最常见的不利因素。很多产业都遭遇过地价昂贵、工厂不易取得土地等不利状况。日本产业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创造了零库存和其他节省生产空间的工艺流程,而奇迹般地解决了库存量的问题。跟生产成本过高的情形一样,匮乏的生产要素、不易取得的资源、生产要素的使用方式受到严格限制等现象,通常也会刺激产业的创新与应变能力。

企业改善不利生产要素的动力,主要受制于它对问题的注意和努力。因此,假如企业能比其他国家竞争者更早感受到成本因素的变动趋势,就会走上创新的途径。当本地企业面对明显且快速的成本变化或自知条件不如人时,也会努力创新改革。

最后,企业即使在成本上绝对优于其他国家的竞争者,仍应该努力创新,改善生产相关成本的不利之处。例如,本地的工资虽然比其他国家便宜,却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过高,企业可能还是应该选择放弃或避开需要廉价人工的产业,这种情况在意大利的产业中就曾出现。意大利的产业不但是全球自动化生产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出口国。

本书所调查的产业中,企业选择性地克服不利生产要素的情形相当普遍,这也是它们争取到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过程。例如20世纪以来,德国的巴斯夫和赫斯特长期研发人工靛青染料,目的就是克服该国不生产天然靛青而由外国进口原料、使得成本过高的不利因素。英国因为可以从所属殖民地进口廉价的靛青原料,所以没有成本压力,对于创新的意愿就相对较低。这也可以看出,原料的缺乏常是一个国家产业创新的原动力。

创新的另一个动力来源是人工匮乏、工资过高,或难以解雇等问题。德国、瑞士、瑞典、日本、意大利等国都有这些问题。终生雇佣制或不得随意解聘员工的限制使这些国家的企业不敢轻易扩充人力,偏好自动化作业。它们也快速朝向更独特的市场细分迈进。

气候和地理环境上的不利情形也会刺激企业创新。瑞典的企业在修建房屋方面有强大竞争力,部分原因是该国建筑工作天数较其他国家少,建筑工人的薪水又奇高无比;这些问题都使得企业重视高效率的建筑方法。另外,瑞典和日本因为处于国际市场边缘,它们的企业也在物流系统上特别下工夫。

然而,要使不利的生产要素转换成创新的动力,还需要其他竞争要素的配合。例如产业要创新,企业必须有充分的人力资源,再加上国内市场需求的配合。忠诚和永续经营的产业目标是另一项先决条件。如果企业经营缺少对产业的忠诚度,抱着捞一把就走的态度,就不会认真面对不利的生产要素,更不会用心创新。同样重要的是,国内的竞争气氛会刺激企业追求更长远的优势,以超越本地竞争者。

面对不利的生产要素时,钻石体系的其他部分往往也会影响产业的抉择:到底是应该花时间改善现有的不利因素,还是用偷懒方式、干脆到国外去寻找较好较便宜的资源?美国消费电子企业面临当地人工成本增加的窘境时,就把产品、生产线和工厂通通搬到中国台湾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这个做法虽然化解了人工成本的压力,但是对提升竞争优势的意义并不大。相较之下,日本的竞争者同样有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并趋于饱和的难题,但是日本是通过自动化来减少劳动成本,因此淘汰了低层次的产品零部件,改善了产品质量,日本企业进而在美国对手已放弃的美国本土设立装配厂,成功地攻下竞争对手的大本营。

荷兰虽然不在本书研究的10个国家之内,但是荷兰的鲜花业却充分表现出化劣势为优势的转换效果,很值得提出来讨论。25荷兰这个国家虽然长年低温、湿寒,但是每年出口的鲜花价值高达1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鲜花出口国。

荷兰的竞争力源自该国鲜花企业能化不利的生产要素为竞争优势。这些花卉企业发展温室,培养新品种花卉,并找出节约能源以及其他能延续花卉产业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荷兰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充分化不利因素为竞争条件。由于气候恶劣,荷兰的花卉企业没有遵循传统改善耕作技术的思考方式,而是特意在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上下工夫,它们强调钻石体系中各个关键要素的配合,发展花卉培育、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支持产业。例如该国有施普伦格中心、阿勒斯米尔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也有高效率而完整的花卉处理和空运网络26。荷兰一年四季鲜花需求不断,带动了企业家投资花卉业的兴趣;单是在荷兰,就有10家拍卖公司,而种植企业、营销人员、对市场竞争的推波助澜、专业温室设备的出口等条件,又反过来推动该国花卉业在技术上的升级。

需求条件—产业冲刺的动力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要素。本书所研究的每一种产业几乎都可以看到母国市场的影响力。内需市场借着它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力而提高了效率。27不过,内需市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它会刺激企业改进和创新。这可以从以下3点看出:(1)国内市场的性质,如客户的需求形态;(2)国内市场的大小与成长速度;(3)从国内市场需求转换为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后两点又是第一点的延伸。从竞争优势的观点来看,国内市场的质量绝对比市场需求量更重要。

在产业竞争优势上,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主要通过客户需求的形态和特征来施展。28这种市场特征会影响企业如何认知、解读并回应客户的需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企业可以及早发现在国内市场中的客户需求,这是外国竞争对手所不能及的地方。29产业或产业环节的竞争优势也是从这里产生。同样,如果国内市场的客户要求较多,本地企业会在市场压力下努力改善和创新,形成更先进的竞争优势,进而成为这个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这种市场与竞争力的微妙关系,就在各国不同形态的内需市场中表现出来。

全球竞争乍看之下似乎减少了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实则不然。国内市场深深影响了企业认知与诠释客户需求的能力。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有很多。30第一点是注意力。企业对周遭需求的注意力是最敏感的,所需的成本也最低。新产品开发部门或研发计划的负责人作决策时,很少会考虑本地市场以外的需求。企业的产品如果能在本地市场取得成功,它所获得的自我肯定与掌声也是最多的。此外,国内市场的客户压力是企业最直接的压力,而文化和地缘的一致又使彼此间在沟通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误差降到最低。

但国内市场的重要性不只在吸引企业的注意力而已。了解客户的不二法门是接近客户,而国内市场除了为企业提供对客户更多更充分的认识、行动上更多的自信外,还可以让客户与公司的技术主管、管理层直接面对面沟通,以便充分掌握客户的处境等。31如果企业是和外国客户做生意,可能很难有这些好处,因为如果企业的决策层与当地无法融合也不熟悉当地客户群,即使该公司在当地的分公司获得充分授权、完全本土化,其仍会遭逢一项困扰,例如,如何把当地市场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状态充分传达到总公司。基本上,产品是根据母国市场的需求而设计的,所有的考虑都指向母国市场。32在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母国市场的客户形态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企业若无法掌握母国市场的损失,就无法完全靠出口来弥补。本国市场要能产生国家竞争优势,还必须具备以下3项特色。

细分市场需求的结构?第一个条件是需求的结构,也就是市场需求呈现多样细分。在绝大多数的产业中,市场需求可以被细分。以民航机产业为例,它的产业结构可以分成很多环节,从飞机的规模大小到航线长短等,本身结构相当复杂,而且与环境关系十分密切。其中有一些产业环节会显得比较有国际市场。

因此,当一个国家的内需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需求相同,而其他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时,这个国家的企业就比较容易获得竞争优势。瑞典能在远程高压电传输设备产业中领先全球,原因就是该国的钢铁、造纸等能源密集型产业与发电厂所在地、人口密集的南部地区距离甚远。地理特色刺激了瑞典在这个产业环节中的需求。

很多人认为,产业的竞争优势应该与它的国内市场大小有关,因为市场会影响规模经济的大小。33然而,国内市场对某个产业环节的需求量,不必然与这个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相符。而企业的国内市场规模就算不大,照样可以进军国际市场,撑出规模经济来。34

细分市场需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调整企业的注意方向和优先发展顺序。比较大的产业环节通常比较早受到注意。换句话说,企业对比较小、比较不吸引人的产业环节,无论在产品设计、制造与市场营销等方面,都会推后发展顺序。这种现象在新崛起或正在发展中的产业里尤其明显。抢先进入的企业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标准型产品上,努力满足市场的成长需求。企业也会忽略利润较低的产业环节,例如,技术层次较低、需求过于特殊难以配合,或不可能借附属的服务中获得利润的产业环节。因此,这一类产业环节通常很容易被外国竞争者抢占;即使外国企业没有前来角逐,国内企业终究会放手让国外企业来填补这类市场的需求。

空中客车在民航机产业中的崛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空中客车的航程短、载运量大,它的设计基本上是为了满足美国波音公司等传统航机企业所忽略的市场环节。欧洲地区因为各国首都距离近、航空公司少、航程短,因此需要较高载运量的飞机。相反,美国的大都市之间距离较远、载运量比较分散,所以一两百个位子的民航机就可以符合美国航空公司的一般需求。因此,欧洲国家联合开发的空中客车公司,正是美国民航机企业视为次要的产品环节。

另一个例子是微波通信设备。日本多山,使得微波通信比传统铜线电缆通信更有吸引力。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时期,当其他受战火波及的国家还把注意力放在传统电缆制品上时,日本电话电报公司已倾全力发展微波通信。日本的国内需求也使得微波技术在日本站稳脚跟,进军国际,取得竞争优势。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建筑设备方面;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不同,它的建筑业普遍使用水力挖掘机,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日本水力挖掘机的竞争力已远超过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卡特彼勒虽然号称建筑设备业的盟主,但是一直忽略了水力挖掘机方面的产品。

市场细分结构的重要性说明了一项事实:小国根据本身需求所努力发展经营的产业环节,即使只算是大国的次要产业市场,照样可以为小国带来产业上的竞争力。瑞士的企业在隧道开挖工程设备上的竞争力长盛不衰,因为这个产业在全球市场上虽然不起眼,但是对多山的瑞士而言,却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同样,瑞士企业根据该国矿业的地质条件努力发展,也在矿场凿岩机方面居全球领先地位。美国则因为石油和天然气的相关产业规模庞大,而自然会形成对探测石油、天然气所需的轮转式采矿设备的需求。小国如果能建立某个产业环节的实力,通常会继续采取国际化的竞争战略,因为一旦放眼全球市场,相关领域中竞争经验丰富的可能就是它们自己。

如果国内市场的各个产业环节能联结起来,也会为国家带来竞争优势。企业如果能成功地将国内市场中需要高度工程或开创技术的产品与服务结合起来,就算是获得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基石。例如,空调设备的机型必须随着气候条件而设计,美国能够在这个领域中称雄,原因是美国的本土气候复杂,几乎各种类型的气候都有。拥有丰富的国内市场经验,美国空调企业要打入其他国家的市场,自然是事半功倍。

当产业环节联合成更大的产业部门时,该国产业会因此产生更先进的竞争优势。整合过的产业环节会指引本地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路径,企业也会认清自己在该产业中最有持续力的竞争位置。

欢迎内行而挑剔的客户?与产业环节的结合情形相比,本土客户的特质又更重要。假如本土客户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或挑剔程度在国际上数一数二,连带会激发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个道理很简单,只要能满足这些难缠的客户,企业就可能满足其他发达国家的客户需求。而企业与这类客户在地理和文化上的相近,使得企业更容易察觉新的需求,并与发展创新密不可分。假如客户本身也是企业,更会创造出彼此共同开发的机会。这些都是外商公司难以追赶的地方。

内行而挑剔的客户是本国企业追求高质量、完美的产品造型和精致服务的压力来源。以日本为例,由于音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日本消费者对音响器材的选购十分讲究,他们信息丰富、货比三家,而且要最新、最好的款式。制造商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质量的期望而快速改善产品,为满足消费者对机型的需求又密集推出新产品。35因此,挑剔型客户既有助于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更是创造竞争优势的动力。当企业长期被刺激着不断改进、不断开发新领域时,势必会迫使它们在流程上的竞争优势升级。

环境特色也会造成客户对某些产品特别苛刻。美国高密度的公路网和分散的人口,为独特的重型柴油发动机车辆提供了表现的机会,也造就了康明斯发动机、卡特彼勒机械和底特律柴油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日本能以轻薄安静的家用空调打进国际市场,则是因为日本夏季炎热、潮湿,住房狭小,根本不可能接受庞大嘈杂的空调,再加上节约能源的考虑,日本空调企业成为了省电的回转式压缩机的先驱。类似情况也可以在日本其他产业中看到。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压力下,不断朝生产“轻薄小巧”的产品努力,结果日本产品因为多具有轻便、精致、多功能的特性而容易被国际市场接受。

有时,产业界的客户因为要改善自身的竞争缺点,也会对其支持性产业施加压力。美国石油产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美国本土因为探油热潮而被密集钻探,比邻而设的油井和油田使得连续的钻探困难度极高。这种困境就形成了美国石油钻探器材业的一大压力,它们一方面要减少客户在特殊地形上的钻探成本,一方面又要保证当地地形能够复原。这些压力使它们的技术已接近完美境界,也因此能在国际上持续占有强有力的竞争地位。企业协助该国客户克服缺点,可以为双方建立相关的竞争优势。

影响本国客户会有特殊需求的因素很多,像地理环境、气候、天然资源、税制、法律规范和社会标准等都是可能的原因。以欧洲为例,当地对汽油课以重税的结果,使传统的汽车发动机被高马力、低替换率而更省油的发动机取代。当市场从垄断或高度规范的状态转为各家竞争的局面时,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也会增加,因为竞争压力使他们更注意发展新产品和降低更多成本,并将这股压力转嫁到供应商身上。以美国高度民营化、分散式的医疗保健系统为例,激烈的竞争是美国医疗器材供应商不断创新和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公用事业的民营化过程通常也会刺激企业更大胆地向上游采购。

挑剔型客户通常是最终买主,但也可能只是下游经销商36。以美国为例,眼镜行业组成强有力的网络系统,刺激了当地隐形眼镜企业朝降低成本、创新服务、快速推出多类新型产品等方向努力。意大利的情形也一样。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意大利当地的皮鞋、服装、家具、照明等产业,大多数会将产品送到专卖店销售,因此各专业店的零售商督促制造商持续推出成本更低、样式更新、价格更便宜的产品,成为一股主要的压力。

一个国家是否有这种挑剔型客户,可以从这个国家的国民偏好观察而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人就以拍照记录旅游和家庭活动出名,因此他们可以算是挑剔的照相机顾客,今天日本相机业才会有领先全球的实力。日本的制笔产业出名,是因为日文难以用机器打出,重要文件多是手写,书法又是他们教育和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么多条件配合下,日本企业自然成为全球制笔工业中的创新者和佼佼者。

同样,如果了解德国人会在星期天没有速度限制的高速公路上驾驶爱车,追求无拘无束的感觉,自然能领会“自由人享受自由速度”这句响亮的广告对该国驾驶人所透露的信息。而美国人对体育、电影、电视、录像带等大众娱乐的狂热,使上述产业能够在全球各地独领风骚。英国人以园艺出名,他们的园艺器材业则是世界一流;意大利人讲究服装、食品和跑车,其相关产业也驰名国际。国民偏好通常刺激产业的规模并引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国民偏好不仅是国家产业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原因,有时也是产业竞争力带来的效果,这方面的因果关系将在第4章中进一步分析。

预期需求?如果本土客户的需求领先其他国家,在未来可能带动各地同类型的需求,这也可以算是本土企业的优势。如果本土需求先反映出市场上的客户偏好,则是一种敏锐的预告指标。本土需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协助企业掌握新产品信息与走向,而且这个持续的过程可以刺激企业的产品不断升级,增长面对新形态产业环节的竞争能力。有时候,预期需求(anticipatory demand)可以算是挑剔型客户带来的好处之一。由于挑剔型客户通常也是首先尝试新产品、新服务的人,因此会带动其他地区的相同需求。

例如,由于日本政府的大力宣传,加上法令的规范,日本消费者很早就重视到节约能源的问题。日本企业因此被迫面对这种趋势,极力改善产品的能源效率。其他国家则要到第一次能源危机后才警醒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这方面表现最差的是美国,能源成本更是被漠视。

但这所有的前提是:本地客户必须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挑剔产品,才能真正带动产业的国家竞争力。假如客户是爱用国货的死硬派,反而会降低本地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国内需求无法快速反映新的需要(尤其是精密层次的需要),该国企业反而会因此而处于不利的局面。

有时候,这种预期需求可能会因该国政策或社会价值而起,进而成为其他地区的共同需求。例如,瑞典一向关心残障者,这促成该国的相关产业达到了世界的一流水平。此外,一国的本土需求若是超前或落后于世界趋势,部分原因与它的文化是扩张型还是内敛型有关。因为美国人对便利的需求符合全球各地的趋势,连带造成美国的快餐、家庭用品和其他产业在国际上的成功。美国人对信用的重视,又形成美国运通卡、威士卡、万事达卡、大来卡(Diners Club)等信用卡公司、读卡的信息技术产业横扫全球。北欧人对社会福利和环境的重视超前于美国,并且与今天各国的需要相吻合,因此丹麦、瑞典的环保企业(尤其是在污水处理设备方面)已成就卓著。

生产要素有时也在需求时机上扮演一定角色。传统依赖进口能源的丹麦,因为气候条件和政府支持开发新能源,很早就研发出风力发电,相关产业因此很早就成为生产及出口风力发电机的强棒。

较其他国家领先的法规制度也会有助于形成竞争优势。以瑞典为例,该国的森林和矿产位于地形崎岖的北部,因此很早就开放生产大马力的重型卡车,以使北部开采的原料能经得起长途颠簸的运输。这是该地法律充分反映当地价值和需求的典型例子。当其他国家取消对卡车体积、吨位的限制规定时,瑞典生产长程、耐久、重型卡车的绅宝、沃尔沃因而优先取得国际竞争力。

需求规模和成长模式

本土的预期需求可能催生产业的国家竞争力,而市场规模和成长模式则有强化竞争力的效果。在讨论国家竞争力时,我们讨论过母国市场大小的问题,不过关于这方面众说纷纭,没有明显定论。37有些学者认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母国市场越大越有竞争力,但也有些学者持相反论调,认为母国市场越大,越不利于企业的进出口活动,因为大型内需市场相对降低了它与其他跨国企业间的竞争力,像瑞士、瑞典、韩国,甚至日本都是在国内市场不够大的压力下才发展出口的。38因此,母国市场规模似乎不如其他的市场需求因素那样,可以提供确切的竞争力关系。

母国市场规模?如果说大型的国内市场对产业的竞争力有利,是因为这会鼓励企业大量投资大规模的生产设备、发展技术、提高生产率。不过,必须特别注意的是,除非保护主义或禁止出口的闭关浪潮卷土重来,否则跨国企业在大规模生产和研发上的投资,不会只是为了迎合母国市场需求,因为跨国企业通常是把许多国家当销售对象。瑞典和瑞士有很多世界级产业也证明:高度国际化的企业可以从许多别国的市场积累本身的规模经济。

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到底哪一个国家的企业可以抢先生产出既能满足国内需求,又能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个问题涉及其他竞争要素,尤其要探讨国内市场的功能问题。毕竟,对某些产业而言,国内市场规模有其重要意义。在服务于本地市场时,本国企业通常比外商多一些语言、法规与文化亲和力等地缘条件(这也造成外商不得不本土化的趋势)。照顾本地大客户的偏好是企业投资的一大动力。对企业而言,国内市场在感觉上更真实、更容易预测。因此,尽管本地企业已具有对外的发展能力,但对掌握国外市场的自信心总不如对国内市场有把握。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的投资决定多从照顾国内市场的角度出发。

对某些产业或产业环节而言,国内市场规模和国家竞争力更是息息相关。这些产业通常需要大量研发、大量生产,并且是技术差距大或具有高度风险的产业。由于地缘因素,这些产业的企业觉得投资国内市场时比较有安全感。

然而,除非其他国家对相关产品或产业环节有相同的需求,否则大型国内市场不见得有助于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以美国农机业为例,美国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地面积,导致农业联合收割机产业的崛起。但是美国和其他国家在地形、气候、法令规定,甚至农家结构上的不同,导致适合大型农场使用的美式联合收割机并不受欧洲国家欢迎。美国农业机械业虽然试图把触角延伸到欧洲市场,但德国克拉斯公司(Claas)却以体积较小、效率较高、适合在欧洲复杂地形工作的联合收割机反击,终于成为欧洲农机业盟主。举另一个例子来说,商用客机强调市场规模,而美国企业正是因为美国市场地广人稀,才会向国外拓展。

有时候,小国如能善加发挥本身的环境条件,照样能在特殊产品的规模上称王。芬兰生产的破冰船和具备破冰力的货轮数量,就与这个国家本身的市场规模不成比例。芬兰造船业在世界造船业的总吨位上并不起眼,但是凭借其气候条件、贸易导向及掌控俄罗斯市场的门户位置,再加上针对特殊功能船只设计的船坞等基础建设,和芬兰海运业对破冰船质量的严苛要求,芬兰造船业最终得以在这个领域中举世闻名。

国内市场规模有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激励企业投资、再投资的动力,因此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大优势;另一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所带来的丰富机会,也可能导致企业丧失向外拓展的意愿,这就形成了不利于国际竞争的因素。因此,必须把国内竞争者的其他竞争要素放进来一并考虑,才能看出市场规模对产业竞争力的可能利弊。

客户的多寡?国内市场的客户越多,对产业竞争力的帮助就越大;反过来说,如果国内市场被一两家大客户垄断,则对产业的竞争力有害而无益。因为客户的数目多时,每家客户都有其产品需求,并且有彼此竞争的压力,这种情形很容易促成市场信息快速流通,并增加创新点子。相反,若市场只被一两家大客户垄断,那么供应商虽然有好看、量大的订单数字,但却缺少创新的动力。

同样,有限而强大的客户使买卖双方的谈判空间缩小,进入市场的门户封闭。产业的脉络、投资风险与进入障碍的降低,还是要靠众多客户之间的竞争。

母国市场的需求成长 在竞争优势中,国内市场需求的成长率和市场需求的规模,是一体的两面。产业的投资率可以反映出市场规模的成长。快速的内需成长,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勇敢而果断地引进科技、更新设备,并兴建更大型、更有效率的厂房。39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市场成长趋缓,企业的扩张也会趋于保守,并担心引进新技术会造成现有设备、人力的闲置。不过,当产业科技发生重大改革、企业需要更强的信心才能投资新产品或新设备时,快速的内需成长更凸显其重要性。

我们可以看看意大利五金工业的例子。比起其他欧洲国家,意大利的五金工业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发展。但是在短短10年间,却已经成为欧洲五金产品出口大国。原因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五金产品的需求蓬勃。五金市场的快速成长率使企业纷纷投资大规模、自动化的工厂,生产个人用小型五金制品,再贴上公司的标签,走进国际市场,建立品牌的营销网络。另一方面,欧洲其他国家的五金企业却受制于既有设备及稳定的内需市场,对扩张持保留态度,不愿彻底改善整体生产方式。此外,意大利企业的成功也是因为根据本国消费者的偏好,生产低价位但精致的小型五金用品—这个产业环节向来被其他国家的竞争者所忽略,意大利才能乘隙而入。因此,在思考产业竞争力时,内需成长必须和需求的组成内容同时考虑,才能呈现竞争优势的意义。

日本是另一个因强势的国内需求而带动其余很多产业发展的例子。比起美国和其他原本领先的欧洲国家,日本的钢铁、轮船、叉车等产业能够后来居上,都是因为经过了快速的国内市场成长期。当日本企业在急速成长期大量投资最新自动化设备时,西方的企业却满足于已饱和的内需市场和既有的设备,而缺乏汰旧换新、更上一层楼的意愿。

国内市场的预期需求?本国市场最先对某项产品或服务产生需求,会使本国企业比外国竞争对手更早行动,发展该项产业,进而产生满足其他国家客户需求的能力。40及早发现需求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可以因此抢先建立大量生产设备并累积经验。此外,本地客户对产品需求的形态改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变数,因为这种改变会促使企业成长,产生竞争能力,一旦产业环节逐渐明朗、投资直接进入后,竞争优势便开始建立。然而,要再一次提醒的是,就竞争优势而言,国内市场的素质绝对比规模重要。因为国内市场的产品价值必须能转换成国际上的需求,先发现需求的效果才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美国国防预算正是分析国内市场先后需求与产业竞争力关系的例子。美国许多先进产品的第一个市场经常与国防用途有关,美国举世无双的庞大国防预算也是美国企业的一大优势。但是国防需求成为产业竞争优势的前提是,它必须能呼应往后美国和海外的民间需求,企业的投资和技术能力才能转换成民间的实际用途。以喷气机为例,波音公司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民航机的盟主,与美国空军采购它第一架喷气运输机有关,后来民用707运输机就是同一形式的飞机。波音747的情况也是一样,它原本是依军事用途设计,但在大型军用运输机竞标时,却败给洛克希德公司的C5A。所幸后来波音747转为民用客机,依然大有收获。

然而,并非所有产业都像美国航空业这么幸运。以电脑控制机床为例,美国军方和民间的需求差距很大,企业能转换利用的经验就有限。反观日本,由于企业与政府技术没有这种差距问题,因此双方集中力量发展一般用途的电脑数控机床,很快就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先者。

对美国企业而言,国防需求究竟是一种动力或是阻碍,还是必须归结到“需求内容和技术性质能否转换成商业用途”的问题。在这方面,每个产业的情况并不相同。依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军事需求和商业需求的相似与重叠处正在逐渐减少。

国内市场提前饱和?与国内市场的预期需求同样重要的是,国内市场可能会提前或突然饱和。母国市场的预期需求虽然给企业提早行动的机会,不过它的提前饱和则迫使企业继续创新和升级。一个饱和的国内市场会带给企业高度的压力,迫使它们降低售价、创新产品造型、加强产品功能,并在推出新一代产品时,增加更多客户购买的诱因。市场饱和强化了竞争的冲突,强迫价格更为合理,并淘汰最差的企业。能够存活的本地企业通常不多,但是它们的体质较强,创新能力也较佳。

国内市场饱和所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企业将被迫从本土走向国际市场,以维持成长或消化丰沛的生产能力。在本书的研究中,无数产业都是在本国市场饱和后才开始国际化的。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其他国家或多或少也都有相同的经验。例如,意大利的建筑业者能成为国际上成功的竞争者,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国内的建筑市场突然饱和的刺激有关。41

如果国内市场饱和、国外市场需求展开的时间能正好衔接,产业的竞争优势便格外显著。因为这种形式会带给本地企业强烈的出口动机,而同时间的外国竞争对手却无力因应自身的市场变化。许多产业的盟主就是利用这种时机奠定了领导基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并成为世界盟主的美国建筑业就是个绝佳的范例。大战期间,美国建筑业因军需计划而大量扩充设备。战后的美国本土基础设施完好如初,而其他国家却是在瓦砾中亟待重建,再加上马歇尔计划,美国建筑企业几乎是在没有敌手的情况下大肆向海外扩张。到了7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回升,由于美国电子产业反应迟缓,蓄势待发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因此获得突破的契机。当时,美国企业将注意力放在传统的二极管技术上,日本企业则斥巨资发展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终于取得领先的地位。

消费电子产品是另一个范例。日本消费者对质量、功能特别挑剔,而喜欢的产品形式又差不多,造成日本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饱和快,因此日本企业一方面必须更努力开发新一代产品,现有跟不上潮流的产品则刚好可以输往需求晚一步的海外市场,旧货新卖。日本业者善用快速饱和的国内市场与轻薄小巧、多功能的新产品,轻易地在海外市场淘汰外国对手。

如同预期需求的市场,提前饱和的市场能帮助企业产生竞争力的前提是,市场需求的各要素必须能引导企业生产符合国际需求的产品。

开拓海外商机

内需市场的特征是国家优势的根源,而市场的大小、开拓模式则会借助投资、时机和进取心来强化这种依附在内需市场下的优势。不过,还有一种形态的国内市场也对竞争优势有帮助,就是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可以自然而然地将该国产品和服务推往海外。

机动性高的跨国型本地客户?假如某国的客户是跨国企业,机动性高,该地的供应商会因此受益,因为这类客户身兼本地客户及海外客户,只要能巩固这一类型的客户群,就相当于在国外市场中打下基础,获得忠实的顾客。更重要的是,通过跨国企业客户的协助,本地企业可以在风险降低的情况下打造海外知名度。这种关系可以从美国旅馆业、租车业、信用卡公司与旅游产业共同获利中看到,快餐业的情形也相同。

另一种说法也可以解释跨国型客户所带来的附加好处。历史悠久的跨国企业通常倾向将重要的采购、服务活动放在母国,因为母国具有容易联系沟通、风险少、方便掌握上游产业效率等条件。这种倾向就为上游产业提供了提前发展海外市场的动力。

挖土机产业是个很好的例子。美国的卡特彼勒机械走向国际化,缘于美国在建筑、矿产和伐木等产业拥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同样,生产大马力发动机的康明斯发动机,因为有美国石油钻探、矿产、建筑等产业的提携而在国际市场崛起。美国的汽车零件业随汽车工业打进加拿大、欧洲等地区的市场,而近年来,日本的汽车零件业也随日本汽车的出口而国际化。

国外需求的影响?另一个利用国内需求来带动国际需求的方法,是将国内需求转移到外国客户身上。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利用外国客户前来培训观摩的机会。培训过程中,外国学员接受了本地的产品和价值标准,回国后通常会引介并继续使用相同的产品或价值标准,因此产生推广效果。美国代训外国医生就达成了这种效应,因为美国企业提供医疗代训所需的器材设备,往往就随着这些外国医生不断扩张它们的国际版图。

这种示范效益也反映在竞争激烈但价值标准相同的科技社群中。科技研发的领先国家通常是其他国家科学界竞相超越的目标,领先国家在研发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程序,往往随着论文在期刊上发表,或在科学家的讨论中向国际科技社群传播。显微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蔡司等德国企业能在国际上称雄,部分原因是它和世界一流的德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当世界一流的产业中出现旗鼓相当的竞争局面时,外国竞争者也会引进相同的设备和流程,以跟上竞争步调。

以示范效果协助本国产品出口的途径还有很多,像通过移民潮带动国外市场对母国特定产品的认识与需求;发展旅游事业,使外国游客亲身前来体验本国的产品风貌。不过,这些示范效果的前提是,本国需求必须更先进、更精致,否则不会形成预期中的竞争优势。

此外,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盟或历史渊源也会使本地的需求跨疆越界。这种效应会深入被影响国家的立法制度、生产或技术标准,以及消费偏好。英国产业的竞争力,绝大部分源自它在1800年到1950年间经营殖民地的成功。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结盟或经济援助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像日本和意大利就善于运用海外援助来带动企业在国外的生产和服务。不过,一个国家如果过于依赖外商,将降低改进和创新的压力,不利于培养自己的竞争优势。

需求条件的交互作用

至此,我们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市场的各种条件可以彼此相互强化,并在产业的各个演化阶段中,发挥其特有的重要性。电视机产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见“电视机产业的内需市场”)。

国内市场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为企业提供发展、持续投资与创新的动力,并在日趋复杂的产业环节中建立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挑剔型的当地客户、可以带动其他国家的需求、快速成长的市场以及提前饱和的市场等,都会促使企业提升竞争力。

比起从市场规模而来的短暂优势,由上述条件产生的竞争优势更具决定性、更能长久延续。这些条件当中,有些可以帮助产业在一开始建立优势,有些则帮助产业强化或保持既有的竞争力。

钻石结构的其他关键要素也会影响到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比如说,缺少强而有力的国内竞争对手时,不论内需市场再大,市场成长速度再快,企业仍可能产生自满心态而不肯加紧投资。若少了相关产业的支持,企业又可能无力回应国内市场客户的需求。钻石体系内的力量是整个系统互动而生的力量,各关键要素无法单独发挥其影响力。

电视机产业的内需市场

电视机产业的例子足以说明:一个产业的市场需求条件是前后关联而又相互强化的。与率先发明电视机的美国相比,日本的电视机工业发展较迟,而且由于当时日本的国民收入不高、居住空间狭小等因素影响,所以一开始就朝体积轻薄小巧、可携带,甚至使用后可以收起来的机型发展。这种走向截然不同于美国市场的偏好,美国企业受市场影响,致力设计大体积、大显像管,甚至造型如家具的电视机。因此,日本电视企业宁愿付大尺寸显像管的专利费,甚至必须向美国购买大型显像管,也仍将研发主力放在美国电视机企业所忽略的轻薄型电视上。

随着电视机从客厅摆设品变成生活必需品,轻薄短小的机型逐渐广受世界欢迎,加上前面提到的,日本消费者在选购消费电子产品时的丰富信息与挑剔态度、日本市场容易提前饱和,迫使日本企业一再在产品质量、造型、价格等方面更认真地下工夫。

因此,当美国电视机企业还沉迷于该国市场的利润时,日本企业已经在国内市场饱和的压力下,努力降价、开拓海外市场,进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全球的电视机产业王国。日本电视机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在产品与众不同的特色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823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客户细分的四大因素 《国家竞争优势(上)》 第三章 钻石体系的四大要素 细分资源》为网友魅不可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