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资本热背后:民用市场躁动



   “2005年以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LED是什么,现在连收破烂的都想加一只脚掺和进来。”广州光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檀煜开玩笑式地说道。

  他的话并非完全是开玩笑,近两年,资本汹涌澎湃地进入到了这个象征着未来的朝阳产业,投身LED照明行业,杀入广阔的蓝海,这俨然成为了一个新的方向。

  政策的利好,市场前景的广阔,吸引着大批创业者进入。从去年开始,一大批LED照明企业徘徊于资本市场大门之外,今年,这种现象更盛。然而,似乎LED行业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光鲜。

  有业内消息称,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一批LED照明企业开始死亡,有业内人士称,这是LED产业的阵痛。有人玩转于资本市场,有人在应对破产危机,LED产业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

  倒闭潮显现

  来到光为照明,周檀煜便谈起了他的理想。“光为就是想做中国的LED一线品牌。光为的路就是LED之路,所以名字也叫LEDWAY。”

  周檀煜涉足LED始于一个偶然的契机,经管类专业出身的他在北大结识了美国普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顶级LED技术专家董翊教授,受董教授的引导,周檀煜看准了LED照明的巨大市场前景。2007年,周檀煜一手创立了光为照明,两年后,光为照明与具有20年发展历史的LED上游企业美国普瑞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普瑞获得芯片供应。2010年,光为照明搬入广州天安节能科技园,建立起先进的封装基地,至此,光为照明驶进发展的快车道。

  “公司目前的规模一年可以做十几个亿,加上灯具,可以做到20个亿。”短短五年之间,光为已经成为一家较为成熟的中游企业。

  但也就在这两年间,周檀煜明显地感觉到市场的变化。“行业秩序比较乱,投机现象比较严重。”周檀煜向记者提到,自己以前是不抽烟的,现在压力比以前更大了,竞争非常激烈。

  “很多人抱着凑热闹的心理,听说这行挺好做,就狂热盲目地加入进来,半路出家的有,转行跨界的也有,准备根本不充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第一票,第一年能赚多少钱,把做LED当成短期行为,存在过重的投机心理。”周檀煜还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去年年底珠三角出现倒闭潮,所谓的倒闭,很多并不是真正的倒闭,而是把公司做坏了,就直接把厂关了,再成立一个新的公司,换汤不换药。

  “行业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最终可能导致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除了LED,周檀煜还经营其他多种行业,肇庆的西江船务就是其中一家发展良好的公司。但周檀煜最看好的还是LED照明行业:“我做LED绝不转行,死也要死在这条路上。LED本身就是一场灯的革命。你没有革命精神,是干不成这场革命的。”

  与周檀煜所谓的“狂热”不同,LED这个新兴行业时下持续发酵的一股热浪似乎更值得深思。

  市场空间在哪儿?

  去年年底,国家发布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和进口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LED资本热背后:民用市场躁动
  2012年5月7日,科技部发布《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提出,“十二五”白光LED产业化光效达到(150-2001m/W),成本降低至1/5,芯片国产化率达80%。到2015年,国内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形成20-30家龙头企业。

  5月16日,国务院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2亿元用于支持节能灯和LED照明灯具的推广。

  白炽灯的退出为LED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政府持续加大力度补贴,而5000亿元的大蛋糕更为LED企业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各路资本纷纷杀入愈发狂热的LED产业。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来共有8家LED企业成功上市,其中6家登陆创业板,比去年全年成功上市的7家数量还多。仅仅在3月份,就有利亚德、茂硕电源、聚飞光电、长方照明、远方光电等5家企业相继登陆资本市场。此外,一季度以来过会未上市的企业有南大光电、艾比森、金莱特电器、扬杰电子等4家。截至6月15日证监会公布的共计574家IPO申请在审企业名单中,近10家LED相关企业正在排队等候上市。而在2010年以前,将近20年的时间里,国内LED上市公司数量仅有近20家。

  高工LED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资本决定产业格局,当前国内LED企业普遍是中小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同行的厮杀,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融资手段,只能消失或被边缘化。”对于上市潮带来的结果,在张小飞看来,“上市企业是最有可能存活的企业,将通过兼并或逼死弱小的企业,从而减少企业数量。”

  当下,与LED行业投资过热的“盛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行业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站稳脚跟,成功分得一杯羹。据数据统计,去年年底,仅深圳倒闭的LED企业就达80多家,佛山有将近一成的企业倒闭,东莞、中山等地LED照明厂家同样“死伤惨重”。

  广州国际照明展创办人、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院长潘文波向时代周报记者谈道:“今年广州国际照明展参展面积比去年扩大了10%,达到22万平方米的历史新高,但企业数比去年减少了10%,由2900家减为2600家,显示了企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行业洗牌正在开始。”

  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峰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现在相对来说算是LED行业的低潮,但比起去年商机相对好一些。”而事实上,LED照明在道路照明和商业照明领域的应用,早已广为人知。但更为诱人的民用市场的开启,今年才真正迈出步伐。因此,在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开启民用化市场,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点。

  LED民用市场困境

  张小飞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前LED照明的渗透率数量上在3%左右,在产值上超过10%,总体市渗率不高。

  2011年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LED行业激增15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共募多少资金,用到什么地方,对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时代周报记者对上半年上市的企业进行统计发现,8家企业一共募得46.52亿元人民币,而绝大部分都用在产能扩建项目和产业链延伸上。与国内LED企业扩产和产业链延伸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同的是,国际大企业不断通过收购、兼并、扩建、内部整合等手段加速LED照明产业布局。资本狂热背后,暴露了对核心技术研发的缺失。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人士向记者坦言:“我们公司不做芯片,那需要的资金太大了。芯片根本玩不起。”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与市场部副总经理周远存认为:“做芯片不如买芯片,基于这种想法,国内很多企业永远只能帮外国人打洋工。”

  周远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个灯具的主要成本是芯片,占到价格的60%左右。目前中国大部分LED照明产品的芯片主要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购进,高性能芯片几乎只掌握在丰田合成、科瑞、飞利浦、西铁城等几家企业手里。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韦莉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在她看来,当前上游芯片产能过剩,企业在这块加大研发投入,在技术成熟、价格下走的情况下,风险比较大,利润空间也在缩小。所以购买外国芯片很正常。企业应该采用符合自己产品定位的芯片,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周远存看好芯片国产化的潜力:“芯片得向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向去发展。未来的国产芯片在光效上,功能上,并不比进口芯片差,同时它的价格更能满足中国的市场需求。未来三年内,我们的国产芯片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如果科技部提出的芯片国产化目标能够实现,LED照明灯有望大幅降价,取代40瓦白炽灯的LED灯泡价格在20-30元,一台路灯降幅能达到千元左右。”潘文波说,“国内LED民用市场将加速开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885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国产”的胜利:生长激素市场本土逼退外企

原文地址:“国产”的胜利:生长激素市场本土逼退外企作者:藏冰川来源:医药经济报臧冰川近日,安科生物副总经理盛海透露,此前有消息称,默克雪兰诺正在退出中国市场,目前供货只保证现有的患者,公司通过调研获得的市场数据证实了该消息较为确切

热帖:中国人太聪明了遗祸无穷?

热帖:中国人太聪明了 遗祸无穷?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无可否认,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总是流传着这个神话,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学人墨客从那些对所谓伟人英雄的膜拜顶礼中,从纷繁杂陈的世象纷纭里,总是试图找到中国人“聪明”

声明:《LED资本热背后:民用市场躁动》为网友望川秋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