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 《资本的游戏》 第1章 资本运营入门 1.1 资本运营有两个大门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 《资本的游戏》 第1章 资本运营入门 1.1 资本运营有两个大门


     资本运营讲的是钱的运营,钱是企业的血液,它通过企业进行循环。如图1-1所示,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两个门,一个是投资之门,一个是融资之门。钱从投资之门进入企业,然后从融资之门退出企业,这一过程被称之为资本运营。

我们可以给资本运营下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义:资本运营就是资本和资产的交易。用资本换资产为投资,以资产换资本为融资。不过上述涉及的资产涵盖了诸多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各种形态的无形资产和预期资产,正是这些不同形态的表现形式,才使资本运营的概念显得如此深奥。

既然资本运营是一场交易,那么交易至少需要两种角色:运营资本者,被称为资本家;运营资产者,被称为企业家;人们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是因为很多企业家或资本家身兼两种角色。如果从商务模式的角度考察,两者赚钱的方式有本质区别。资本家主要是靠钱来赚钱,而企业家主要是用时间、精力、资源来赚钱。资本运营离开了两者的交易就无从谈起。你可以只当资本家,把钱存进银行吃利息,或者把钱交给投资基金获取分红,全靠资金理财赚钱;你也可以只做企业家,像传统的农场主、手工业者或当今的"知本家"一样,只用资源、经验和知识赚钱,完全靠经营利润滚动发展。如果这两类人的运行轨迹像平行线一样永不相交,资本运营便无从谈起。

图1-1 投资与融资殊途同归

从图1-1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一个细节,资金从投资之门进入的时候是一个小钱袋子,但是从融资之门退出的时候变成了一个大钱袋子。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资本运营的目的是为了让资本(或者资产)增值。

那么资本(或者资产)到底是通过哪一个门实现了它的增值呢,是投资之门还是融资之门?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很多企业家,他们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因为投资而实现了增值。但是我的观点刚好与他们的相反,我认为资本(或者资产)是在融资之门实现了它的增值。

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比如你用手里的钱买了房产,你用资金交换资产,这叫做投资。假设房子开始涨价,从每平方米1万元涨到了2万元,请问你赚钱了吗?答案是:没有。那只不过是个画饼充饥的数字游戏,房价今后有可能会跌落,甚至跌回你的资产原值以下。那么什么时候你才算真正把钱赚到手了呢?是把手中的房产卖掉,换回人民币的时候。形象地说就是你要找到下一位投资者,从他那里用房产换回资本,这个环节叫做融资。因此,你实际上不是在投资的环节上赚到了钱,而是在融资的环节上赚到了钱。这就是马克思说的资本实现价值的"惊险一跳"。这惊险一跳在哪里完成的?答案是:在融资之门。因此,在资金的运动过程中,最精彩的一幕不是资金进入之时,而恰恰是在资金的增值退出之刻。资本运营中融资所需要的智慧要高于投资,就像产品运营中销售所需要的技能高于采购一样。

学习资本运营,懂得这个道理太重要了。中国有很多企业家,正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而被资产活活撑死了。我国的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都是被撑死的,而民营企业中也有一半是被撑死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只学会了投资没有学会融资。投资是当爷,融资要当孙子,他们只想当爷不想当孙子,最后的结局如同狗熊掰棒子,投资了一大堆资产,塞了一嘴的棒子,吞不下去,吐不出来,最后活活被噎死了。

在2009年春天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沿海一带出现了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潮。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倒闭的消息甚至上了门户网站的头条,震惊了全国。也许人们会想当然地以为,以前咱们可以从美国人那里拿到100份订单,现在金融危机只能拿到50份了,岂不是有一半企业要被美国人饿死?可是你若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结论却让人哭笑不得,有很多企业倒闭的死因与全球金融危机一点关系都没有,它们是被自己的资产给撑死的。这些企业的老板们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他们把正常生产运营的资金抽出来去投资:买矿、圈地、炒房。当然,如果他们能在学会投资之前首先学会融资,在资金进入之前预设好退路,无疑可以赚到比加工制造业多得多的钱。可问题是他们只学会了投资,没有学会融资,钱进入了,但是卡在资产中退不出来,以致把正常生产的资金链给绷断了,最后企业倒闭。2011年发生在温州的债务链危机中,那些倒闭的企业也几乎都是被撑死的,潜逃的老板们犯的错误和2009年同出一辙,而且变本加厉(高利贷)。

总之,要想使资本运营保持活力,投资和融资这两手你都要学会。若你的资金只有进入之门没有退出之门,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投资失败的资本家,最后必将被资产活活噎死。如果你的资金只有退出之门而没有进入之门,只能说明你是个破落的企业家,孙卖爷田吃老本,最终免不了倾家荡产。

有一次在给清华EMBA的学员讲课时,我把资本运营比作一座知识的殿堂。我告诉学员,有两个门可以进入这座迷宫,一个门是投资之门,另一个门是融资之门。学员问我,从这两个门走进去有什么不同。我说结果没什么不同,无论你从哪个门进入,学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最终殊途同归。不同之处在于进入的感受,从投资之门进入,会觉得学问越做越深,从融资之门进入,会觉得学问越做越浅。

为什么呢?涉入资本运营的投资者并非都是我们印象中的大款,他们中间用自己的钱去投资的人只是少数创业者和天使投资者,而大部分具有规模的投资者都是替别人管钱的人,例如银行家、基金经理、信托投资公司总裁等。这些人手中支配的巨额资金都是别人的钱,有些甚至来自千家万户的普通百姓。他们只有把投资这门学问描述得难上加难,才能让大部分人知难而退,最后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交给他们这些专家去打理。难怪MBA的教科书中最难的一门就是投资学,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数量模型、公式公理、图表矩阵、坐标曲线,不把人绕懵了决不罢休。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说法,这种现象就是寻租行为。

融资者大多都是企业家,他们需要让别人掏出钱来交给他们使用。但是没有任何投资者会稀里糊涂地把钱扔进一个他完全搞不懂的项目,去玩一个他完全搞不明白的游戏。为了获得资金,无论项目多么复杂,过程多么曲折,他们都必须把故事说得浅显易懂,让普通人都听得明白。要知道,投资者并非个个都是专家,即使是专家也不可能是各行各业的通才。不让他们听明白,他们怎么会掏钱出来交给你用?这就逼得你必须把学问越做越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立场决定方法,屁股指挥脑袋。

我笑着问学员,他们愿意从哪个门进入?是愿意跟着我从投资之门进入,把学问越做越深呢?还是愿意跟着我从融资之门进入,把学问越做越浅?大部分的学员都说,愿意从融资之门进入。我理解他们,毕竟人都喜欢走捷径,既然有简单的途径,他们何必要自选复杂呢?况且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是企业家,对融资的渴望远远大于投资意愿。然而,只有一个学员站起来说:他愿意从投资之门进入,从融资之门出来。我当即给他的回答打了100分。这正是我期待的回答:深入浅出。

在后面的章节中,就让我们开始一个深入浅出、殊途同归的旅程。也许我们会一会儿涉入投资的领域,一会儿又转到融资的领域。希望读者不要被这种跳跃式的思维绕昏了头脑,投资和融资实际上是同一个交易行为,这只不过是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而已,你站在买方的立场上看就是投资,站到卖方的立场上看就是融资。不过有一点我可以保证,读懂这本书,无需很高的学历,初中毕业足矣。即使文字不理解,至少看图也能明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908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 《资本的游戏》 第1章 资本运营入门 1.1 资本运营有两个大门》为网友青花悬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