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新思维新方略 园区企业关系新思维



     缪雷手上有不止一家的科技企业,他也在国内多家软件园开过公司。

  他的企业在软件园里过着最普通的向园区租房子办公的日子,有时候园区临时起意兴许会借个由头给些补助,然而这并不是常事。如果不是在杭州东部软件园遇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他也许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时间倒回至2001年,在杭州市文三路信息一条街,有一个近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软件园成立了,不久之后,朋友的介绍让缪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他的创业团队搬进了这个企业化运作的新园区。

  让缪雷感到意外的是,与政府运营的园区不同,这里的管理者帮助企业找资源找政策,竭尽全力,帮助企业成长。不仅如此,园区成立的创业俱乐部让企业间加深了解,增强了产业链协同效应,这让缪雷在园区里能找到合作伙伴与客户。

  缪雷先后有三家企业落户东部软件园,除了一家被收购外,缪雷手上还有两家企业一直在东部软件园里。

  企业型园区

  这家园区的不同之处还得从它的创办说起。

  时间退回到12年前,那时的宋小春作为工作组负责人来到中国磁记录设备公司。作为原电子工业部的下属企业,随着CD、MP3的出现,中国磁记录设备公司生产的产品不再占有市场优势,面对厂里千余号的员工,生存还是灭亡,宋小春必须给他们一个交代。

  身为“一把手”的宋小春看到了当时经济结构的变革,让自己的企业转换个身份,成为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的孵化园,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身。

  这在创业园区几乎都来自政府扶持创办的杭州,从一家国企变为孵化园是条没人走过的路,宋小春的决定看起来有些冒险。身边的人甚至觉得他是疯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带着原公司的管理层到美国、新加坡及中国台湾的新竹等园区进行考察,后来由于看到当时有关文件中提到的“大力发展软件市场”这一信息,他最终决定要创办一个以软件行业为主导的创业园区——杭州东部软件园。

  在要与官办园区进行不平等竞争和尚无先例可以效仿的前提下,像东部软件园这种纯粹企业化运作的园区“被逼成了服务专家”。他们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生存的空间——走向综合服务方案提供商,既包含星级物业服务,又包含高层次专业增值的“双栖概念”。

  “一些由政府运作的园区,他们的管理者拿的是政府的财政工资,园区经营的好坏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收入,所以他们有时对园区的经营并不上心。而我们是企业办园区,我们的收入完全取决于园区的收益,这就迫使我们有一种紧迫感,与园区发展休戚与共。”宋小春介绍说,园区企业化运作的好处主要在于机制更为灵活,他们可以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动来对其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并引进民间资本盘活园区。

  东部软件园的管理者深知,他们是在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而不是做房地产商,“想做好园区就别把自己当成房东、地主,只管向入驻企业收房租并不能孵出好的企业。”宋小春表示,软件园好比一个厨房,各种信息就像是厨房里的油、盐、酱、醋,我们的服务就是要根据企业的不同需要,配置油、盐、酱、醋。通过把各种信息元素组合起来,提供给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垄断的服务肯定不好,只有服务的人和被服务的人存在利益共同体,才能服务好。”宋小春说。

  人性服务

  2001年,宋小春带大家正式转型,在经营园区方面没有经验的他通过多方考察发现,要想用企业化运作的方式经营园区,就不能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办公地点,还要把园区当作一种高端的服务业来做。不仅要提供一条龙的周到服务,还必须帮助企业沟通政府关系,为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市场开发。为了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园区员工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比企业更懂行业才能服务到家。

  东部软件园在这样的策略下飞速进步,每年在年终之外更重视年中。不停总结,时时规划,把一年当两年来发展是宋小春定下的任务。“不要把我们看成是一个政府的附属物或者一个公共服务机构,我们的名称是‘东部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市场服务机构,也是个品牌。”转型绝非一日之功,员工们也面临着挑战。中磁的老员工几乎全部跟随他的脚步成为园区的员工,从制造行业的国企员工转变为服务行业的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本就有些不适应,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让有些员工感到力不从心。

  宋小春认为,从北京的中关村到大连软件园,还包括印度的班加罗尔等,每个区域要有自己招牌性质的软件园区,企业在这样的特殊小环境中会更有活力,而软件园背后实际上是创新在支撑。而服务创新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人”。

  为了鼓励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加快转型步伐,东部软件园区拿出10%的股份给经营团队,希望能够以股份化改革形成产权多元化,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发动机”,让大家一起陪伴东软成长。

  真正的服务需要在更多地方下功夫,宋小春希望他们能够做到人性化与精细化,在“孵化器”、“加速器”、“倍增器”之外,想到大家真正的需求。东部软件园建立了创新服务体系,物业服务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在此之后是科技类公司需要的科创服务,到发展一定阶段后往往会遇到瓶颈时的人力资源服务,资金压力之后的投融资服务,再到公司壮大后面临的国际化服务等。

  在他的努力下,一些企业宁愿放弃其他园区甚至是免费的房租优惠政策还是落户在东部软件园,看中的就是这里的服务。

  企业进来了,怎么扶植企业?东部软件园当初定下的宗旨是:企业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企业怎么方便,他们就怎么服务。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服务,缪雷把自己在杭州的企业都安家在这里。而作为东部软件园的新兵,杭州锋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程章最大的感触是,进了园区,自己接项目时不会再有后顾之忧。

  跟所有的创业企业一样,林程章在承接项目时总会先考量下自己有多大实力、多少资源,能不能如期交付项目。但是,经过这些考量之后能接的项目就会减少很多。

  那一次,宋小春的话让他抛却了这些,开始大胆接单。

  “小林啊,有好项目您尽管接下来,园区里各式各类的合作伙伴都有,分一分就分下去了。”东部软件园不仅为企业提供人性服务,还为企业间建立了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平台,这对创业企业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四年前,田宁单枪匹马开辟了自己的新战场——浙江大学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入驻东部软件园二次创业。八年过去了,浙大盘石已经成为国内网络营销领域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经历了爆发式发展。办公场所紧缺是浙大盘石总裁田宁目前最头疼的问题。软件园就想方设法,“连自己的办公室都让给盘石用”。

  11年前,在高新区科创中心的引荐下,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进驻园区的时候,企业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还谈不上规模,“我们是在园区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公司总经理李建说,“‘东软’对我们企业很信任,想方设法为企业品牌做宣传,寻找合作机会。”

  如今的中正生物拥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技术达100多项,拥有了核心技术、专利的中正生物销售业绩也随之快速增长,每年销售额翻两番。

  宋小春提出的“价值型园区”理念,一切为企业服务为出发点。他说,“初创型企业,适于进行科技孵化;成长型企业,需要引进投资;发展型企业,亟需实现产业化,我们循着企业的发展规律,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服务,最终做到企业集聚、产业发展、效益倍增。”

  园区的生意价值理念

  在集聚效应下,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更容易在成长中得到助力,创业园区理应有集聚产业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宋小春在一番考察之后,明确了东部软件园的六大产业平台:无线传感网、位置信息、服务外包、电子通讯、IC设计、电子商务。

  对东部软件园的管理层来说,看到了园区企业创始人的创始经历和整个公司的运作情况,最大的感受是,初创企业在产品、人力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往往没那么致命,可怕的是资金链断裂,而此时公司的价值很难完全体现,并不能指望着风险投资雪中送炭。

  宋小春希望开设自己的投资公司,以合作与投资的形式为这些企业救急。“千万元级别投资我们做不到,但是会做百万元级别。和那些著名投资机构来比较,我们的金额少,在眼界方面也没有那么开阔。”东部科技投资公司总经理陆华告诉记者:“但我们会把目光聚焦在中小初创型企业的成长上,在他们最弱小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帮助。”

  而这也是东部软件园在“价值型园区”之后向“资本型园区”迈进的重要一步。

 企业发展新思维新方略 园区企业关系新思维
  理解与尊重初创型企业成为东部软件园领导与员工的共同认识,常常会设身处地地为企业着急。“创业初期异常艰辛,创始人面临很大的压力,他们的技术本身就是新技术,要获得政府、市场的认可,研发又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这么多的员工负责,万一碰到问题我们会跟他一起着急,钱在、人在、心在,绑在一起了就变成一个生命体了。”

  “我们有一个优势,就是能够近距离观察这些初创的科技型企业,从老总的创业经历、朋友圈、管理水平,包括他整个公司的运作情况我们都看得很清楚,知道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我们对这些企业的甄别和了解比较深入。”宋小春总结说。

  杭州志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东部软件园投资的一家企业。其总经理姜程忠认为园区的投资对企业的品牌建设很有帮助,“园区与杭州市政府的关系很好,园区的一些资源也会优先服务于自己投资的企业,这对我们的发展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园区对企业的宣传也有很大帮助。”

  经过11年的运作,东部软件园的管理模式已日趋成熟,并得到了国际国内的认可。“现在我们的管理模式已经开始了‘品牌’输出。”宋小春介绍说,杭州的多个软件园曾相继来东部软件园取经,宋小春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输出了品牌、管理和服务经验。

  众所周知,硅谷成功的因素有三条,一是市场环境;二是创新文化和激励精神;三是风险资本的价值创造和投融资机制。东部软件园跳出了国内大多数园区靠地产和物业增值的怪圈,正以“中国式硅谷”的模式向着价值型科技园区的方向稳步迈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9791.html

更多阅读

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是中国制造发展新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生态保护是中国制造发展新机遇  三中全会后,我们谈的不应该是中国制造的突围,而是中国制造的腾飞。  由三中全会的公报和三中全会的决定所开启的一个新的阶段,绘制了一个新

持续创新的七条法则 社会创新是企业未来持续发展新动力

     当今世界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错综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在经济发展之外,大量的社会需求迫切需要得到满足。越来越多大型企业,它们的业务遍布世界各地,已经突破了某一个国家的界限,它们不仅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在环境及

企业发展新思维新方略 园区企业关系新思维

     缪雷手上有不止一家的科技企业,他也在国内多家软件园开过公司。  他的企业在软件园里过着最普通的向园区租房子办公的日子,有时候园区临时起意兴许会借个由头给些补助,然而这并不是常事。如果不是在杭州东部软件园遇到了截

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巴西发展新能源产业 启示录1

 在历史上,巴西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然而,到2006年,巴西却实现了能源独立。这一巨大的转变要归功于其大力发展以生物燃料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的做法。如今,巴西在新能源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乙醇

声明:《企业发展新思维新方略 园区企业关系新思维》为网友淡淡芬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