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无锡江南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变形记”](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42509447379.jpeg)
对于劳务派遣,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劳务派遣公司承接业务中大量的派遣工种并非是本次修法中所涉及到的“三性工种”,即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那么,一旦修法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通过,则意味着这些劳务派遣公司最大块的业务将被摘除。 对此,劳动法专家梁智告诉记者,“虽然有三年前的预言,但劳务派遣时代何时终结不好说。” “在《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中,基于劳务派遣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不利因素,立法者本意是想从严约束劳务派遣行为,但是立法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利益博弈,对于劳务派遣的既得利益者来说,为劳务派遣争取到更宽松的法律空间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加上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企业的拥护和支持,《劳动合同法》最终虽然对劳务派遣进行了专章规定,但对具体问题则规定得宽泛而模糊。”一位曾参与《劳动合同法》起草的专家说。 《劳动合同法》实施四年后,劳务派遣渐渐成为争议焦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修法的时机已经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合同法》作为基础大法,其审议通过的机构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审议过程中,既得利益部门可以发挥自身的博弈力量。但《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则落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身上,既得利益部门施展空间有限,将更能体现立法者的本意。” 事实上,伴随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在海外进行投资将面临严苛的劳工法律,中国的劳务派遣规定正成为一个备受世界瞩目的“自由天堂”,一位国外的劳动法专家即告诉记者,“劳务派遣制度虽然诞生于海外,但中国却是个例外,在将劳务派遣本土化过程中发展到这种极致,从管理学上来说,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在该专家看来,“劳务派遣更适合那种暂时性的服务性工种,比如小时工等。中国国有企业、跨国企业等,这些公司大量引入劳务派遣工,迟早会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拖累。” 来自某政府部门的专家则告诉记者,“劳动关系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国家及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劳务派遣引发大量的劳动争议背后,意味着劳务派遣的从严规制已变得迫切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