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代数字娱乐大潮中,企业和用户都将接受洗礼,现有的市场格局很可能因此而重构。”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CTO、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很早就有预见,“互联娱乐”早已作为微软亚洲工程院的重要开发课题之一。 而如今,工程院正借助Windows Phone这个平台,把“互联娱乐”的精神贯彻于行动之中。5月份,一款基于Windows Phone平台开发的产品——衣食住行面市了。“这款应用本身是一个信息聚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微软提供给内容商拓展资讯传播的途径,同时微软再将自身的Bing搜索、Bing地图、Skydrive云存储等服务整合其中,将一个最终形态的信息聚合体呈现在用户面前。” 芮勇是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在工程院诸多课题组中,他称得上是独当多面的专家,“衣食住行”的开发也不例外。 “这是一个百里挑一的项目。”芮勇介绍,“衣食住行”项目是由三位组员历时4个月,从100多个应用中挑选出的惟一一个。如果对微软的“创业者们”赋予“激情”和“悟性”的个人赞誉,并不能代表他们成功的全部,其实,他们真正的杀手锏是团队作战的协作力。 黄昊文是“衣食住行”项目组的成员之一。熟悉产品开发的人都知道,团队中有三个重要角色,他们分别是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而黄昊文不仅担任了上述三种角色,他还兼顾了另外两个特殊角色——产品规划者和用户体验者。 “用最短的时间从确定方案到执行,对一个三人组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挑战。”为了节省时间,黄昊文和组员们玩起了“敏捷开发”,所谓“敏捷开发”就是把产品开发的时间分割成若干周期,每个周期都能及时对产品进行开发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对组员的要求很高,每个人都不仅仅是独当一面,角色互换的频率非常高。” 为了让产品紧扣用户的需求,黄昊文和团队成员还扮演了用户体验者的角色。“如果我们花很长时间做一个工作,做出的结果有可能会背离用户需求,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因为某些因素而坚持自己的判断,而这个判断可能是和用户需求背离的。”为此,黄昊文把工作计划做得非常细,细化到每一个工作最长分工不能超过两天。“最好是以半天为单位来划分。”

“你会发现就像搭积木一样,哪一块没有搭好,可以最快知道,并进行纠错。”黄昊文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对用户体验进行更正,也进而控制了项目的风险。不过,“敏捷开发”给黄昊文的团队带来的负担是,面对更多要修正的BUG。据统计,4个月的时间,黄昊文和他的团队一共修复了300多个BUG。 “项目团队就像一个家庭,都是一家人。”黄昊文一语道破了开发团队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彼此之间无缝的协作。“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地工作,即便受到挫折也毫无怨言地埋头工作。” 今天,在微软Marketplace上,“衣食住行”应用获得了较高的评分和评价,“不错”、“非常好”、“好东西”、“太好用了”、“好应用,要支持”……如此用户评论有很多。不过,用户也给“衣食住行”应用提了很多反馈和改进意见。“有人觉得,支持的‘貌似没有很多城市,希望改进’,有人建议,‘做得不错,信息再多点就好了’。”黄昊文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反馈,而接下来,“衣食住行”也会有版本更新。“目前正在测试1.1版本,用户体验会增加很多,加入了更方便用户使用的功能,界面做了调整,看起来更舒服一些。” 科技「进化」生活 寻找智慧引领的下一站 一款移动终端的应用可以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解决方案,一部智能手机可以具备传统PC强大的计算性能,一款应用软件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今天,任何一家企业都在洞察市场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在迎合这些变化的同时,企业自身也在发生变革,而在这场变革的背后,人们也切身感受到了生活正在被“进化”。 想要成为智慧的引领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今天,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等IT“热词”已经不仅仅是个噱头,它们正在成为企业的得力“助手”,帮助企业感知市场的变化并从容应对,最终实现智慧引领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