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 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内部保卫工作思考



    1.加强高校内部保卫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国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实践中,常常并存着安全保卫工作内容不断丰富、重要性不断增加,但安全保卫部门工作职能不断弱化、地位不断下降的矛盾状况。全面、深入理解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有效方法促进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作用的发挥,是切实保障高校教育事业顺利实施,提升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地位的必由之路。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 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内部保卫工作思考
  加强高校内部保卫工作是构建高校安全保障平台的重要举措。安全保卫工作是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职能是为学校方方面面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和安全服务。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协同努力和共同发展,在方方面面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出许多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要求。安全保卫工作要主动吸纳这些新的安全管理、安全服务职能和任务,做到学校发展到哪里,安全保障大平台就延伸到哪里。

  加强高校内部保卫工作可以更好服务高校中心工作。高校之为高校,在于其所承担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的履职水平和质量。安全保卫工作是始终从属、服务于“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这一工作中心的。安全保卫工作为学校这一工作中心提供的安全保障服务是否到位,便是衡量它安全保卫工作是否发挥它应有作用的主要指标。高校安全保卫部门领导对此要有清楚认识,这对于正确把握安全保卫工作在全校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协调好安全保卫工作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内部保卫工作是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首先,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本质上是一项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尽管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对象也包括校外人员、礼会公众等,但主体是高校师生员工。我国现行法律体制、公安管理体制等也决定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本质上是一项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其次,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要始终坚持“教育管理”的工作特性。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是知识创新的地方,是“给天才予空间”的地方,是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地方,这些特性决定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应具有浓重的教育管理色彩。某种意义上,高校安全管理手段甚至就是教育管理手段的延伸。

  2.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特点

  新的形势下,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影响高校稳定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进入新世纪,邪教组织、敌对组织、敌对势力推行“西化”“分化”的战略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猖狂,高校将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阵地。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带来的机制转换,部分企业职工下岗分流,腐败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根除,加之近几年来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严峻,也会带来一些新的矛盾。

  校园周边环境更加复杂治安压力增大。近几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繁荣,在校园周边的各种市场大量增多,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社会人员来消费,另一方面也吸引着高校内部人员就近消费,加大了校内学生和社会各类人员的接触交往,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必然会反响在高校周边环境中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把作案的目光瞄准高校环境,进入校园作案,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选准校园人员高度聚集,影响面大作为作案的目标,对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保卫任务繁重。高校扩大招生办学规模,人员在不断地增加,校园配套建设在不断的扩大,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伴随着出现,保卫部门每年都在增加新的工作任务,保卫干部多年来都在投入全部力量应对繁重的安全防范工作。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由于受执法权和管辖权的限制,校园内一些刑事案件和校园周边治安事件的发生,使校园治安工作的管理模式已由原来的单一,逐步地走向复杂。保卫干部人员配置明显不足,有的保卫科人员老化,且缺少后续力量,保卫工作每年都在增添新的内容,常年以来高校保卫干部的工作都属于疲劳应付。

  高校后勤社会化、办学多样性增大保卫难度。高校为了应对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办学形式从单一化走向综合办学多样化,综合办学使各类生源走进了高校,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使社会各类人员进入了高校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并将长期存在,办学形式多样化和高校后勤社会化后由于各项管理工作跟不上,给高校治安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并加重了管理的难度。

  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新思路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必须要创新思路,以全新的视角、扎实的工作,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树立立体保卫观念,主动搞好服务。要切实转变观念、主动面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克服体制不顺所产生的影响,工作上必须立足于自己,不等、不靠,转变观念,主动面对工作。深入工作第一线,参与现场管理,充实安全防范力量,克服被动服务的思想观念,主动去了解、掌握基层一线的工作新动态,为正确处理问题提供帮助。必须打破纯粹治安工作的模式,建立以安全保卫为核心的综合服务新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庸者下、能者上”的优胜劣汰的上岗制度。明确责任,加强考核,把岗位责任制真正地落到实处,通过健全和完善奖惩机制,才能充分地调动和促进每一个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卫工作要注重实效、求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保卫工作全面发展。加强和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情况进行交流与沟通,在处理问题上,才能形成一个整体,达成共识,促进工作协调发展。

  加强教育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开展各项教育,抵御外部不良思想行为对校园内部带来的影响。工作中心必须立足于学校内部,在广大师生员工中积极开展《当前形势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自我安全保护常识》通过以上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才能抵御外部不良思想行为带来的影响。采取措施,预防预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防范校外事故的发生,防范校内事故的发生,防范校内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重点部门的安全,严格管理、防范校园内投毒事件的发生,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并要充分地利用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万无一失,防范不法分子进行破坏。

  加强队伍培训,打造维护校园稳定的铁拳。保卫部门必须结合校卫队自身的实际情况,管好校卫队,用好校卫队,使校卫队在日常工作中学法、懂法、守法、依法,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安全服务,并加强做好队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发挥好校卫队员的作用,努力做到:“招得来、管得好、留得住、用得上”。为搞好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保卫队伍,应对工作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保卫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保卫职能工作必须实行一体化,打破原有机械式的分工,,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保卫队伍,保卫干部工作分配上应注重合理化的搭配,根据人员特长和处理问题以及适应工作的能力,合理进行人才搭配,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立体防范体系,实现科技“创安”。要搞好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必须深入持久地抓好单位的综合治理工作,重点部位必须要安装监控报警器,要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立治安动态信息管理,只有这样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建立立体防范体系,实现科技“创安”,才能有效地搞好校圆的安全防范工作,使单位安全保卫工作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李朝可.高校保卫工作建设浅谈[J].中国科技信息,2011.03

  [2]张 杰.高校保卫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J].科技创新导报,2011.12

  [3]牛吉荣,于 曦.信息时代下的高校保卫工作探究[J].中国市场,2011.2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0232.html

更多阅读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益发展,随着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逐步形成……,面对这一切,教师必须重视调整和完善自身素质和能力结构以适应“通才”和“通识

声明:《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 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内部保卫工作思考》为网友三分钟放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