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EMBA十周年 “支撑企业成长的力量”论坛于2012年5月19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伟伦楼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300位清华EMBA校友、学子们和多家媒体精英济济一堂,共同关注清华EMBA的发展,探讨支撑企业成长的力量。
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主办,清华EMBA媒体同学会承办。学界、商界、媒体界等多方人士就企业的成长与学习、企业的成长与创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致开幕词,他提到:中国的EMBA绝对在世界上,在所有商学项目中是非常突出的,“E”是代表“essential”(精髓的)、“excellent”(优秀的)、“extraordinary”(非凡的)。这是因为清华EMBA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层次高。中国的EMBA平均年龄层次远远高于国外的EMBA,学生的平均年龄是41岁,他们绝大多数在企业是高层管理人员,董事长、总经理或者是副总经理级别的企业管理者。 第二,规模大,国外EMBA一般是一两个班,一个班在60人左右。清华EMBA,一届一般在400人左右。比起国外EMBA,人数规模大很多。 第三,凝聚力强。钱颖一认为,这跟中国文化有关系,“首先学知识,这是一个方面,其实是发展人脉,因为中国是讲人情的地方,所以学生之间、校友之间的凝聚程度,远远超过国外的EMBA。 随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教授回顾了清华EMBA教育十周年走过的历程,介绍了清华EMBA的学生构成、师资遴选、核心课程设置、丰富校园生活、EMBA中心的优秀老师团队以及这十年来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所做的改革和提升。让在座的各位很快地对清华EMBA有了一个全面而感性的了解。 随后,05级校友、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主持了“企业的成长与学习”论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斌教授与02级校友、泰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代放,05级校友、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范夏夏, 08级校友、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盛发强进行了主题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迅速融入全球化大潮,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正在开始推进“走出去”战略,进军全球市场,进行国际化资源配置,从而全面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全球也在关注中国,推动公司的“中国战略”。 作为一个企业的带头人,必须有总揽全局的能力,而要拥有这样的能力,掌握全面的商学知识是很重要的。商学院的EMBA教授和国际化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学员前瞻性思维能力。只有高层主管掌握现代管理知识,整个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才会由上而下地全面推行。因为企业主要决策人掌握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后,他所带给企业的必将是更加科学的管理和更为高效的产出,正所谓“四两拨千斤”。 企业高管就读EMBA,能用极少的时间投入,获得巨大的知识提升。在学习过程中,脑力激荡闪耀出的点子,高手们交往创造的机会,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或是所避免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清华EMBA教育,从专业能力、经验、素质、知识系统、学习理念等等方面帮助学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第二环节的论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平教授主持,他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德林教授,04级校友、北京合康亿盛变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成,06级校友、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潘军,07级校友、深圳金信诺电缆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昌华,09级校友、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启毅共同探讨了“企业的成长与创新”。与会嘉宾认为,在愈加复杂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企业必须找到以小搏大的方法,它们必须在确保拥有未来的前提下,继续向未来投资。所以,创业家必须在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创造新的成长业务。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它们面临的挑战绝不仅仅是不断进行改善,或是将业务扩展到新市场,真正的挑战来自再创造,或者说是变革。仅仅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还不足以应对挑战,企业必须颠覆已有的模式,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地进行变革是大裂变时期唯一的生存之道,即便是在经济景气时期,随着竞争和行业整合的加剧,无所作为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虽然推行创新从来都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但今天的企业领袖在推行创新上所遭遇的困难却要多于以往。动荡的经济环境限制了预算增加,激烈的竞争也几乎不容企业犯错,缺乏耐心的股东也缩小了任何理智的管理人员承受风险的空间。面对这些挑战,追求成长的企业高管一方面需要将成本降至最低,同时还需要培育未来的成长业务,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在努力应对这些看上去彼此矛盾的挑战。 论坛中,对于未来EMBA的教育路径和经管学院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嘉宾及在场校友的最大关注。参与者共同的感受是,桃李满天下才是清华EMBA最骄傲的资本,也是清华EMBA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下一个十年,让我们共同经历,共同见证,共同期待清华EMBA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