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贸市场,菜农坐在地上回答汪洋的问题。随行人员两次叫菜农站起来回话,汪洋突然抓起一个大青椒,转身砸向那个工作人员: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 或许,这是一个楼市调控放松的信号。 5月7日,扬州市房管局网站公布购房奖励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政策遭到业界质疑,称买房补现金有救市嫌疑,但却没有被上级严厉叫停。5月8日下午,这个新政从网站取消,但下午5点,又被重新挂回网站。期间发生了什么?难道政策有变? 回头看,这才发觉,此前全国共有33个地方政府进行了楼市政策微调,有28个通过、5个被叫停,超八成地方新政获得通过或者被默许。 概括起来,有八招让地方新政过关。一“免”:免或减征购房契税或退税;二“调”:调整首套房贷利率,恢复基准利率;三“变”:改变普通住房价格标准;四“提”: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五“户”:重启购房入户政策;六“补”:补贴首次置业;七“放”:放松限购条件;八“绑”:土地松绑。 说起来,楼市的宏观调控确有计划经济的味道。决策层知道,公众也知道,调控是不得已而为之,此乃常识。实际上,中国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在不得已的状态下,都需要继续改革。 政治体制是一个需要改革的领域。5月14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通讯后,罕见地在第五版整版对这一议题进行论述,从六个方面论证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这组文章的署名是“郑志文”,“政治文”?这个署名很少出现,仅在2009年中共建党88周年时,刊发系列文章时使用过,文章呼吁年轻党员“跑好我们这一棒”。2012年2月,《人民日报》曾在“深化改革认识论”系列文章开篇之作《宁要微词,不要危机》中指出: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 然而改革一落到实际,就困难重重。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发表署名仲武冠的文章《我国官员财产申报之路还要走多远》指出:现阶段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工作主要存在三大困难,一是统计困难、二是折算困难、三是监控困难。因此,“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乐观估计,至少还需要10年。” 近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屡出言论,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共广东省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5月9日汪洋说:“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建设幸福广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5月10日,在小组讨论中汪洋说:“现在的环境,至少没有让人觉得我们比1992年前后、改革开放初期更好吧……燃烧岁月的激情越来越淡漠。” 此前的3月5日下午,在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有记者问乌坎事件。汪洋回答:我实事求是地说一句话,乌坎的民主选举没有任何创新。有媒体还报道过汪洋在重庆的一个细节:在重庆2006年遭遇特大旱灾时,汪洋到农贸市场视察,菜农坐在地上回答他的问题,随行人员两次叫菜农站起来回话,汪洋突然从菜农的箩筐里抓起一个大青椒,转身砸向那个工作人员。事后汪洋说:“今天我对有些工作人员不客气,干什么要群众站起来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 汪洋讲的是常识。确实,中国在许多方面都急需改革,有些还很落后。5月13日,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指出:至2008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约100年;美国是中国农业生产率的90多倍,日本和法国是100多倍,巴西都比中国高;如果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计算的话,2008年中国农业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差36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为美国的1%。 所有的这一切,不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不论是社会管理还是技术水平,中国都需不停步、向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