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空气能产业做了九年,200多家企业,总产值也不过40亿元上下,横向和燃气、电热水器行业众多的优秀大品牌相比,中国空气能热水器行业十分弱小。

正因为弱小和缺乏产业创新精神,部分空气能企业进入补贴名单后欣喜若狂,对暂时未入围的企业则大放厥词。 其实,对空气能产品的能效补贴,只是国家暂定的一种扶持政策,只暂定一年,这一年的补贴总额也不过十个亿,若摊到31个企业各自的销售头上,估计美的和格力两个大品牌就可拿走70%-80%,余下的残羹由20多家企业拼抢。 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徐源先生认为,此次节能补贴只是起一种政策促进作用,而不是真正的经济资助。入围与不入围的新能源企业都应该高度认清,中国空气能企业要做大市场,最终还要靠自己。节能补贴政策,不是企业的救命符。 博锋先生认为,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着全球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产业的发展、企业的做大做强最终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而不是由国家扶持政策所决定。国家政策只能起一定作用,但不能终身起作用。美国、日本、德国的工业强大,各个品牌竞争力也十分强大,无不和企业自主参与市场竞争有关。因此,中国空气能热水器要做大做强,最终的路径必走三条: 一是战略之路,空气能企业必须具备做大做强空气能产业的决心,具备做大自己企业的大战略、大愿景。积聚战略资源、构建战略组织、借助外脑力量。否则,仅有投机心理进入,最终是竹篮打水。 二是品牌之路,空气能产业目前社会的知名度还很低,不少企业在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如:同益、天舒、锦江、纽恩泰、欧特斯等,但放大到全国消费者层面,消费者对空气能的品牌认知度还偏低。否则,以锦江空气能之实力,就不可能在第一轮入标中落选,也不会让美的进入空气能产业仅三年,就后来居上夺到空气能行业销售冠军。 空气能企业要做大做强,最终要借助品牌的力量,和外脑品牌机构合力快速打造品牌。同益、纽恩泰、天舒都先后和上海极品策略品牌营销策划机构形成品牌营销战略合作,使企业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这就是借助外脑机构的作用。 三是技术创新之路,空气能热水器是一个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壮大除了品牌拉动社会公信力之外,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也至关重要。 中国空气能产业200多家企业,目前总体技术创新并不太强,产品仍以社会通用件拼装为主,同质化严重,所以空气能产业一直价格战不断。 空气能企业要真正走远,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同益、锦江一直注重产品的工业品质创新,在这个行业留下较好的口碑。纽恩泰2011年和上海极品策略品牌营销策划机构合作后,全力推行“紫晶”系列新产品。天舒空气能则在2012年主打科技先锋品牌,构建空气能五大最高标准科研体系,重磅推出的“云科技”系列空气能产品,成为2012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这些优秀企业和品牌,以自身的实践为行业做出了楷模。 中国空气能产业要做大做强,这三条路是绕不过去的。因此,与其拼命削尖脑袋吃国家政策,不如全心全意大力做市场。 世界上伟大卓越的企业,都是从市场竞争中诞生,而不是在政策襁褓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