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历史周期规律作用下,有一种命运叫兴替,有一种命运叫宿命,还有一种命运叫变通。是被历史“周期”了自己,还是自己“周期”了历史,都将决定自己的命运抉择。
![装甲门渠道 名酒“渠道门”](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452383005085.jpeg)
显然,白酒是抉择了后者。而且用了整整60年的历程,成功摆脱了历史周期律的“黑手”。如果说1950~1970年代白酒通过科技创新打造了发展基因,1980~1990年代通过产能扩张奠定下规模优势,那么2000年代至今,产业的战略升级则主要通过营销革命来完成。 几乎每一个关乎命运的重要阶段,白酒都能找到创新的法门。而且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白酒创新的立足点也从制造领域向市场渠道不断靠近。乃至到了2012年,白酒经历长达7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产能急剧扩张,而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几乎每一个名酒厂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以打造市场供应链为现实目的的渠道革命,而渠道的主体也因为产业的暗流涌动而悄然“换血”。 一切表象证明,在当下白酒发展的拐点,渠道的价值革命或将成为新的“周期门”。 在许多人看来,白酒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行业:2008年席卷全国的经济危机不仅未给行业带来多少影响,反而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白酒产业连年翻番。2011年全国众多行业增速下滑,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去年销售增长仅为2.45%,创13年来新低,与之对应的却是白酒行业41%的增长。白酒持续繁荣的景象,吸引了大量业外资本的纷纷涌入。 然而,在持续高增长之后,关于白酒的未来,如今业内外却有着不同的声音。持续看好者认为,白酒至少还要火3~5年。但更多观察者认为,在经历了持续的高增长之后, 白酒必然面临新的变革。经济学家郎咸平在白酒论坛上强调:“如此惊人的增长本身就是一个危机”。他甚至担忧:“白酒行业至少将有30%的产能过剩,也就是说每年产能下降1%将需要30年才能消化掉目前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产能过剩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不可回避的难题”。浙江商源集团执行副总裁钱雷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10年一个周期,上一次危机的发生正是2002年,2012年中国酒业必将出现新的拐点”。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中国营销泰斗——卢泰宏教授。 2012年,白酒行业会不会出现“大拐点”,从而引发新一轮变革?倘若如此,生产企业与经销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从年初开始,本刊便开始策划《中国名酒六十年·流通渠道价值思辨》高峰论坛,力邀行业专家、名酒产销企业巨擘,骨干经销企业代表展开巅峰对话、华山论剑,以期搭建一个行业思考平台,让更多业内人士交流互动集思广益。在中国白酒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无数案例早已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是行业的生存之根与发展之本,只有看得更远,才能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