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华尔街 epub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0版)》 第一部分 股票及其价值 第3章
随着集团企业幻梦的纷纷破灭,投资基金的经理们发现了另一个充满魔力的字眼──“业绩”。很显然,如果一家共同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比其竞争对手投资组合中的股票增值得更快,那么其基金份额就更容易出售。 的确,有些基金业绩优异──至少在短时间内表现很突出。弗雷德·卡尔(Fred Carr)领导的开创基金(Enterprise Fund)在竞争中广受关注,1967年斩获了117%的总回报率(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1968年又实现了44%的回报率。同期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的收益率则分别是25%和11%。优异的业绩为开创基金带来了大量新资金。大众觉得把赌注押在赛马骑师身上,而不是在赛马身上,才是时尚的做法。 开创基金的骑师们是如何施展身手的呢?他们在投资组合中集中持有充满活力的股票,这些股票可以道出娓娓动听的故事,而一旦发现更加动听的故事初露端倪,他们便迅速出手,调仓换股。这种投资策略一时间颇为奏效,引来其他很多基金纷纷效尤。很快,这些追随者就赢得了“摇摆舞基金”(go-go funds)的荣誉称号,基金经理也常常被称为“年轻的熟练枪手”。大众用来投资的钱纷纷流入风险最高的“业绩基金”手中。
于是,20世纪60年代末,业绩为王的投资理念风靡华尔街。由于眼前的业绩尤为重要(此时,投资服务机构已开始公布共同基金每月业绩排名),基金的最佳策略便是买入这样的股票:具有激动人心的概念,能讲出令人信服的好故事,市场现在就能领略到这些特点,而不是要等到很远的将来。因此,所谓的概念股便应运而生了。 但是,即便故事并非完全可信,只要基金经理确信人们将普遍认为其他人会普遍相信这个故事就成,仅此而已,无须别的条件。财经书籍作者马丁·迈耶(Martin Mayer),曾引用一位基金经理的话说:“既然我们先听到这个故事,我们便可以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有足够多的人也会听到,结果股价就会上涨,即使这个故事证明是子虚乌有,又有何妨。”很多华尔街人把这种做法视为一种好得无以复加的新投资策略,其实,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早在1936年就发现了它的所有奥妙。 看看柯迪斯W.雷德尔(Cortes W.Randell)的故事吧。此人抛出的概念是为开发年轻人市场而打造一家富有青春活力的公司。他是全美学生营销公司(National Student Marketing,NSM)的创始人、总裁和大股东。首先,他推销了一种自我形象──富有且成功。他拥有一架名为史努比的白色Learjet喷气式私人飞机,在纽约华尔道夫大厦(Waldorf Towers)有一套公寓,在弗吉尼亚州有一座带有模拟地牢的城堡,还有一只能睡12个人的游艇。为了强化自我形象,他还在办公室的房门上撑着一套昂贵的高尔夫球杆。看上去,只有在夜间当办公室清洁工沿着地毯清除一叠叠废纸时,这套球杆才会派上用场。雷德尔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与机构投资者的基金经理打交道,或者亲自走访他们,或者在Learjet私人飞机上给他们打空中电话,他按照南海泡沫时期发起人的传统兜售自己的全美学生营销这一概念。“巡回布道”是雷德尔真正与生俱来的得心应手的本领。华尔街从雷德尔处购来的概念便是单单一家公司就能专门做到满足年轻人的需要。就像20世纪60年代一般的集团企业所做的那样,全美学生营销公司早期的盈利增长是通过并购的途径获得的。不同之处在于雷德尔所并购的每一家公司都与大学适龄青年的市场或多或少都有些联系,比如海报、唱片、长袖运动衫、提供暑期工作的工商企业名录,等等。对于富有青春活力的熟练枪手来说,还有什么比开发和利用年轻人亚文化、为年轻人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年轻人为导向的概念股更有迷人的魅力呢?充满溢美之词的新闻报道和雷德尔为公司所作的盈利预测,都对未来越来越乐观。 表3-5清楚地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建造空中楼阁方面至少不输给一般大众,也是行家里手。表3-5 机构投资者参与建造空中楼阁 ①已根据之后发生的股票分割作出调整。 我最喜欢讲的例子与曼尼皮尔公司(Minnie Pearl)有关。曼尼皮尔是一家出售快餐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为了取悦金融界,曼尼皮尔快餐连锁店的鸡肉摇身一变成了“业绩系统”(Performance Systems)。毕竟在以业绩为导向的投资者眼里,还有什么更好的名称可选吗?在华尔街,一支玫瑰叫什么名字都比不上叫“业绩系统”来得芳香甜美。在表3-5“最高市盈率”一列中,该公司的数据是∞,即无穷大。1968年公司股价达到最高点时,公司根本就没有任何盈利可以作为股价的除数。如表3-5所示,两家公司都失败了,而且败得极为惨烈。 为什么这些股票表现如此之差?概而言之,一个原因是它们的市盈率已膨胀到了不合理的高度。如果一只股票的市盈率由100倍降到更为正常的20倍,那么你在这只股票上的投资就损失了80%。另外,当时多数概念股公司在经营上都遭遇了严重困难,其原因各种各样,如扩张速度过快、负债过多、管理失控,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公司的高管主要都是公司的发起人,他们都不是精打细算会经营的经理。欺诈性做法也很常见,例如,全美学生营销公司的柯迪斯·雷德尔承认犯有财务欺诈罪,因此入狱服刑了8个月。
更多阅读
漫步华尔街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0版)》 第一部分 股票及其价值 第3章
股市历史给我们的教训非常清楚。在对股票进行定价时,投资者中流行的观念可能而且经常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时候,股市的运行就很符合空中楼阁理论所做的阐述。正因为如此,投资游戏有时可能会极其危险。另一个需高度重视的教
漫步华尔街 读后感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0版)》 第一部分 股票及其价值 第3章
ZZZZ Best公司的传奇好比霍雷肖·阿尔杰(Horatio Alger)笔下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曾俘获了投资者的心。(霍雷肖·阿尔杰,1832—1899,美国著名作家,其小说主角通常是出身贫寒、诚实守信的青少年,他们通过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获
漫步华尔街pdf下载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0版)》 第一部分 股票及其价值 第3章
20世纪70年代,华尔街专业人士立誓要回归“明智合理的投资原则”。于是,概念股不时兴了,蓝筹股成了时尚。蓝筹公司绝不会像60年代最受青睐的投机性公司一样轰然倒台。最谨慎的做法莫过于买入蓝筹公司的股票,然后在高尔夫球场休
漫步华尔街 读后感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0版)》 第一部分 股票及其价值 第3章
20世纪70年代,华尔街专业人士立誓要回归“明智合理的投资原则”。于是,概念股不时兴了,蓝筹股成了时尚。蓝筹公司绝不会像60年代最受青睐的投机性公司一样轰然倒台。最谨慎的做法莫过于买入蓝筹公司的股票,然后在高尔夫球场休
漫步华尔街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0版)》 第一部分 股票及其价值 第3章
20世纪70年代,华尔街专业人士立誓要回归“明智合理的投资原则”。于是,概念股不时兴了,蓝筹股成了时尚。蓝筹公司绝不会像60年代最受青睐的投机性公司一样轰然倒台。最谨慎的做法莫过于买入蓝筹公司的股票,然后在高尔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