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菲亚特是要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开拓中加足马力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自2007年南京菲亚特解体以来,菲亚特在中国的品牌形象遭受到了巨大损失,经销网络布局也受到很大打击。如今,菲亚特借助广汽集团的力量,再次以合资的形式卷土重来。这就意味着扛着复兴大旗的广汽菲亚特从落地生产开始,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本土市场布局 受创后的重振格外重要。 自2010年成立起,广汽菲亚特就结合本土市场特点加大销售网络的布局。据广汽菲亚特市场总监高冉介绍,菲亚特目前在一线城市的经销商比较多,销售网络布局已经比较成熟,未来会更多地向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布局。“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很快,人们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些低线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新兴市场”,因此,对于低线市场的开拓成为菲亚特未来的重点。 基于对更广阔市场的探索,生产大众化车型也成为未来的重要战略。 4月份的北京国际车展上,菲亚特第一款国产车——菲翔(Viaggio)亮相。这一车型的诞生,意味着菲亚特加入到中国中级车市场的争夺当中。“这是一款战略性的产品”,高冉告诉《成功营销》记者,菲翔将会在9月份正式上市,即这款国产车面世后,菲亚特还会持续加大对国产车的生产。 2011年,广汽菲亚特主要专注于菲亚特500的推广,这一款典型意大利设计的车型肩负着诠释菲亚特产品设计理念和品牌精神的重任。而今年,菲翔的上市则向人们展示了菲亚特品牌在中国的重新定位。 如果说菲亚特500的产品数量有限,用户覆盖面也比较窄,真正购买和体验过的消费者寥寥的话,以菲翔为代表的国产车的推出则能让更多人对菲亚特品牌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在高冉看来,菲亚特在中国的品牌号召力需要通过国产车体现出来,因此,必须通过国产车的生产让菲亚特“走进千家万户”。首次推出的菲翔,售价十几万元、兼具家庭和个人使用的功能,将在满足菲亚特“走进千家万户”的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沟通力的完善 “中国汽车市场成长最快的十年,我们不在,那个时候几乎没有太多的声音,而现在,这个市场已经被各个品牌瓜分得差不多了。面对消费者时,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有‘一呼百应’的效果。”在高冉看来,市场高速成长期的“失声”是菲亚特最大的遗憾。正因如此,如何跟消费者沟通进而获得更多目标用户显得极为重要。换言之,菲亚特必须让市场上有更多自己的声音。
![本土化战略的利弊 菲亚特的本土化再造](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4625595231.jpeg)
常规的媒体投放自然是不可少的。而基于本土化的营销诉求转变,数字媒体渠道成为菲亚特新的探索方向。“特别是微博等社交媒体,能够让我们跟消费者更加直接地接触”,高冉表示,目前仅社会化媒体就占到菲亚特整体营销投入的10%。 以菲翔为例,4月份亮相到9月份上市,中间有很长的一段空白时间。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用最少的成本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通过一层一层的沟通,从“销售漏斗”中筛选出目标用户?数字媒体被作为了主要的沟通阵地。 “像菲翔这样的新品,在产品上市之前,通过电视广告的方式让消费者认识,肯定不太现实,而互联网则可以达到持续性的沟通效果。”高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