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创业 海归创业项目成香饽饽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海归人员的集中亮相,吸引了珠三角各大城市的目光。各城市均将“雪藏”的众多高薪职位和各种优惠政策亮剑而出,意欲在人才大战中抢得先机。


  在刚落幕不久的第14届留交会上,战况尤其激烈。68个省市代表团、60多所高校、7个研究所和15家企业组团报名参展,携8000多个岗位前来对接。共吸引逾2000名海外人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人占一半以上,具有海外创业经历的占36.6%。海归们携带近1300项创新创业成果参展,主要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创新产业及管理、金融等领域。


  为确保主场作战不落人后,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亲自“督战”,自诩为“海归的服务员”。广州依托“留交会”启动“红棉”计划称:自2012年起,广州市政府每年将安排1亿元以上的资金扶持经评审遴选出的100家以上的在穗初创型海外人才企业,资金扶助最高达100万元。“十二五”期间,广州市本级财政也将投入200亿元支持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主要用于奖励、配套设施建设和吸引高端人才等。对于获得“红棉计划”资助的落户企业,广州将做好孵化培育服务;对于获得“红棉计划”资助并符合条件的海外人才,给予其在出入境、居留、入户、子女教育、配偶来广州工作、购房和租房等方面给予一系列的政策优惠。


  “我们热切期盼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第一颗种子在广州萌发、成长,直至成为一棵参天的红棉树。”万庆良如此表达求才若渴的心情。


  据了解,目前,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雷格·梅洛教授领军的科研团队已选择在广州落户,并将获得最高达8500万元的资助。梅洛教授表示,他非常看好广东这个城市。“广东有不错的研究平台,也有很多高素质的人才。”


  对比广州,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揽才计划也各有出彩之处。


  深圳则着重宣传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孔雀计划”。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招商经理姜斌坦言:“东莞基本不缺资金,就缺人才。”他告诉记者,目前东莞的博士生只有1000人左右。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依赖传统制造加工业兴起的城市,东莞正在进行产业升级转型,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由于传统产业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东莞松山湖等高新区开始承接人才转移的重任。东莞的地理位置跟深圳、广州比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出台了更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姜斌说。


  据了解,东莞从2005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拨款10亿元进行“科技东莞”计划。而从前年起,这一数字已达到了每年20亿元,也就是说连续五年共拿出100亿元来支持科技创新。


  松山湖方面则每年提供超过一亿元的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这个数字还将随着园区财政的增长而不断变大。“对通过国家、省、市立项的科技项目,松山湖给予与市财政1∶1的配套资助。对组建国家级研发机构,松山湖给予最高1500万元的资助,省级的最高800万元,市级的最高500万元;每年还安排超过财政收入的10%的资金给企业创新,且上不封顶。”


  佛山、中山等城市的做法显然没有广州、深圳、东莞的大张旗鼓。他们一方面借助留交会、高交会等全国性会展平台接触海归,另一方面也在本地搭建符合海归发展需求的平台迎接这些高端人才的到来。


 海归创业 海归创业项目成香饽饽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针对高端人才已经展开了竞争态势。“人才哪里都想挖。东莞配套比较完善,产业环境比较齐备,政府扶持力度也比较大。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本优势,二是资源优势。比如深圳就不会像东莞那样这么舍得花钱去招揽人才的。”


  “其实,东莞等城市和广州、深圳也有很好的合作和沟通。”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广州和深圳的人力资源已经基本饱和,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想扩大规模,买地买楼,而广州和深圳已经基本没有这些资源给到他们,于是,东莞等地就承接了这些的第二次创业。“女儿大了总要嫁人的。广州、深圳也乐意把他们孵化成功的企业介绍给东莞、佛山等地。”海归创业项目遇资金门槛


  留学生创业的一大苦恼就是融资难。耿科在新西兰留学七年,组成六人团队,花了两年多,投资100多万元研发出了一个宠物互动交易平台项目。如今,他携带此项目回国开发市场。“我们想重点发展国内市场,因为国外的宠物是开放的,基本不需要寄养,很多都是寄送到朋友、邻居家。国内还很少人做这个事情,而且近年来,国内的带宽升级,基础网络条件得到改进,是一个有利环境。”


  “市场非常大。”对于自己的项目,耿科信心满满。“宠物线上交易具有动态性和信息未知性,没看到之前,谁都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需要实时的信息,我们就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耿科设定了自身项目的几个盈利点。“一是电子交易的服务费,可以与交易双方协商后采用抽成或者固定收费模式。二是宠物寄养托管的费用。三是宠物实时视频的提供费用,寄养方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宠物饲养情况。”


  在物流配送上,耿科将范围限定在同城交易,将日常交易量导致的物流成本放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对于寄养宠物可能发生意外的风险,耿科也想了自己的策略。“我们会事先跟寄养方做沟通,通过电子平台互动,问清楚对方有怎样的要求,宠物有怎样的习惯,然后提供相应的服务。”


  “我们想在广州试点,也做了一些前期的调研,调研结果就是,作为省会城市,广州的潜在市场已经足以支撑项目的发展了。产业链配套方面也很有基础。”耿科已将交易平台系统的相关产品开发出来了,内部测试时发现了一些诸如视频不太流畅的问题,但都在逐步改进。


  现在他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资金。“终端设备投入是最大的,因为有实时的互动视频设备的投入,需要给对方安装。我们定了三年的发展计划,需要宣传推广费用,所以希望能从商业的渠道募集1000万元资金。不过现在还没有跟投资机构联系上。”


  姚清河在日本九州大学留学。通过团队合作,开发出了一个面向新能源开发的氢气、燃料电池、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等关键技术应用的系统。通过采用并行区域分解法,结合拥有核心技术的计算加速模块,力图实现在普通PC集群上大自由度模型的高速仿真。“这个项目有点和能源企业的设计部门竞争的味道,其实就是把他们这一块的业务集中起来,如果能源企业不愿意自己承担研发部门的话,我们可以承担这部分的研发工作。”


  姚清河称,自己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公司,与学校进行产学研项目合作,但也遇到了资金瓶颈。


  “新软件市场认可的问题要慢慢来,现在最缺乏的是资金。一些产业园都说资金没有问题,但是你不能空手套白狼,大多都是提出他们出一半、我自己也要出一半。而对于各地的一些扶持政策,我们很少了解到这方面信息。”技术出身的姚清河对产品如何与市场接轨还有些不知所措。


  姚清河在项目书上写道:“为了实施下一步发展计划,逐步推动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并使得团队各项业务正规化,在未来三年里,我们迫切需要资金注入。”


  海外项目融资缺乏有效对接


  留学人员屡屡遭遇资金门槛,产业园看似非常积极的招商政策也还是将一些缺乏资金储备的留学人员创业项目拒之门外。


  姜斌说,能否在松山湖落户主要看项目。“没有公司,拿着项目过来经过评审后通过的,我们也可以给钱。但是我们只是答应给钱,等你注册完公司了,才能正式拨款。注册100万的公司就可以了。如果连注册资本都拿不出来的话,以后创业也会很难的。”


  他坦言,现在很多留学人员主要还是卡在资金问题上。“五年前、十年前没有资金还有可能落户,那时候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还在探索阶段,但现在是发展阶段,招商模式都在摸索。全国各个孵化器都不一样,一般孵化的成功率不到10%。有的企业,只要你给一两年时间,马上就起来了。”


  目前,最受各地产业园欢迎的是国家级的“千人计划”项目。“‘千人计划’项目如果在松山湖申请可以拿到400万元的奖励,如果不在松山湖申请,比如在上海等其他地方申请的话,你如果到松山湖发展,我们照样给250万元。”


  广州提出的“红棉”计划也有特定的扶持对象。该政策规定,主要针对初创型海外人才企业(指海外人才含外裔人才,以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发明专利、研究成果或创意、设计、服务、专长等初次来穗自主创办或与他人合办,且已在穗完成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等手续的企业),其创业项目和创办人还必须符合创业项目符合广州市产业发展优化升级需要或广州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规划要求并具有较大市场发展潜力、企业创办人应在海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3年及以上海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或取得博士学位、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或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担任中高级领导管理职务2年以上,年龄在55周岁以下,每年在穗工作累计不少于6个月,担任企业法人代表或副总经理以上管理职务等条件。


  城市竞争力才是“必杀技”


  广东省人才研究所所长袁兆亿称,优惠政策并不是“独门武器”,各个城市都可以模仿。一个城市能否吸引高端海外人才,关键在于软竞争力的比拼,比如政府效率、创业氛围、制度环境等无形的方面。


  林江表示,城市出台各种各样政策吸引人才,但这些政策大多趋同化。“无非是给钱、给奖励、给入户指标等等。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对人才团队重视不够。有些地方可能是注重特别的人才,如院士、教授,但是人才一个人孤零零过来,团队却没过来,效果就得不到发挥。还有,很多地方把人才简单化,把头衔作为区分是否是人才的标准。院士就高端,非院士就不高端?很多地方引进人才,把人才分成三六九等,其实很多人才并不愿意被这样分等。一些人没拿到院士头衔,并不代表才能一定比院士的低。真正的人才可能一看这些政策就不想来了,有些地方就这样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所以,有的政策实际上起了一些不好的作用,并没有了解人才真正需要什么。不过,即便是高层领导也未必有能力去鉴别到底谁是人才,所以目前只能用一般的标准。”


  林江建议,政府不要动不动就是出多少钱去吸引人才,应该做的是人才到了企业之后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需要人才的是企业,所以企业认为是人才就是人才。政府不是给人才个人100万、200万资金扶助,与其这样,还不如用于在这个地方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长期工作的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当然,这个条件必须是公共的,而不是单为某个人量身定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2375.html

更多阅读

创业失败 选择的项目的好与坏关系到创业的成与败吗?

  尽量选择低投入项目   如今,南京几乎每星期都有一些机构举办创业项目发布会,只要创业者留心,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南京市创业者中心创业专家刘屹告诉记者,许多在南京创业者服务中心发布过的一些创业项目,例如,投资4.2

老年住宅设计规范 中国老年住宅将成香饽饽

近日,民政部领导说要试推“以房养老”,全国哗然,唏嘘不已。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1.67亿老年人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其中多数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现在城乡老人家庭中,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高达70%。城乡家

大学生创业项目 大学生创业选择项目的原则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创业,或者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实践。不论你的具体情况怎样,如果你要创业、要选择创业项目,必须遵循这样几个普遍原则。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的原则:选项首

声明:《海归创业 海归创业项目成香饽饽》为网友一路荒凉如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