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 方之熙 连横创新的「盟军领袖」



    “合作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商业需求。”在移动互联时代,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扮演着产业联合推进者的角色,而方之熙就是这个连横创新的“盟军领袖”。

  从4月份开始,方之熙就安排好了未来两个月的工作和行程,所有计划都和他刚刚被任命为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有关。

  “在英特尔五大研究院里,中国研究院已经脱颖而出,未来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对方之熙来说,最大的变化是英特尔的董事会给中国研究院划拨了一笔相当可观的研发费用,供他们研究新技术和研发新产品。而在过去,中国研究院的职责仅仅是被动接受英特尔研究院指派的研发工作。

  作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在过去的17年里一直想努力改变中国研究院的现状。“我目睹了IT行业20年来的变迁,亲历了英特尔在这些年里发生的变革。”方之熙回忆自己曾在惠普实验室的工作经历,由于只专注研发而脱离的市场,最终遭遇了“解散”的噩运。然而,早年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只是针对中国用户的需求对产品进行改进,却并未涉及到对影响未来技术变革的研究。

  “我就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方之熙所谓的平衡,就是让研究院的职能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说白了就是能够将研发变为生产力,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这个角色颇像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孵化的工程院,不过,与之不同的是今天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拥有更多主动研发的话语权。

  在4月11日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当天,方之熙与北京市政府签署了关于物联网研究院的合作,该合作由北京市政府、中科院自动化所和英特尔研究院共同发起,而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有关物联技术项目落地。

  “这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里程碑,也是英特尔产业革命的重要一步。”方之熙表示。在移动互联时代,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扮演着产业联合推进者的角色,而方之熙就是这个连横创新的“盟军领袖”。

  从“实验室”到“研究院”

  做技术的推进者

  《数字商业时代》:从惠普实验室到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两种工作环境带给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方之熙:在当时的惠普实验室里,有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家一起搞研发,但是和惠普的业务没有太大关系,直到惠普的第二代实验室才重视研发和业务的关系。我很喜欢搞自己喜欢的研究项目,就像在惠普实验室我做关于半导体相关的研发。

  其实,从研发的角度看,当时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你忽略了市场就会让研发变得毫无意义。幸运的是英特尔需要这样的研发成果。不过,最初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更像一个现在意义上的“实验室”,它的功能只是不断实践英特尔已经研发出的技术和产品,一旦顺利通过“实验”,就可以投放市场。

  《数字商业时代》:刚加入英特尔以后有没有感到不适应,毕竟它和你之前所在的惠普实验室有很大差别。

  方之熙:我是1995年加入英特尔,后来才有了英特尔研究院。英特尔原来也有一些类似的研究院,其本身和研究院性质不太一样,主要是英特尔微处理及研究院,我最初加入的是这个。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做一些研究,所以当时不适应的是将研究马上转化为产品。因为做产品的压力很大,英特尔会有一些时间要求。后来我进入了英特尔研究院,情况就没有以前那么糟糕了。

  《数字商业时代》:你认为在过去17年,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评价它经历的历程?

  方之熙: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走到现在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刚好在这个时间节点,计算机和通信越走越近。比如,你不能只把智能手机看做简单的通信设备,它也是一个计算设备。今天看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长期从事芯片和嵌入式研究,似乎早就为到来的移动互联时代做好了准备,说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没有偏离整个技术产业发展大方向。

  另外,还有一个运气的成分在于,英特尔在研发新技术的时候,,可以在国内找到庞大的测试群, 新的技术创新可以得到不断的优化可以提供,这些问题在美国是很少遇到的。

  《数字商业时代》:你如何评价自己在英特尔研究院这17年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感触又是什么?

  方之熙:来到英特尔以后,我开始喜欢上了这家公司的文化。或许这种文化和它的创始人的风格有很大的关系。英特尔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的风格就是,他既看到了美国很多好处,也看到了原来欧洲的一些好处,他能够做到将两者结合。

  英特尔并不完全属于传统美国大公司的风格,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小公司风格,这让员工们个个都充满了斗志。

  技术推进者“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

  “研究员”胜于“经理”

  管理大师的天赋

  《数字商业时代》:你是做技术出生的,对于管理有怎样的看法,在过去的管理生涯中你积累了怎样的经验?

  方之熙:管理者一定要在技术上有一定的远见,因为他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帮助团队建立一个方向,建立一些战略。战略的推进和执行过程中,管理者要从中找到一些研究的题目。

  我曾在惠普实验室做过5年,研究的背景以及在其他公司的产品背景对现在的工作有很大帮助。所以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里想要做好一个管理者,有技术背景是前提。我曾经学习过MBA的相关课程,但是现在想有很多东西都忘记了,如果没有技术的背景,单纯做管理是不现实的。

  《数字商业时代》:那么,从管理者的角度看,你认为最重要的管理信条是什么?

  方之熙:我认为是公平和公正。因为你的员工是从各个地方来的,特别是研究员,他们可能都是世界顶尖大学的博士生。当然有一部分人的风格和你靠近,有的人风格和你不那么靠近。但是,作为管理者来讲必须公正。

  就是你对一个事情、一个人的评价,你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不能带有个人偏向。而且要做到自始至终。当你评价一个员工的好坏,或者评价一个项目的好坏,你要非常的理智,不然的话员工会无所适从。

  对一些项目的评价,个人能力的评价,这个从一开始就要讲得很明白。比如说以顾客为主,以这个价值观具体评价一个员工的能力和员工的贡献,评价项目的好坏。

  《数字商业时代》:在管理的过程中,你遭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怎么克服?

  方之熙:我曾经和我的每个员工做过谈话,我问他们同一个问题,未来希望在英特尔做什么?很多员工给我的答案是做经理,因为做经理意味着可以管理更多的人。试想,一个经理至少管理10个人,我们只有百人,除非有数千人才可能满足更多人做经理的愿望。

  所以,我必须和他们做深度的沟通,否则这会成为今后自己管理中的一个隐患。沟通的方式很重要,你要告诉员工经理不是自己在英特尔惟一的奋斗目标,其他途径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向。我会告诉他们做经理的影响力不见得比做技术的人高,比如英特尔面向管理层的一些会议,做技术的到了某个级别一样可以参加。

  我让我的员工告诉他们的太太和小孩,电脑芯片都是他们设计的,这种成就感是你做任何经理不能取代的。除了沟通,英特尔的一些制度也保证让这些员工不再有这种单纯的想法。毕竟公司有另外一条路,它是鼓励你不做经理也一样可以成长。

  《数字商业时代》:现在大家一定都不想做经理了,因为你给他们灌输的一点很重要,就是他们的个人贡献要比他们做经理还要高。

  方之熙:是的,研究院的每个人都是靠自己的影响力来影响整个研究院的方向的。他的研究一旦做出来,然后报告到公司,那么,他们的知名度一定比经理还高。这个其实是一个蛮好的事情。

  管理大师“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做到公平和公正。”

  之于摩尔定律之上

 合纵连横 方之熙 连横创新的「盟军领袖」
  产业的合作者

  《数字商业时代》:未来英特尔将从设计、生产、流程等环节考虑整合更多企业的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革,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会在推动这些变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方之熙:未来在嵌入式领域会有很多从设计层面就开始进行的技术整合,这样必然会给企业合作模式上、生产组织上、生产工艺上带来很多变化,所以专注嵌入式系统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会扮演一个驱动和引擎的作用。在未来,我希望业界会看到很多的创新来自这个研究院,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还包括了合作模式上的,生产管理流程上的。

  未来我们还将把精力放在有关物联网的发展上,嵌入式的研究给我们推进物联网的落地工作做好了铺垫,所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数字商业时代》:英特尔的摩尔定律会不会走到极限?从你个人的角度看,如果摩尔定律还能够继续存在,你认为未来它会在哪些维度获得突破?

  方之熙:在计算机行业里,摩尔定律是一个能够预测产业未来的很好实例。它与一般自然界的规律,比如数学定律、物理定律不一样,它不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它是基于对物理界、工艺技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后提出来的,是从半导体研究的角度来预测未来,预测每18个月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会翻倍。其实,摩尔定律是永恒存在的,只要市场有需要,人类很聪明,各种办法都会想出来。

  除了提高芯片里的电路密度,英特尔还研究如何把其他先进技术集成到芯片上,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整体处理性能。

  《数字商业时代》: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最近做了很多产业合作的项目和计划,你认为这是研究院未来的发展方向么?

  方之熙:将来IT行业很有可能变成ICT行业,这就需要企业之间的合作,这些产业之间怎么合作?合作不是一种姿态,合作是一种商业的需求,你要成功就必须合作,不合作你就可能失败。

  我在美国做教授的时候,一家公司曾请我去做顾问,当时我记得IT行业有20多家优秀的公司,英特尔是其中的一家。现在有很多公司都死掉了,不是他们的技术不好,很多公司技术很不错,但是他们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缺乏产业合作。

  所以这一点我感到非常重要,对英特尔也好,以后企业要创新,制度创新,必须是全球化大家一起合作。

  《数字商业时代》:技术转化产品对任何一个研究院都是极大的考验,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将如何做到这一点?

  方之熙: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有专门负责技术与商务合作的团队,我们称之为“技术管理部”。在美国的英特尔研究院里一直都有这样的团队,这个团队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把研究院开发出来的技术推向英特尔各个产品部门,同时要了解各个部门都需要哪些技术,对外要了解其他公司和整个市场的走向,这个团队的人需要很了解技术、很了解市场、很了解业界的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够知道我们开发的哪一个技术可能接近于产品的要求,才能够建议我们将资源放在更重要的方向和领域,去开拓一些我们目前没有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包括英特尔公司内部与各个事业部之间的,也包括英特尔与业界其他合作伙伴的,或者是为新技术建立新的商业模式等等。

  创新领袖“研究院的自身创新和中国产业创新要结合。”

  从“单干”到“结盟”

  研究院的创新领袖

  《数字商业时代》:对于这次你职位的升迁,是否意味着未来的工作偏重会有变化?

  方之熙:我在考虑怎么把我们的研究转变为适合英特尔事业上的需求,另外怎么能和中国政策同步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此外,我要把和中国高层的一些沟通近况,及时向英特尔总部反映,使得英特尔对中国战略把握得更准,更能够适应中国政府政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和产业合作伙伴的结合。

  《数字商业时代》:你怎么看英特尔研究院自身的创新和中国产业创新的结合?

  方之熙:英特尔研究院本身一直保持着一种创新者的持续能力。英特尔从外面找新鲜血液进来,使英特尔研究院本身能够保持这种自身的活力,这是整个英特尔研究院。

  在中国,研究院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在走,我们不断开创一些能够和其他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的事情。比如我们和清华的研究院是技术部支持的,也做了两年多了。最近和北京市政府研究院做的物联技术也是我们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方向,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朝这个方向走。我们还和中国移动研究院、联想研究院一起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方向,并且能够和政策统一起来。

  《数字商业时代》:在推进技术的研究过程中,研究院有哪些本土特色的创新?

  方之熙:过去几年我们看着一个个项目从研究院孵化成为产品,这是令人欣慰的。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这个技术本身做得比较成熟了,我们就把技术转让到生产部门去;还有一种情况是,一部分人员跟过去一样继续推进产品研发,大部分人员研究的还留在这边。

  举一个雷电技术的例子,这个技术的提出背景是我们的半导体激光技术。英特尔成功地使用光束替代电子在计算机内部及周边进行数据传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讲,趋势仅仅是趋势,离现实是有距离的。美国那边并不想做,而我们当时提议尽快上马这个项目的时候,实际上在研究院内部还是有争论的。最终,我们只用了两个礼拜就组织了一个团队。

  《数字商业时代》:如何推动持续创新?

  方之熙:推动创新需要有更开放和更多分享的精神。几年前,我在北京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他提到的一点很令人深思:在软件开源社区中,社区服务器有代码的上传和下载,里面都有记录谁上传了谁下载了。做学术的人都愿意公开源代码,供大家交流。但是你会发现中国的教授和学生,下载的很多,上传的却很少。这不仅仅是上传和下载的问题。只有你把东西放上去,与大家一起分享,别人才能看到,才能帮你指出哪些是不好的、无用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英特尔有一个软件平台,操作系统的代码是公开的,就是欢迎大家去交流和完善。我刚刚到英特尔的时候也感觉很奇怪,觉得英特尔很乱,同样一个东西会有两三个小组同时去做。后来才体会到,英特尔认为最大的敌人是它自己,所以它需要和自己竞争,需要内部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不能了解自己。公开和竞争在创新中是很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

  记者手记

  离世界级的研究院还差一步

  方之熙博士现任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负责管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五大实验室及与清华大学的联合研究中心,领导嵌入式系统的深入研究并带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开发突破性技术,支持英特尔在中国和全球的业务发展。方之熙博士领导下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积极探索英特尔?架构在PC市场之外新领域的发展,并推动英特尔架构在智能手机之外的深度嵌入式应用。

  在2010年担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之前的5年里,方之熙博士曾在英特尔企业技术事业部(英特尔研究院的前身)的编程技术实验室担任总监。在此之前,他还曾担任英特尔编程系统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以及编译器与Java研究院的经理。方之熙博士于1995年加入英特尔,从事英特尔?安腾?处理器架构和编译器方面的研究。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要成为世界级的研究院。”方之熙表示,就像十几年以前曾和自己的老板一起确定微处理机研究院的方向,不是放在传统的语言上面,而是放到新的语言上面一样。“未来,研究院不光掌握技术,面对这些技术以后发展的方向,对技术的路线图我们也有很清晰的想法,我们将变成公司的一个指导力量。”

  在方之熙看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院。“我们要向公司证明我们这个研究院的价值,我们做了很多对产品部门有帮助的评估,通过携手探路,产品部门对我们中国研究院评价不错,这个很重要。不然的话,研究院做了半天,产品部门觉得没什么用那就很糟糕。”

  但无论如何,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我们要实行很多当时想执行的战略,具体就是和中国国内的合作伙伴一起做一些事情,我们现在和清华、北京市政府、科学院、中移动、华为、联想都有合作。”方之熙表示,如今还差第三步,就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研究院。

  “如果到了这一步就好了,这不光是我们现在掌握的技术,而且我们还预测这个技术将来的发展方向,对公司,对中国我们的合作伙伴都起这样的指导作用,到这一步我们真正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研究院,现在还差一点。”方之熙表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2905.html

更多阅读

「河童の川流れ」中的「河童」是什么? 芥川龙之介 河童 中文

「河童の川流れ」中的「河童」是什么?  「河童(かっぱ)」是日本传说中的动物,它与「鬼(おに)」、「天狗(てんぐ)」并列为日本的「三大妖怪」。  有些地方也称「河童」为「かわらんべ」「がたろう」「かわこ」。在日本全国各地几乎都有

九、吴连登经典谎言赏析第一辑之二 吴连登现在的职务

作者:徘徊在鬼门关http://blog.sina.com.cn/u/23518463052012-6-29上传吴连登谎称:“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那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起因是李讷的工资太少!她的工资究竟是多少?左一个“实事求是”,右一个“实实在在”的吴连登,不过

幕后推手txt 科通芯城 互联网硬件的「幕后推手」

      小米通过短短3年的时间里,构筑了手机、MIUI、米聊的移动“三驾马车”,这是一个围绕着小米手机的小米生态系统,小米基于安卓深度定制了自己的MIUI系统,生态系统就是指围绕它而打造的一个庞大移动互联网平台。而阿里巴巴同样是

云端数据 大数据 从云端到凡间——方之熙的一天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11月29日15:07,在北京海淀区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里,院长方之熙正在和同事们研究一项时下颇热门的大数据应用,如何低成本地测量PM2.5。  测量仪器中的的传感器通过Wi-Fi、3G等网络将环境实时

声明:《合纵连横 方之熙 连横创新的「盟军领袖」》为网友踢吊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