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黑马是什么意思 华为,一匹黑马的成长历程



     鸟瞰通信设备行业

  进入到信息社会以后,由于信息越来越易于复制和传播,海外企业作为政府眼睛和耳朵的功能更加强大。以美国为例,政府通过苹果、谷歌、微软等IT巨头的硬件或软件服务,使其情报收集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这种方式,美政府事实上具有了无限获取信息的能力。于是,通信设备行业的市场化运作导致竞争加剧的同时,科技技术的进步也带动着产业竞争的加剧甚至是政府间信息战的加剧。通讯设备制造业市场需求的日益变化主导着通信设备企业的发展方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哪个通信设备企业能将客户价值、企业效益、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更加迅速有机地结合,并进一步对市场形成快速的反馈,哪个企业就能在市场中获得先机。

  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为代表的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投入全球市场竞争,经历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华为已于2010年经跻身于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年销售额280亿美元。从销售额来看,华为与行业老大爱立信仅一步之遥。尽管爱立信在技术上仍具有优势,但在开放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可以预期的是华为追赶甚至超越爱立信仅仅是时间问题。

  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性行业,通信设备行业一直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受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2011年11月至今,通信行业相关产业政策频出,国家信息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通信设备业的充分发展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发展网络设备信息产业群。《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中“宽带中国”战略以及物联网产业规划等产业政策将在年底至明年初的时间内陆续颁布。《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通信行业将进行结构性调整,从依靠基础电信业务增长向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和终端制造业等上下游产业链方向转变。

  《规划》对“十二五”期间通信产业的发展目标描述如下:“到 2015 年,各类业务收入超过 1.5 万亿元;累计投资规模超过 2 万亿元,将带动信息服务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壮大,并实现智能终端产业的全面升级。”

  这些“利好”政策在促进通信业快速发展、规范通信行业市场的同时无疑加大了通信设备企业间的竞争,对于寡头来说更是抢占市场份额,巩固“江湖”地位的绝佳时机。

  华为,通信设备行业的最大黑马

  在今年11月8日刚出炉的“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华为以1851.76亿元营业收入登顶。纵观这份由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联合调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情况,身为冠军的华为不啻为最大的黑马。

  1988年成立于深圳的华为公司是一家通讯设备供应商。其营业范围包括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通讯设备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今天的华为已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业务也由单纯的通讯设备供应转向了整体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

  从行业数据来看,华为在无线接入网占市场份额20.6%,仅次于爱立信,位列全球第二;在光传输市场以44%的份额领跑全球40G市场占全球第一,并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移动软交换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身为一名“80后”,华为管理层深刻地认识到:业务突破需要厚实的基础。在企业外部,华为需要牢牢抓住每一次信息技术变革和市场扩张的机遇。在企业内部,华为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机制、管理和IT支撑等内部“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最终实现业务的突破。

  华为战略篇

  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致力于运用通信领域专业经验,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平等、自由地接入到信息社会,消除数字鸿沟。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内容摘自CRI Online国际在线]

  正如华为的使命所讲,“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在华为发展的各个时期,公司的战略导向一直能够紧贴市场的需求,从客户出发,从市场着眼,最终走出一条具有“华为”特色的全球化之路。

  1988-1997年,“农村包围城市”

  零起步的华为无论是资金还是竞争实力都无法与对手在大、中城市参与竞争。但华为公司的创始人看到:县城以及农村更广阔的市场是国外厂商尚未涉足的领域,这为华为带来了机会。华为认为:以农村为突破口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好处:首先,小县城和农村发展通讯设备行业门槛低,承受风险小。其次,农村对于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不高,也不是很关注品牌,而是更加注重实用。

  1992年,华为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农村包围城市的战役正式打响。很快,华为培养起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成长起来一个研发团队。在1995年,公司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

  随着自有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华为发动城市战的资本逐渐积累完成。至此华为正式将市场目标转移到中国主要城市。

  1998年-2002年,IT战略规划引领管理变革

  通讯设备行业经历了从1996到2000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进入了长达两年的衰退转型期。互联网以及无线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原本的通讯设备行业发展方向,改变了客户对于通讯的需求。新的技术、新的客户、新的市场要求华为迅速调整自身管理和产品结构,投入到市场新一轮争夺战中去。

  一场转型争夺战在华为内部和外部同时打响。华为高层注意到,当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业务已经全球化、供应链越来越长、客户差异性越来越多的时候,要走国际化路线,成为世界级的企业,首先要在华为内部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体系。

  1998年,华为与IBM公司合作了“IT战略规划”项目,以此为基础,规划了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变革和IT项目,其中包括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等8个项目,IPD和ISC是其中的重点。整个业务流程变革历时5年,耗资10亿元,规模涉及公司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是华为有史以来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次管理变革。

 一匹黑马是什么意思 华为,一匹黑马的成长历程
  通过此次IT战略规划,华为用10年时间使公司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标准;市场营销国际化,并真正地走上了变机会型成功为可持续的管理型成功之路。

  2003年-2007年,并购、剥离、接轨国际化

  华为在2006年年报中预测:将现有通信网络逐步发展成为适应性更强、更有效节约成本的全IP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固定、移动网络的融合,是运营商未来成功的关键挑战。未来几年,在IP和移动技术的驱动下,基于全IP的FMC成为信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应对全IP网络运营的大势,华为从2000年到2006年先后在光网络、企业网络、互联网技术领域和移动企业网领域进行并购,并剥离大量工厂以及光纤、手机、微电子、显示器,线缆等业务。通过剥离和合并,华为完成战略转型和融资,也完成了从提供产品到提供集成的综合解决方案的转型,同时开始提供全IP的FMC解决方案,以搭上IP网络运营的高速发展列车。

  在华为的国际化进程中,第三阶段的剥离与合并意味着华为“一家国际性电信设备供应商”的口号正在逐步落地。在任正非眼里,取得“国内第一”只是华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从1995年开始,任正非就已经把华为定位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华为于1998年制定了双线战略:在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迅速拓展国际市场。

  图1:华为海外销售额增长情况(来源:华为2000-2010年年报)

  从数据来看,华为海外销售额增长总体趋势高于国内销售环比的数据。为了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华为拟定了国际化进程战略“四步走”方案:

  第一步,实现从本土公司到跨国公司的跨越;

  第二步,构建从低端到高端的国际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第三步,打造多元化的国际生产研发体系;

  第四步,从销售走向营销,从技术走向全方位的服务。

  任正非常说,实际上中国企业并不缺少国际化的战略,缺少的是对国际化战略的执着。在国际化过程中,华为公司只要更加扎实和富有成效的推进,便不难达到这个目标。

  2008年-至今:云计算战略

  华为云计算战略包括三个方面:构建云计算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效率提升和节能环保;推动业务与应用云化,促进各个行业应用向云计算迁移;开放合作,构筑共赢生态链。

  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包括SingleCLOUD云平台解决方案和电信应用云解决方案。SingleCLOUD云平台:支持“百万级服务器集群、百万T的存储能力、百T级网络互连能力”,支撑海量信息的计算和存储,并通过“Zero-Touch的自动管控”,大大降低运维成本。在华为云计算的大平台策略下,客户可以借助云平台产品和技术快速搭建基本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也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开发定制化的ICT融合云应用。

  华为的电信应用云解决方案包括:云计算业务交付平台和BSS系统,帮助构建包括“客户、运营商、开发商”端到端的创新的商业模式。运营商可以借助华为提供的可运营、可管理的云应用超市,提供丰富的云服务,实现快速上市和快速盈利;最终用户将可以体验更加丰富的一站式云服务;全球百万开发者则可以借助“创新工厂”快速实现创新业务的孵化,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应用开发,以及精准的客户营销支撑。

  开放与合作是云计算领域中的核心理念。基于开放的云平台,华为提供兼容行业标准的应用接口,并积极推动更多接口的标准化。

  华为机制篇

  华为对人才体系建设的重视可说是与生俱来。在刚起步的阶段,华为就把研发部门的发展放在首位,并将企业的另一个人才重点定位于经营。但是在企业的具体运作中,如何有效地激励人才,避免组织老化,使得人尽其才,人人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发动机,华为的解决办法可以用“机制+人制”来概括。

  在不断学习国外管理体系来提高华为管理机制的同时,任正非也认为,外国的先进管理体系要结合华为公司的具体情况,不能教条主义。华为的方法是坚决推行已经策划好的任职资格管理,然后个别处理特殊情况的员工,最后展开全面优化。这种华为式的“拿来主义”强调“把发达国家著名公司的先进管理办法,与我们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制度”,事实证明获得了极大成功。

  会升值的“白条”

  华为的首次机制变革发生在1993年,当时刚成立3年多的华为面临通信设备业市场扩张圈地的绝佳机会,迫切需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的科研资金。但是好的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需要高薪才能留住,不断上涨的人员工资与公司当时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业务拓展盈利能力互为矛盾。

  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华为只好给员工打“白条”:采用工资减半的方式发给企业员工。白条越滚越多,最后华为的高层干脆决定,以“打白条”的方式解决薪资问题:即每月发给员工一半工资,其余以股权形式替代。于是“白条”真正成为了企业股票的前身。

  1997年,华为出台《员工持股规定》说明,“将员工利益和企业长期利益结合在一起,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长远发展的关切制度和管理的参与度,形成有竞争和激励效应的科学的分配制度”。并明确了员工集资、参股是每股10元,通过员工的持股分红,当然年底分红的时候,并不是把所有的利润都分红给员工,而是采用分红部分,剩下的再折算到新的股票,转为股权,这样员工手中持有的股票越来越多。

  据《华为的世界》观察,从1994年开始,华为每年的销售额几乎都是以翻倍的速度增长,员工每年的股权投资回报率最达到100%,即使是在发展速度放缓的2002年,员工的持有投资回报率仍然维持在20%左右。全员持股使得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得到提升,在企业运做的各个环节中,员工都会考虑尽量节省开支并创造利润,因为他们都知道,华为的每一分钱的利润都包含了自己的个人部分。

  而全员持股更加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于:全体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能够通过持股员工代表行使有关权利。员工等于在公司拥有了“员工”以及“股东”的双重身份。这样一来员工主动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努力挂钩,在出差、业务谈判时更多地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为公司节约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双方在无形间拥有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裁员过“冬”的智慧

  华为公司早期的全员持股制度被认为是凝聚人才、激励团队和解决资金压力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战略。但是,这个战略的奏效取决于公司对员工的高额分红。这个外界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承诺在华为成功地操作了大约12年。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销售价格回落,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也在逐年上升,利润摊薄和增长放缓成为企业迟早必须面对的现实。公司不可能持久承诺给予员工70%的分红,而员工也不可能满足于停留在纸面上的分红,会提出现金兑现的要求。随着华为销售额的上升,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企业中层管理者越来越多,效率低下,裁员困难。

  2000年,通讯设备业的“冬天”开始,各通讯设备供应商纷纷裁员,华为也不能例外。通过竞聘机制以及《内部创业创业管理规定》,华为对其庞大的员工队伍进行了大规模裁退,裁员指标骤升至15%,人数以千计。

  竞聘机制

  刚刚淘得第一桶金的华为当时所面临的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企业里官只能越做越大,工资只能越升越高,免职或降职都意味着用人单位与员工本人的双重失败。因此选择怎样的变革模式,才能减少对员工们心理冲击?

  此时以任正非为首的华为管理层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引入内部竞争,提升内部组织活力。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任正非让市场部所有正职干部,从市场部总裁到各个区域办事处主任,办事处主任以上的干部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一份是辞职报告,然后采取竞聘方式答辩,公司根据情况,批准其中的一份报告。

  结果在竞聘考核中,约30%的干部集体辞职。这种全部“归零”的管理办法,体现了起跑位置的均等,而竞聘上岗则体现了竞争机会的均等,这种看似“激烈”的变革方式背后隐含的是企业机制的“公平”。在顺利实现人员更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落选员工的面子,也为华为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推行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内部创业创业管理规定

  任正非是个深念旧情的人,基本上不主张直接裁员的精简方案,在他看来,采取内部创业模式,企业拿出一笔费用来支持老员工,既保护了离职创业员工的基本利益,也为华为未来发展培植了良好的周边关系,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2000年下半年,华为出台了《关于内部创业的管理规定》,规定凡是在公司工作满二年以上的员工,都可以申请离职创业,成为华为的代理商,公司为创业员工提供股票本金70%的货物支持之外,还有半年的保护扶持期,员工在半年之内创业失败,可以回公司重新安排工作。

  数以千计的华为员工自由组织起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其中包括李一男、聂国良二位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任正非在欢送李一男的讲话中,把华为鼓励内部创业的目的概括为:

  一是给一部分老员工以自由选择创业做老板的机会,二是采取分化的模式,在华为周边形成一个合作群体,共同协作,一起做大华为事业。潜在的含义是希望通过创业员工的自我尝试,趟出一条血路,弥补华为在分销渠道方面与竞争对手的明显差距。然而,任正非没有道出却是更加深层的目的,是实施第二次有组织的新老接替运动。可以说,内部创业的举措实际上是给一批在公司长期工作的中层管理者寻找一条良好的出路。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将非核心业务与服务业务,如生产、公交、文英餐饮业以内部创业方式社会化,先后成立了广州市鼎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创通公司等。

  岗位任职资格及考核体系优化

  大规模裁员之后,为建立自己的岗位任职资格体系,华为先后引进了美国Hay Group咨询公司香港分公司以及英国NVQ企业行政管理资格认证。在其帮助下,华为从行政部门开始一步步地建立了职位体系、薪酬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及员工素质模型等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Hay Group为华为设计了和国际惯例接轨的人力资源体系,包括职位描述、五级管理者体系和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体系体系。KPI是华为考评制度的重点,该体系在其后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华为首先在行政部门开始了任职资格体系尝试,考评合格的秘书们可以获得由中英机构联合颁发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此举极大地提高了秘书们参与任职资格体系内外部考评的热情。通过考评员与被考评者的一致努力,华为秘书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相当于其他公司三个秘书的总和。

  此后,人力资源部成立了2个任职资格研究小组,每组3人开始指定其它工作岗位的资格体系。为了让华为各部门的员工认真对待这一次的任职资格体系施行,任正非在《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里这样写道: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任职资格来体现企业对员工的阶段性评价。首先,华为公司不是等待目标已经实现以后再予评价,而是在发展过程中进行评价。其次,评价是通过人作出来的,因此不可能做到所有的评价让人人满意。我们要求各级部门要尽量公平、公正;更要求干部要能上能下,工资要能升能降,要正确对待自己,也要能受得委屈。如果不能做到,企业必定死亡。”

  任职资格管理正式推行后,华为所有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员工每上升一级需要提高的能力一目了然,培训也很有针对性。认知资格标准牵引推动培训体系支持配合,真正解决员工职业发展问题。华为的每个高层两年进行一次职位资格认证,公司根据认证结果决定员工是继续留任、晋升还是降级使用。

  在1999-2000年岗位任职资格及考核体系优化在全公司推行实施过程中,华为一共有大约40个高级经理人被认证为四级管理者,他们均属于公司各个领域的核心主管。除了各级管理者需要认证,专业技术人员也是有任职资格要求的,华为的每个专职人才都需要通过相应任职资格和专业等级认证。

  华为大学,打造中国企业的黄埔军校

  从国外考察回来,任正非看到了华为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巨大差距,不仅是产品技术上,更多是管理体系和流程上的差距。任正非常说:“我们总不能等待没有问题才去进攻。我们要在海外市场的搏击中,熟悉市场,培养和造就干部队伍”。

  为了把华为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华为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2005年正式注册了华为大学(Huawei University),这个号称中国企业的黄埔军校的学校为华为员工及客户提供众多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文化培训、上岗培训和针对客户的培训等。

  大学依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推动和组织公司培训体系的建设,并通过对各类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支持公司的战略实施、业务发展和人力资本增值;对外,配合公司业务发展和公司服务策略,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技术及管理培训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通过华为的管理类实践经验的分享,与同业共同提升竞争力。

  目前,华为大学拥有300多名专职和逾千名兼职培训管理和专业人士,遍布于深圳总部和全国及世界各大洲的分部代表处。为华为的市场开拓和强力赶超爱立信奠定基础。

  权利下放、再下放

  从2010年开始,华为完成对于公司治理架构的调整,由于其员工持股的特点,由股东会成为公司治理架构的顶点,董事会由股东大会的股东代表选出。

  事业部调整:从原本的业务、市场、供应链分离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业务为中心的四个EMT(注:华为最高管理机构,经营管理团队),每个EMT都设有研发、市场等部门。事业部调整意味着华为从提供产品向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转变。

  调整后权利下放,不同业务的EMT拥有更多的权利。

  关于华为的机制以及随之而生的华为印记的企业文化,总裁任正非总结过这么几句话:“有人问我,华为文化形象描述一下是什么,我想了半天讲不出来。这次,我看了《可可西里》的电影,以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我想他们的精神就叫华为文化吧!”“在华为,是以奋斗者为本!”

  其实“奋斗为本”或者“狼性文化”在华为仅仅是不断改革的精神描述,从华为的机制改革历程中不难看出,从被动地为员工“打白条”,到为在通讯设备行业大洗牌中获得生存机会而进行的“裁员过冬”,再到为规范员工能力和岗位匹配,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岗位任职资格及考核体系优化”,最后为华为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企和通讯设备行业培养人才而打造的“华为大学”。华为在机制上一步一步从被动走向主动,真正地走出了华为特色的机制发展道路。

  华为管理篇

  华为是一家以眼光长远见长的通讯设备运营商,任正非一开始被外界称作华为的“毛主席”,在华为创业初期从管理到业务事事亲力亲为。和毛主席一样,任正非爱写文章,尤其是企业管理方面的文章。但是显然,任总的理想不是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现代通信设备企业,而是用现代化的管理机制让企业能够成功地持续运作下去。他在自己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写到:

  “今天的接班人们,个个都是人中精英,他们还会不会像我那么愚钝,继续放权,发挥全体的积极性,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呢?他们担任的事业更大,责任更重,会不会被事务压昏了,没时间听下面唠叨了呢……相信华为的惯性,相信接班人们的智慧。”

  要让成功变成惯性,任正非所做的尝试之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启迪。

  《华为基本法》:第一部企业管理大法

  90年中期,华为发展面临新的问题:第一,企业迅速的发展令华为对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地膨胀;第二,同时,伴随大量涌入的新员工,企业文化的落地遇到困难。第三,员工的数量增长使得高层与基层员工的沟通越来越少,距离产生的不是美感而是生疏和漠然。《华为基本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在拟订之前,总裁任正非就指派一位副总监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几位教授联系,系统梳理华为的文化,总结成功经验,对《华为基本法》做出定位。《华为基本法》从1995年萌芽,到1996年正式定位为“管理大纲”。

  外界对华为基本法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主要是因为华为实在是太低调了,因此高调对外宣布的《华为基本法》就成了外界了解华为不多的途径之一。华为董事会对外公布的《华为基本法》主旨包括:说明华为要往何处去,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华为的使命、追求和愿景是什么?华为管理效率问题,围绕效率华为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内部规则体系,避免因快速扩张而导致管理失控?解决员工的成就感问题,通过确立什么样的文化理念与人力资源政策使员工对企业有文化认同,有成就感?

  1998年3月,华为基本法审议通过,整个拟订过程耗时三年。这部基本法既是华为内部首个将企业家个体的思维转化为组织思维的资料,也是中国企业第一个完整、系统地对企业总裁进行价值观的总结性文字,对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很大推动和示范作用,也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品牌价值。《华为基本法》出台后成为国内外企业家竞相追捧、学习的范本,华为在国内外一时间声名鹊起,增加了华为的社会知名度和客户对华为品牌的认同感,令“企业文化”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IT战略规划,全面BPR&IT改进计划

  在国际化的战略引导下,华为把IT战略规划列为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并以全面BPR&IT改进计划一同组成华为在第二阶段的主要管理变革方向。

  基于IT战略规划,华为确定了系列管理&IT建设主项目计划以及实施时间表,并建立了一个项目办公室来监督所有的业务流程重整项目和IT项目,以确保能够更有效地管理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由项目指导委员会领导的华为BR&IT部门应运而生,从组织上保障管理与IT子项目的推动落实。

  IPD:从研发构建优势

  华为每年将销售额的10%投入产品开发,但是研发费用浪费比例和产品开发周期仍然是业界最佳水平的二倍以上。产品开发流程处于企业价值链最上游,开发流程出现的问题会在生产制造、销售、交付、售后服务等下游环节被十倍百倍放大。因此,从产品开发源头入手,是提高产品投资收益、解决公司系统性问题的治根之举。华为花巨资引进IPD,就是希望通过变革产品开发模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费用,提升产品质量,最终能够提高产品赢利能力。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是从产品概念产生到产品发布的全过程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作为产品开发的驱动力,在产品设计中就构建产品质量、成本、可制造性和可服务性等方面的优势。它将产品开发作为一项投资来管理,在产品开发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从商业的角度而不只是从技术的角度进行评估,以确保产品投资回报的实现或尽可能减少投资失败所造成的损失。最先将IPD付诸实践的是IBM公司,实施效果明显,从流程重整和产品重整两个方面来达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利润、有效地进行产品开发、为顾客和股东提供更大价值的目标。

  IPD作为先进的产品开发理念,其核心思想概括如下:  (1)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IPD强调要对产品开发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析,并在开发过程设置检查点,通过阶段性评审来决定项目是继续、暂停、种植还是改变方向。 (2)基于市场的开发。IPD强调产品创新一定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的创新。为此,IPD把正确定义产品概念、市场需求作为流程的第一步,开始就把事情做正确。 (3)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采用跨部门的产品开发团队(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以及决策,达到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目的。 (4)异步开发模式,也称并行工程。就是通过严密的计划、准确的接口设计,把原来的许多后续活动提前进行,这样可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5)重用性。采用公用构建模块(CBB:Common Building Block)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 (6)结构化的流程。产品开发项目的相对不确定性,要求开发流程在非结构化与过于结构化之间找到平衡。

  管理变革: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华为IPD项目分为关注、发明和推行三个阶段。

  关注阶段,进行了大量的“松土”工作,即在调研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培训、研讨和沟通,使相关部门和人员真正理解IPD的思想和方法。

  发明阶段,主要任务是方案的设计和选取三个试点PDT,并教练试点PDT按IPD进行运作。

  推广阶段,本阶段逐步推进,先在50%的项目中推广,然后扩大到80%的项目,最后推广到所有的项目。

  在华为实际操作中发现,IPD在华为的实施是艰难的,不仅因为IPD牵涉的面很大,而且华为规模大、产品线宽、系统复杂、技术含量高。

  IPD项目实施的难点之一是员工思想观念的改变。

  IPD项目实施的难点之二是组织和流程的切换。

  IPD项目实施的难点之三是打破部门壁垒,跨部门进行纵横管理,跨团队产品研发。

  根据企业自身现状,华为指定了适合自身情况的IPD项目实施模式:“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僵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管理进步的基本手段最简单讲有两个方面:一是向他人学习,二是自我反思。对于致力于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的华为公司,向西方有着优秀管理模式的企业学习尤其重要。

  任正非在与Vicky Wright谈话时明确指出:“我们引入了薪酬和绩效管理,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继续沿用过去的土办法尽管眼前还能活着,但不能保证我们今后继续活下去。现在我们需要脱下‘草鞋’,换上一双‘美国鞋”。

  优化,掌握自我批判武器:

  我们不能脱离公司的历史和发展阶段来讨论学习模式。公司提出要花十年时间实现与国际管理水平接轨,这说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公司都将处于一个规范化的阶段,一个追求管理进步的阶段。僵化是有阶段性的。优化对象分为两块,一是国外引进的,一是自己创造的。

  改进自己的,则要防止故步自封和缺少自我批判精神。只有认真地自我批判,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先进,优化自己。

  固化,夯实管理平台:

  优化就是改进,优化就是创新。持续的管理进步需要持续的改进创新。因此,优化之后应是固化。

  任正非指出,创新应该是有阶段性的和受约束的,如果没有规范的体系进行约束,创新就会是杂乱无章、无序的创新。华为要象夯土一样,一层层夯上去,一步步固化创新和改进成果。表面上看来,公司的运作特点是重变,重创新,但实质上应该是在重固化和规范。

  固化就是例行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模板化、标准化),固化阶段是管理进步的重要一环。

  ISC:向供应链要效益

  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是供应链相互间通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和服务的厂家、供应商、零售商、客户等组成的网络。管理原则是通过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保证实现供应链的两个关键目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ISC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供应链,而是集财务、信息和管理模式于一体,用任正非的话来说:“集成供应链解决了,公司的管理问题基本上就全部解决了。”

  传统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常采用的供应策略是: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直采用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也称“垂直分工”)管理模式,即核心企业与其它企业是一种所有关系。

  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

  进入90年代以来,消费需求愈加多样化;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的飞速膨胀;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将资源延伸到企业以外的其他地方,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横向一体化”(也称“水平分工”)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华为上马ISC的变革原因。

  在重整供应链之前,华为管理水平与业内其他公司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国际上其他通讯设备制造商的平均水平为94%;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国际平均水平为9.4次/年;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国际通讯设备制造商平均水平为10天左右。重整供应链的目的就是为了设计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成本最低的集成供应链,为华为早日成为世界级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变革的难度来说,ISC重整对华为的挑战要大于IPD等其他变革,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ISC变革的覆盖范围更广,它既包括公司内部的销售、采购、制造、物流和客户服务等多个业务系统,同时还包括企业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因此,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ISC链条运作绩效的改进。

  其次,供应链管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赖于企业ERP、MRPII的实施和改进水平。

  最后,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差别很大,华为没有现成可以学习的模板,只能在供应链理念的指导下,以自己和客户的现实为起点来摸索着开展项目。

  ISC的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ISC项目的目标首先是要建立完善的内部供应链的运作流程,建立起支持供应链运作的组织体系和IT体系,形成内部集成供应链并开始建立起良好的外部关系(主要是供应商平台)。

  值得指出的是,ISC的设计和推行不是顾问和项目组闭门造车的过程,随着项目的深入,需要各业务环节的直接参与,你的参与程度与项目成功与否有直接的关系。项目本身是有限的,而供应链的持续改善是无限的,这一点,广大员工不仅要清楚,而且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积极参与,更要全身心投入贡献自己的智慧。

  管理体系全球推行

  在华为实施IT战略规划项目期间,通讯设备行业的“冬天”也悄然结束,经历2002年的销售下滑后,华为销售收入自2003年起猛增,较2002年度增长50%,达到317亿元人民币,海外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占到整体销售额的近1/3,并先后拿到阿联酋和香港两笔3G合同,成功进入了当今国际电信界技术最前沿、竞争最激烈的3G领域,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实现3G商用的厂商;2006年华为销售额更增至656亿元,其中海外销售达到44%之多。在全球通讯设备制造业不振的格局下,华为以新兴市场巨人形象崛起,已具备与国际一流厂商同台竞技的条件。

  2006-2007年,华为在海外市场大规模拓展、海外研发生产基地新建以及大量的兼并合资的背景下,向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进行管理体系和核心IT系统的复制推行。实现了管理体系在不同国家的二次实践,在为海外开拓助力的同时,也为华为的管理实践积累了经验。

  华为IT变革篇

  任正非把华为定位为“未来的世界一流通信企业”。他清晰地意识到,一旦企业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规模扩张之后,企业的流程重组和信息化建设会变得非常紧迫且重要。

  任正非总裁指出: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市场、制造、研发的国际化,只是其表象问题,而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企业,还需要更加深层次的推动力量,其中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

  上马ORACLE MRPⅡ

  从1988创业之初的2万元发展到1996年26亿元的产值,华为在中国的通信领域中确定了自己的优势,人员、财力和成本都在成倍增长。高速发展的同时,业务流程不畅,管理基础薄弱,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进行优化调整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纷至沓来。同年,华为开始建立企业内部互联网以及中央数据库,对企业IT系统逐步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的工作方式。

  90年代中旬,华为信息化建设还处于从无到有的进化过程当中:1992年,华为开始自主开发一些局部应用软件;1995年,开始软件考察调研选型,选取美国Oracle的MRPⅡ产品;1996年,作为国内最早使用ORACLE MRPⅡ软件的用户,上线R10.6版,选择了13个最核心、最基础的功能模块,当时的企业信息化也仅是“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水准;1994-1997年,建成世界级数据中心,并通过不断改进和深化运作管理,加强数据中心日常运作保障。

  实施MRP的效果非常明显:在MRPⅡ引入初期,MRPⅡ的方法就在部门业务中得到了具体应用,比如生产计划管理,按照MRPⅡ原理采用滚动倒排和物料需求分析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产库存周转率由过去年周转2-3次到5次。

  在MRPⅡ及时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和实践下,交换设备的生产周期由过去的一个月降到半个月。

  各部门已经越来越认识到MRPⅡ系统信息集成和共享所带来的好处,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某产品事业部从1997年1月份开始正式使用MRPⅡ来进行计划运算,过去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仅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Oracle MRPⅡ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在于,首先,从管理入手重组业务流程;其次是领导层的高度重视,项目组的有效配合推动;再次,在顾问的指导下,学习管理理念和系统功能;最后,基础数据管理到位,建立维护责任制。

  上马MRPⅡ之后,华为陆续建立了公司核心应用PDM、SAP HR、NOTES系统备份系统;并依据业界最佳实践建立 IT Service Model及配套管理制度,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端到端服务管理模式,关注客户体验,实现了国内和海外常住工作地点的网络支持和安全便捷的服务。

  在第一阶段一系列的IT建设完成之后,华为总结了以下四点成果:

  第一,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华为的运作效率更高,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可以通过互相访问对方的数据库、网页、公告栏等进行交流,互通有无。

  第二,信息的采集、归档、管理更加方便,检索查阅非常迅速。信息在组织内的流动通过内部互联网变得非常丰富、准确、及时。

  第三,便捷的信息收集和传播提高了华为的组织反应创新和能力,中间层可以被削减,这使组织的扁平化成为可能。

  第四,网络的使用,扩大了华为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企业的边界可以变得更加开放。可以和供应商、顾客、合作者组成虚拟团队,进行开发工作。

  管理体系的IT落地

  有了完整的IT战略体系,华为实施了一系列协助IT规划落地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在IT管理体系建成之后,仍然不断对其修正,利用信息化系统固化改革成果。

  机制落地SAP HR

  华为的岗位任职资格体系与考核制度在IT层面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相挂钩。华为的SAP人力资源系统(即SAP HR),在第一、二阶段的组织变革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系统最突出的几个功能如下:

  员工自助管理:传统的HR系统大多是人力资源部在使用。但在华为,SAP HR则是一个公共平台。员工通过系统自助查看、修改个人信息。他可以看到目前自己的公司股票情况,甚至可以提交自己买卖股票的申请。他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工资和报销情况,甚至于提交办公用品申请等。

  除了人力资源和财务的内容外,华为的员工培训体系也能够在这个平台体现。在华为完整的任职资格体系中,每个员工都能清晰地了解到晋升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测试。使得华为整个人员考评晋级体系更加透明和公平。

  经理层决策管理:通过SA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每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和审批员工的休假、调动以及培训状况等。

  在做绩效考评时,可以将职位要求条件作为考评标准。如果员工没有达到职位要求的考评标准,公司会依据SA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的记录以及其上司、项目业绩等指标讨论决定继续聘用、降级或者晋升。在华为KPI(关键业绩指标)对员工任职资格的界定下,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人情或感性等等因素导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内任职不合理、不公平、不合适的现象。

  企业的数字化战略管理:SAP HR系统是与财务紧密衔接的。HR一方面要服务好员工,另一方面管理着与员工相关的费用信息,公司内部要随时知道产品在日常应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特别是跟人相关的费用。

  有了信息化的手段,公司内部任何的投资,任何一笔支出都不应该是盲目的,虽然SAP在中国成长的非常之快,公司利润也非常丰厚,但它的成本控制还是相当严格。一些在传统没有被注意到的细节数据,在SAP人力资源系统都要被统计,以作为一些管理的依据。

  互联网财务系统IFS

  事业部发展以及海外市场拓展的业务与财务COA和IFS系统统一相挂钩。COA是Chart of Account的简称,即会计科目表,IFS是Internet Finance Service简称,指使用互联网这种新兴平台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新型产业体系,这种产业体系包含了“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贷款”等等一切与金融服务相关的行业。而这些行业一定是传统金融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

  华为的财务管理在第二阶段还只是酝酿起步,与其庞大的公司规模不很相称。在ISC实施被提上日程之后,华为的财务COA的统一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实在今天看来,华为当时的财务COA统一的工作甚至算不上是一次管理系统的升级。在2007年实施IFS之前,无论是COA统一工作还是ISC连带的华为财务梳理,都只能算是华为在财务管理路上所做的预习。

  2007年,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亲自给IBM CEO彭明盛写了封信,希望效仿IBM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转型。正式上马IFS之后,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公司运营效率显著提升。仅就2009年年报来看,公司运营效率显著提升。2009期间,华为费用率下降1.4%;存货周转天数下降10天;应收账款回款天数下降2天,且销售收入增长高于应收账款增长。同时通过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华为2009年实现汇兑收益16亿人民币,较2008年增长69亿人民币。

  IPD/ISC流程优化落地

  IPD/ISC流程优化业务管理架构是与IPD/ISC流程推行启动和PDM、CRM等项目上马相挂钩的。

  华为的产品开发是基于IPD进行的,其中涉及到公司多个部门、多个运作团队和角色,因跨部门协调不畅造成产品开发项目延期、效率降低的情况颇为普遍。再此情况下,任正非说出“IPD要培训培训再培训”、“IPD关系到公司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各级组织、各级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的口号。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IPD主要解决针对华为研发活动缺乏计划性、缺乏后期评审的问题。

  IPD的实施经过了2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8年初开始,当时华为开始自己摸索实施IPD,组织了项目组拿出了一套基于IPD的研发体系变革方案,并进行了推广实施,但这次变革基本上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第二次国际咨询公司介入后,打破了华为以部门为管理结构的模式,转向以业务流程和生产线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一开始IPD的核心组决策、IPMT的决策评审等关键措施并没有施行,只是在两个产品线上按照IPD2.0流程运作。2002年华为才开始全产品线的PDT2.0流程运作。此时,支撑PDT流程的相关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等都已建立起来。2003年,华为IPD升级到3.0。

  华为IPD的构成包括:固化的结构化研发流程;支持流程实施的跨部门团队;决策评审点;异步开发模式。

  针对华为研发活动缺乏计划性。在IPD模式支持流程实施的跨部门团队中,各部门都要有人参与到规划和实施的过程里面,组成跨部门的团队——IPMT与PDT(IPT)。跨部门团队被要求在产品开发之前做出相关联的规划,并且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相互协调,以保证这个产品自始至终都是技术领先、成本合理并符合市场需求。

  针对华为研发活动缺乏后期评审的问题。IPD的决策评审点要求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之后选出最有潜力的项目,提前进行瞄准和计算“提前量”。这使得进入开发阶段的项目都是最健康和明确的。

  在IPD实施落地过程中,华为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简称PDM,大型的应用管理软件包)。通过它来有效集成公司的专业工具,管理这些工具产生的最终数据。它让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数据在整个公司范围内有效地流动。PDM是IPD的一种使能器,它属于IT工具的一种,但不仅仅是IT工具,PDM还涵盖了许多管理思想。PDM的实施可以提高IPD流程的运作效率,并对流程进行固化。

  实践证明IPD能够加快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减少产品开发失败而减少浪费,降低产品来发成本,增加收入,为客户提供更加价廉物美的产品。

  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化供应链项目是华为最重要的管理变革之一,涉及市场、订单、用服、采购、制造、计划、物流等诸多环节,与研发、财务等业务也有密切的联系。

  1999年11月8日,ISC项目正式启动,关键要帮助华为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自己负责经营的模式,转为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最佳合作伙伴关系,与他们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至于生产,华为开始只抓关键零部件或者成品的制造,即所谓的外包。

  这种由“纵向一体化”转为“横向一体化”的思维模式使得相邻的企业一次链接起来,成为了一条“供应链”。这种新的管理运作模式(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一的产品、业务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华为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促进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发展。ERP着眼于供应链管理,将供应商、制造商、写作厂家、用户甚至竞争对手都纳入管理的资源中,使华为的业务更加紧密地集成在一起。加之对EDI和Internet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华为获得了快速的反应能力。

  实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和提升的关键在于外部供应链集成。在这个阶段,华为需要采用销售点驱动的同步化、集成的计划和控制系统。它继承了客户需求数据和合作开发计划,基于约束的动态供应计划、生产计划等功能以保证供应链中成员同步化地进行供应链管理。

  直至今天,华为的SCI改进仍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国际化竞争大势迫使华为这个国际化通讯设备公司必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供应链以适应市场需求,在国际竞争大势中占据优势地位。

  将研发迁移到云端

  自己做的产品自己先用是华为一贯的传统,延续这一传统,华为从2009年开始陆续把研发迁移到云计算上,目前已经达到1万多人的规模。它带来的好处很多,首先不需要桌面,这样就连空调都省了,因为每天计算机的发热量远远超过人的发热量。其次实现共享,以前每个研发人员有一个开发计算机,还有一个测试的计算机,而现在一台电脑,白天写代码、晚上这个服务器进行系统集成测试,全是敏捷的开发,自动化的测试。第三保证信息安全,每个人的终端只有一个小的盒子,接个键盘,接个显示器,接个鼠标,所有的计算都在服务器端,信息安全很容易解决。

  就维护成本而言,采用办公云后,上海研究所的IT维护人员由200个精简到9个,每个人可以满足大约1000人的IT需求,PUE为1.3。

  华为发展历程对成长型企业的借鉴

  华为从创业到成长,成为行业乃至整个民营企业的标杆,纵观其成长历程,其成功要素可概括为以下:

  首先是战略上的成功,华为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战略都能够从牢牢立足自己市场出发,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自身的能力来精确找到市场切入口。就像华为在自己使命中所写: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来源:华为官网]

  从华为发展历程上来看,无论从企业发展初期的“农村包围城市”;还是成长阶段的全面管理变革、国际化战略准备,直至最后的“云计算”战略。华为每一阶段都能够聚焦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紧贴中国巨大的电信市场。所以外界经常以“眼光长远”来概括华为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路径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精确的战略和专业化的市场定位无疑是华为在通讯设备行业竞争中体现出的最大优势。

  其次是与企业经营情况相“均衡”的企业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建设要与企业自身的业务规模、业务流程相互匹配,这样才能完成企业诸元素从端到端、高质、快捷、有效的管理。对于华为而言,强化管理,修炼内功,推行IPD、ISC为核心的管理变革,就是补长管理的短木板。通过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对标、打造端到端的业务价值链,华为从管理上奠定了与国际巨鳄同台竞争的基础。未来的企业竞争必将逐步脱离低端的价格、产品竞争而走向高端的品牌、管理的竞争,所以华为要走向国际化,管理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是华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与高绩效文化建设。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努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在此基础上,华为在企业内部推行了一整套与企业经营业绩相挂钩、流程化的组织建设;在内部核心价值观方面,相应地构建以高绩效为特征的企业文化。对于公司各部门、项目团队及其主管来说,随着个人绩效承诺制度的实施,其已经不是单纯的职能部门或职能管理者,公司强化了其身上的经营职能,各部门的干部实际上已经转化为集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为一体的管理者。因此管理者被要求必须在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上相互均衡,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个体层面,实现个人能力与工作职责的动态均衡;在组织层面,实现部门经营目标与管理效率的动态均衡;在公司层面,实现功与利、经营与管理、组织战略目标与组织能力的动态平衡。

  最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同步,通过信息化建设固化管理体系。先进的流程制度体系不仅是厚厚的报告和文本,而是通过IT系统固化。通过先进的IT系统,一方面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另一方面,切实提高企业的执行力,让每次管理成果真正地在企业具体运作中落地见实效。

  预期更好的华为

  目前华为已走过成长期,进入成熟期,企业发展每一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作为成熟期的华为同样面临新的挑战。

  即使2010、2011年的销售业绩一路飙红,但是华为领导层还是冷静地看到:围绕着电信运营商而生的通讯设备业,正在面临行业性的“见底”:以全球一年约1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计,2010年,华为已做到240亿,在蛋糕增量不变、竞争格局再难有突变的前提下,他们将面临“增量”的大限。

  在机制上,多年的高增长、高分红,让危机和共担风险意识被极大弱化。如果华为创业以来那些以人为本的激励手段失效,如果那个创造了20年增长的华为必须暂时步入平庸,她的文化是否还如过去一样具有杀伤力?

  从市场竞争对手来看,IT支出比较大的行业,除了电信行业,还有金融、政府、教育、医疗等,各行业的需求各异,与电信行业大有不同;再者,从电信云向因特网的云渗透,那里已经把持了思科、IBM、惠普等更为强势的IT巨人。

  要扭转从企业壮年期走向衰退期的大势,华为在云计算上的战略转型能否实现持续成长?这一点即使是华为的总裁任正非恐怕也很难马上给出答案。但是和任正非说的一样,我们目前仍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核心就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和致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由于信息网络给人带来观念上的变化,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在这种情况下,创造财富的方式主要是由知识、由管理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第一的。”

  所以,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只要华为能够抓住市场的需求,坚定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华为的未来会更加大有可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2910.html

更多阅读

吐槽是什么意思——几种网络语言解释 膜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

吐槽是什么意思——几种网络语言解释——简介现在网络生活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一段时间不上网,别人在网上说的话你可能都听不懂了,这些语言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很少用。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些语言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下面就几个常用网

尿等待是什么意思? 男性尿等待

【导读】尿等待是什么意思:进入春季,中医男科门诊多了不少前来寻医问药的前列腺老病号,他们的难言之隐大都是排尿出了问题,有的是尿意频但排尿踌躇,有时甚至小便点滴而出,有的小便经常淋漓不畅,不一而足。说是老病号,因为许多人的病史起码

网络流行语“打酱油”是什么意思 打酱油是什么意思

网络语言,“打酱油”,很多人常看见,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打酱油”实际上就是无奈的意思,或者也可以解释为无力解决的问题或者事情。我们看天涯论坛,很多义愤填膺的事情,比如李肛门,我们很无奈,只能打酱油,我们既不能杀了李刚父子,我们又不

太极拳中的内外相合是什么意思 太极拳是什么意思

太极拳中的内外相合是什么意思?先来看下内外相合的歌诀!研练太极求阴阳,对立统一心中装。内外相合太极路,循路求实功夫长。先练聚化后求钢,内动外随序向定。先慢放松求柔和,再练紧凑圆出方。相合关键起止点,呼吸配合是妙方。太极拳外三合是

HBVDNA是什么意思啊? hbv dna定量正常值

2010-12-13 18:14 z429205561 | 分类:传染科 | 浏览10570次HBVDNA是什么意思啊?不要说那些医学上的,,,我有搜素到,但是看不懂... 我只想知道这个名词最简单明了的意思.我是怀孕的了,今天问过医生,之前我是有大

声明:《一匹黑马是什么意思 华为,一匹黑马的成长历程》为网友猶汜譡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