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信仰缺失 失“信”的中国股票



 “上妆”与“整容”


  回望2011,在国外,中国概念股遭遇猛烈追杀,从年初到11月底,有67家中概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到来自第三方的公开质疑。其中,29家被勒令退市,9家通过私有化退市,1家主动退回OTCBB场外市场交易,1家因申请破产而退市。此外,还有10家因为连续30天以上低于1美元,收到了交易所发出的退市警告,有6家企业的股票被停牌至今。如今,中概企业70%的股票价格已经跌至5美元以下。


  再放眼国内,10年磨一剑、被期望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创业板,沦落成了变脸板,套现板。最新的三季报显示,创业板2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超过1/3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53家净利润同比降幅超过30%,平均净利增长不及去年的一半。那些曾经光环无限的创业高管们加速辞职,盘算着半年后就可将手中股份套现,两年来创业板高管离职公告170余份,仅今年前三季度就发布了120份。


  一边是中国股票在境外的集体沦陷,另一边是所谓未来之星的创业家们的巧取豪夺;在外是一片令人震惊的业务吹嘘、财务造假,在内则是高管不论企业死活地攫取快钱,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上市企业和高管对投资人负责的信用契约似已成为难得一见的稀有物。


  “原来他们还只是在法律缝隙中将坏事做尽,现在他们却走得越来越远。”一位从业20年的美股分析师如此形容去美国股市寻求IPO的一些中国企业。逻辑十分简单,美国有完善的股票市场体系,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机制,以及丰富的资金及上市资源。国内企业只要披上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变利益实体)外衣,顺利绕过审批路障,在PE的助推下,都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美国上市。


  其实,在美国,利用跨境监管不足,境内外信息不对称,为预上市企业“上妆”美化早已生成一条产业链。只是从原来的“轻描淡写”到“浓妆艳抹”,企业的包装越来越惊人,欺骗甚至欺诈的成分越来越多。当鼓吹中国神话的泡泡已经难以赚钱时,做空中国概念股成为了新的选择。


 中国人的信仰缺失 失“信”的中国股票

  而很多中国概念股企业本来就对美国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和各参与方不是特别熟悉,“不知道水有多深”,被做空机构袭击后不得不突然间接受律师、审计师、证监会和投资者等市场各方的价值审判,如果自身缺乏过硬的资质,授人以失信之柄,则企业自然将遭受惩罚,就像东南融通那样,数月之间便分崩离析。


  国内又是另一番景致。在企业中流传这样的话:“上会了,是小胜;过会了,是大胜;上市了,就万事大吉坐等收钱了。”看看创业板那高得离谱的市盈率,原始股票可能获得成百上千倍的回报,一夜暴富之梦在众多企业高管中发酵,鲜有几人还坚守创业时的理念。


  PE和券商更是推波助澜,两者植根于自身利益,一味地美化企业,助其登陆创业板。如果说,在美国市场上市还只是为企业“上妆”,那么在国内就转为“直接整容”,为做大利润,想方设法补缴税款,为勾连商业故事,做出各种关联的皮包公司手法变化多端。而所谓的保荐人和发审委制度几乎失效,保荐人不兜底,随意跳槽,发审委没有真正的能力去识别一个公司的未来价值,导致了逆向选择和复杂的寻租。


  就这样,多方耦合下,心怀不轨者在创业板上大行其道,示范效应下,效仿者越来越多,最终变成了如今“强盗贵族横行”的创业板。


  重振股市信用希望何在


  如此窘境,根源在于商业信用的沦丧。股市这样虚拟经济体系并非乌托邦,它紧紧地与实体经济体绑定,商业信用正是绑定两者的纽带。发行股票时,主事人以办好企业吸引投资者,投资者以此为前提做投资,中国股票不断失去这样的信用羁绊,没有了市场交换中基本的道德秩序,只能落得股市变赌市,上市成圈钱。


  回顾中国股市的建立,最初就是为国企厘清产权结构,筹集资金的用途,当时是不得已的选择,以国家信用保证,再有序上市本无可厚非,可是后来随着上市企业越来越多,性质越来越复杂,这群企业的信用又有谁能背书?


  的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合同失效,三角债盛行,再到后来的假冒伪劣盛行,商业信用这个在人们经济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变得越来越无力,发行审批时紧时松,将良莠不齐的企业送入股票市场,加之行政干预众多,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使得从事交易的投资人难以识别,身陷其中。后来,更有龌龊的企业妄图将这套经验运用到美国股市中,试图拼凑出一个个中国神话。


  可惜的是,在市场化发达的美国,商业信用早已有充分的市场化手段保证,对单个股票做空成为惩戒、震慑信用缺失者的最佳手段。最近曝光的一份资料显示,著名做空机构“香橼”(Citron)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成绩是16胜2负,而类似东南融通、新华财经等7只股票则直接退市。有专家估计,如此做法,香橼可能利用做空获益过亿美元。正如其CEO安德鲁·莱福特所言:他们善于揭露被掩盖的故事。


  做空事件对拟上市融资的创业公司来说是坏消息吗?一方面,这的确会导致VC/PE们的投资越来越趋向谨慎,从而令创业公司融资难度加大。但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大浪淘沙始见金,真正的优秀企业不会受此类事件的影响。而且,长期来看,做空也会起到市场净化的作用,促进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理性认知。


  回头再看,香橼数次做空的新东方和哈尔滨泰富电气却屡创新高,连续4次做空奇虎360的报告也未能撼动其股价。足见如此市场化的做空,既可以让那些缺乏商业信用、大肆鼓吹造假的企业备受打压,又不会伤害到真正合规守信的企业,是远比僵化审核机制优良的试金石,值得国内借鉴。


  “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一直被视为商业信用的在股市上的映射。在这样一个多元博弈的市场上,如果由浑水、香橼们健全信息公开和权利制衡的生态,削弱上市公司的绝对主导权,壮大小机构与散户的力量,实现更加均衡的博弈,将有助于三公逐步完善,股市的商业信用也将重新得以树立,市场重获有序化基本保证。


  在重振国内股市商业信用、让创业板走出窘境的课题上,刚刚履新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能够给我们带来多少希望呢?不管怎么说,我们期待证监会在明确退市制度、加强审批要求、严打内幕交易之外,培育出更多类似浑水的市场化机构,让市场充分博弈。当然,这远远不是行政手段可以一蹴而就的,恰如中投总经理高西庆所言,“我们需要灵魂深处的革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3014.html

更多阅读

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中国人的信仰彻底沦陷 沦陷的信仰

转载自天涯论坛:生活在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有人说中国人的信仰彻底沦陷,我觉得这样的评价仅仅是透过事物表象用道德大棒吓唬人,从而无法触动实质性的本质。习惯了每天的奇葩新闻,也就理解了那群逃离中国,生活在一些民主国家的华人为什么会

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 中国人是什么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黄助昌所有的中国人或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信仰是什么?聪明的你,请告诉我。我知道阿拉伯人信仰真主,西方人大多信仰上帝或基督,泰国人信佛……中国除西藏人信佛,其他人信仰什么呢?当然,有人说信儒教,是的,在漫长的历史

是信仰缺失还是底线缺失? 信仰缺失的表现

            是信仰缺失还是底线缺失?                 张鸣最近一段时间,老有记者问我这样的问题:为何中国人信仰缺失?我当然知道他们为何要这样发问,因为我们这个国家,一直在出怪事,毒大米,毒馒头,三聚氰胺

声明:《中国人的信仰缺失 失“信”的中国股票》为网友綄美尐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