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的三大矛盾 企业必须根据社会需要适时转型



     企业从创立开始就是为了社会需要而存在,整个市场就是客户的需求。包括员工的成就感、投资股东的报酬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利益、社会责任及对环境的保护,都要充分考虑,多赢企业才能永续发展。

  山东大学特聘营销传播学专家王广伟老师认为,企业都有成长的极限,原来的成长要素消失了,又需要突破一些新的成长极限,这就需要变革,过去的成功要素已经不能复制。企业要发展,一定要长期地做投资,你在某一个时间里面需要做变革管理,这在学术界称为多S的成长曲线。每一次的变革最后一定是带动一个高度的成长。

  柳传志(联想控股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认为企业要有真正的主人

  经济、政治、商业环境的变化都迫使企业考虑转型的问题,实际是从“蒙着打”到“瞄着打”,再到制定战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联想在2001年以后,一直主动地、跨行业地进行转型。

  过去没有联想控股,只有一个叫联想集团的企业,就做电脑。2001年我们决定把联想集团拆分为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后来又开展了联想投资的业务,投资时“事为先,人为重”,做得很成功。到2003年,我们做了更大一家PE(私募股权管理资金)弘毅投资,又做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做得非常扎实。

  这十年来我们跨行业、主动跳跃式的转型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转型前确实反复地想,到底我们凭什么转,有没有资格转,有没有必要转。联想的管理三要素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领导人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来做决策,要制定新的战略,这些都要考虑透了才能做。

  第二,组织架构对于多元化的企业非常重要。如果用事业部的方式来进行多元化业务的运行,至少我是不行的。我们是完全的子公司独立架构,我在联想控股担任董事长,丝毫没有妨碍杨元庆做电脑行业的领军人物,也不能否认赵令欢、朱立南是PE方面的专家。

  然后要选对人,这是关键中的关键,能领军的人可遇不可求,要非常认真地观察培养。

  选对人后,要给他一个平台,不仅是精神的舞台,还有物质的舞台,要他成为真正的主人。惠普现在的问题,就是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已经没有真正的主人了。董事们全是独立董事,跟企业的利益没有直接关系,作决定很可能不是真的在替企业负责任。

  我是联想控股的真正主人,子公司里,他们是真正的主人。融科置地在2001年创办时需要二三十亿的资金,但我定的资本就是2亿,多的让股份借给他们,便于骨干购买股份时能够出更少钱、更加便捷。几个月前,以杨元庆为主的管理层用近40亿从联想控股那里购买了联想集团8%的股份,是用贷款方式做的,还获得了一定的折扣。买了股份后,他们一定会把自己作为联想集团真正的主人。

  另外,虽然各个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未必一致,但文化是一致的,因此联想控股集团下的企业的诚信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承认。

  我们有比较高的转型目标,但分阶段进行,不会一蹴而就。我有一些大的里程碑—先做一个联想投资,基本成功后再做一个弘毅投资,后面还有更大幅度的转型。我们更大的目标是,联想控股母公司要整体上市。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要投资产业。上市以后,要筹集资金投资产业。大概在2014年以前,我们会投出260亿人民币用以奠定产业基础,将来上市更能保证投资的资金源源不断。

  第二个目的也是解决主人问题。2010年联想一共600多位员工共同有了35%的股份,中国科学院占65%。但如果以这样的股份结构,向联想控股整体上市目标前进会有问题。其一,退休以后接班的人怎么能真的像主人一样工作?持股会30%的股份已经分完了,新的联想控股领导核心有人有,有人没有,或者很少,要解决他们股权来源的问题;其二,中国科学院毕竟是一个国家单位,掌握着65%股权的时候,后面接班的同事也会忐忑不安,因为科学院发展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有可能不一致。我希望有更合理的股权结构,来保证后来者稳定安全地运行。后来,中国科学院将29%的股权卖给了中国泛海,中国泛海和中国科学院承诺将把90%的股权卖还给联想控股的员工。泛海借钱给我们的员工,泛海相信当我们上市之后,获得的利润比那20%的利润大得多。此外,员工持股会35%的股份是不能买卖的,因为没有上市。现在我们再将持股会35%的股份购买一部分,和原来泛海的29%一起相加,卖给未来的管理层,就保证了四家子公司的管理层都成了主人,联想变成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式企业。

  2009年,联想又做战略规划,向2014年的终极战略目标挺进。我们设计时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主要是消费类和现代服务类行业领域里的业务,到2014年已经有相当丰厚的利润,能保证上市时获得相当规模的市值。第二梯队是现在可能不挣钱,但未来盈利空间大的产业,但要保证上市以后每年不低于30%的增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上述是联想转型的过程。中国的企业家一方面要自律,注意贫富差距;但也希望国家要保护企业家的积极性,只有企业一起努力,这个国家才能往前走的动力,转型才有动力。

  拉姆·查兰(管理大师):落实转型的九个工具

  眼下整个全球经济在不断转型,而且周期会越来越短,每个企业都应该考虑如何适应外部环境,保证资源的持续性。在转型的过程中光有想法也是不够的,需要很好的执行力,执行,也是你区别于别人的竞争优势。

  在执行过程中,有四个方面非常重要:速度、敏捷性、创新和生产力。在我看来,落实执行有9种工具,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其中适合自己的工具,帮助你们转型。

  工具一:由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并帮助他们不断成长。比如过去苹果公司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后来有新人进来,就发生了非常新的变化。IBM在1993年也同样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有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帮助企业迈过了难关。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有这样的问题,企业成长得很快,但一些人并没随着企业一起成长,就可能成为企业成长的绊脚石。

  工具二:要对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区分,看看哪些人在完成任务的时候,能够把工作授权给其他人,他们是有领导力的人。有些人非常聪明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不懂得怎么用人。要把决策交给这些有领导力的人来做。这两类人都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但是不要把他们混淆在一起。

  工具三:要建立清楚的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有时候企业的转型速度慢,是因为没有非常清楚的岗位描述和预期。领导人一定要花一些时间和员工沟通,明确沟通工作预期、责任以及考核内容。

  工具四:里程碑。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有决心把里程碑做好,这样才能非常清楚企业到底由谁负责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做好什么事情,这点对企业的成功转型也非常重要。

  工具五:监督。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强调这一点,监督的频率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的监督是不是可以非常清楚的被别人了解?监督包括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和观察,客户到底在往哪里走,到底有哪些新技术,这些对我们的执行和转型非常重要。

  工具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每一个人都是有才能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这是长期的过程,也是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社会转型的三大矛盾 企业必须根据社会需要适时转型
  有些领导人非常关心数字,但数字只是一个结果,关键要看员工做了哪些事情实现这些数字。培养人才时,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给一个员工设定一个小的可以实现的目标,帮他实现目标,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收益也非常大,会吸引更多的员工和你一起工作。

  工具七:奖励机制。对做得比较棒的人我们一般都会进行提升,但我们还需要关注那些非常擅长技术和强调协作的人,奖励和表彰他们。

  工具八:分析员工。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在招聘的时候,第一年时就应该对员工彻底分析,看看他们的文化、思维、工作态度是怎样的,把他们放到非常合适的岗位上,这样才能更好地留住人。

  让有的人耐心地听一点东西非常困难,耐心、细心、好奇心是转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在开会时要看看有哪些人非常仔细、好奇地听别人所说,然后要做会后总结,到底由谁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在公司里把事情做得更好。

  工具九:后续的跟踪。很多工作都是由团队一起完成的,非常清楚的跟踪体系很重要。

  这些工具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看看哪些工具适合中国文化、中国国情,然后再有所创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4616.html

更多阅读

当前中国的三大矛盾 三大矛盾

1. 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的矛盾。这是根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20年,政治体制的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高歌猛进了20年,但是政治体制,民主和法制进程方面,却几乎停滞不前。社会经济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

如何让客户主动找你 让客户主动合作的三大密诀

1、 选择合适客户   不是所有客户都是你的客户,你必须根据你的价值体系建立标准来选择客户,这是高效成交的前提。   比如你的企业做控销产品,你去拜访的客户如果一个控销产品都没做,而你做控销,这个客户就不是你的菜。   记得我

客户掌握率 销售经理必须要掌握的客户的三大类型

  在企业中,销售部门的最大作用,就是把自己的产品有效的卖给客户。那么客户又什么会接受本企业的产品,最终放弃其他企业的产品呢?答案肯定是:他所选择产品或者企业能够给他带来更大的价值!   所以企业销售部门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帮助客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企业员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上篇

上篇三大纪律 第一大纪律懂得服从——有规则的组织才能打胜仗,守规矩的人才有成功的机会服从,是最基本的职业准则。服从,是对社会、对组织规则、对人性、对自己的敬畏。人要懂得敬畏,没有敬畏之心的人,不可能成功。1.规则是现代文

声明:《社会转型的三大矛盾 企业必须根据社会需要适时转型》为网友菠动你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