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周再宇
前不久跟百灵时代传媒集团的一个朋友聊天儿,说到他们公司搞的公司文化建设,起了个口号叫“海盗精神”,公司里挂起了海盗旗,海报上明晃晃地大字印着:“我们是疯子,我们要改变世界。”口号很激情,一听就血脉贲张,主张员工要有海盗那种团结和不按常理出牌的精神。除此以外,还有不定时地表彰、员工生日会、团体打球锻炼和动员大会等。我的室友阿七的公司最近也在大搞公司文化,他们的形式是内部竞赛,把固定的部门和小组打散分配,形成一些新的小组进行竞赛,“我们每天的午餐话题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各自的组员有多么极品和奇葩。”阿七耸耸肩跟我说。要想马儿跑,就要先喂草。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挖人时谈钱并不可耻,所以员工会像股市一样周期性地跳槽和溯游。但是现在,似乎老板们都认识到了除了钱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公司文化,为什么苹果的员工唧唧歪歪总念叨自己待遇不高还死赖着不走?为什么谷歌的员工食堂那么令人神往?为什么阿芙的办公室照片一曝光立刻得到“蝗虫式的”转发?所有的老板都在用食指敲桌子挠脑袋,大公司在高薪之外,要体现大公司的气度和文化,小公司没高薪,更要画张漂亮的饼出来,让大家同舟共济奔向美好的未来,诸如此类。公司文化建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蛮难的,一不小心处处都是沟。前不久,一位文质彬彬的帅哥老板抛出“狼性文化”的铁牌,要求杜绝小资情怀,这让经常逛豆瓣冒充文学青年的我很是汗颜。出版人狂马在微博里就批评说:“当一个公司宣称要消灭小资时,这个公司将走向野蛮人国度。”野不野蛮咱不知道,但是想建立一种文化就要打压其他旁枝儿还真挺让人匪夷所思的。企业经常说要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需求,却常常忽视了自己员工的需求,知道跑狗场里为了引诱狗狗赛跑,会放一种电兔子吗?你放个犀牛试试?采访其实是互动文/本刊记者 李妙娴
一次,采访开始没多长时间,采访对象中断了叙述,说:“李记者,我感觉你是不是不太专业啊?”我愣了一下,我的确不是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但你也不会一下子就看出来吧?不免心虚:“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看你没录音啊!我们公司的编辑采访都用录音笔!”我马上舒了一口气:“我用手机录音,但做笔录是习惯,也能帮助我思考。”采访继续进行,我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但后来,这个问题多次在我的工作中和脑子里跳出来。同事会不时问我:既然你笔录可以大致记下采访内容,为什么不尝试放弃录音呢?我立马否定,录音是最原始、最完整的采访资料,笔录只是保障,事实上在后期整理采访资料时我基本不看笔录,只听录音!其实,追本溯源,可能是传统媒体的习惯,一笔一纸在手,非要记录些东西,尤其是听到对方提纲挈领、观点新颖的言论,心里会一阵窃喜,觉得稿子会有看头了,想马上记录下来,免得让它跑掉。这导致一个后果是,你的窃喜,你的抓住要点,让你失去捕捉对方的神情、追问的机会,你没法接住对方抛出的话题,甚至难以换位思考对方的困惑,认识这件事情。很直观地看这种后果的话,就是我的采访录音一般不超过1小时,问完了提纲上要问的,就觉得稿子框架、内容都差不多,可以交差了,采访就像吃快餐一样,但写稿子时总是各种纠结,发现许多话题的空白,最后成稿收尾犹如猝死,中气不足,掩卷叹息,感叹有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后来在微博上看到,《人物》杂志一个实习生采访麦家,准备了8000字的提纲,采访录音有7万字,因为问题太多,麦家最后陷入自我世界啥都说了。“你功利性太强了!”曾经一位在旁听我电话采访的同事对我说,你只关心你稿子里想表现的东西。而本质是,一篇好的稿子,七分采访三分写,采访其实就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因为太担心成稿,在采访中得意忘形,忘记了采访要做的观察和认知。回到那个采访对象的提问,其实,录音只是工具,或许是因为我没有观察,缺乏交流、对话,才让他觉得我不专业吧!调查
中国青年手机使用调查
文/古雪
继2012年9月海外上市,iPhone5终于在千呼万唤中要在中国内地上市了。看近几个月摩拳擦掌的运营商和果粉们,此次“微整形”的“倚天长剑”会否在国内再掀风波呢?中国消费者对iPhone有哪些感受?消费者在日常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又有哪些表现?
零点E动秉承零点“理解青年群体、洞察消费市场”的理念,与手机QQ浏览器合作,持续关注青年群体的发展。本次手机QQ浏览器与零点E动营销共同发起的青年人最In话题调查,旨在以各自对社会文化、青年人群深刻理解的优势和资源,与企业、社会分享青年人群价值观、消费行为等趋势变化。本次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共征集来自腾讯QQ的6940名80后、90后的意见,其中男性为5093人,女性为1846人。发现一:你有三部手机吗?
也许,60后、70后还依稀记得20世纪90年代大哥大的傲娇无限,80后仍对那句“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印象深刻,而在中国通讯产业走过十年风雨路的今天,在90后的眼中,往日的风光早已过眼云烟。世界变化就是这么快,手机仍在,如马甲般一波波换,有“爱疯机”,也有“山寨机”和各色“安卓机”……想起曾经网上流行的“我的手机编年史”活动,想起火星级手机控,以7年机龄,一年更换25部手机(共175部),败家支出高达285910元,雄踞手机达人控榜首。如此发烧,令网友远观而不敢亵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手机编年史,用三五个手机,有几个特别手痒的机型和吐槽的机型。调查显示,迄今为止拥有3部以上手机的青年人占总体的22.2%,拥有4-5部手机的比例为33.7%,24.1%的人拥有6-10部手机。从手机品牌看,尽管市场对诺基亚唱衰,不过雄狮要倒余声仍在。参与本次调查的青年网友中,4成(42.2%)表示目前最常使用的手机是诺基亚,其次是三星(32%),而使用苹果神器的比例为28.5%。发现二:如果你没有iPhone,
那么你就真的没有iPhone2007年1月10日,乔布斯在美国加州三藩市发布iPhone第一代,自此开启新的互动模式,将世界装进口袋里。从iPhone 1到iPhone 4S,5年来苹果每一次新机发布,都赚足了眼球。人们追随它、推崇它,正如广告语所说:“如果你没有iPhone,那么你就真的没有iPhone.”iPhone已超越了手机和工具的范畴,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姿态、一种跨界的文化结合以及各种象征符号的集合。数据显示,拥有iPhone的用户占总人数的32.3%,其次,iPad和各种苹果公司配件的拥有比例也超过两成,分别为23.2%和22.1%。当提及苹果和苹果公司,青年人表示最先感受到的是它的“物美价贵”,以及时尚而精美的外观设计、畅快的用户体验和昂贵的明码标价。其次,苹果精神领袖乔布斯是人们提及苹果时联想最多的。最后,则是苹果产品带来的各种溢价—高端奢侈、潮流时尚、创新、艺术品的、有钱人和面子的象征、装B利器……随着一次次发布,也许对很多中国消费者和果粉来说,苹果若只如初见。数据显示,上一次iPhone 4S带来阵阵唏嘘,且不论欧美市场反馈,但其语音功能在中国还真不太吃香—历史数据显示有超过三成(32.5%)的用户表示,对语音控制手机“没想法、没需求”。今天,当问及参与调查的青年用户不买苹果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1.心有余而钱不足,只好望而兴叹。2.不再领先和创新。3.怀揣支持国货心。4.不喜欢跟风;太流行、成大众化产品、街机。5.产品质量问题、操作繁琐和对设计不认同。发现三:果粉养成记,少男接棒高富帅
在iPhone 5满月之际,手机QQ浏览器通过后台识别发现,国内果iPhone 5的用户数已接近8000,其中有不足百分之二(146人)的人同时拥有Andorid移动终端产品。更有意思的是,通过国内早期用户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iPhone 5用户市场与苹果手机之前的系列有明显差异。简而言之,更年轻的消费人群在iPhone5购买方面表现出更活跃和积极的态势。其一,男性成为iPhone 5 的主力消费群:当前使用iPhone 5的用户中,绝大多数(81%)是男性,而前几代苹果手机的用户女性约占4成(41%)。其二,低龄用户比例激增,未成年人、少年市场份额变大:在青少年市场,前几代iPhone手机占比最高的是26-30岁群体,而14-18岁未成年市场份额不足1成(9%)。本次数据显示,有15%的14-18岁青年人拥有iPhone 5,而19-22岁的比例最高(24%),23-25岁与26-30岁用户环比都在下降。 发现四:离了谁都不能离开手机移动互联的今天,手机是媒介、信息、娱乐、生活,是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手机的认同和依赖程度正在以加速度不断攀升。心理学上,把人们对手机的无比依赖定义为“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症状是:手机不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工作,吃嘛嘛不香,精神恍惚、脾气暴躁……调查显示,相当多的青年人表现出较高的手机依赖性。手机离身超过一天就不能活的大有人在:在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下,有13%的青年人表示可以忍受手机离身1小时;表示半天时间可以不带手机的是23.2%,一天不带手机的是24.9%。不信你也来测测
1.从不关机:过半青年人(56%)表示自己经常这样。2.睡前玩手机,一不留神过了12点:46.2%的人中招。3.早上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机:64.2%的人就是这么干的。4.出门什么都可以不带,但是必须带手机:68.9%的青年人承认自己就是这样。5.如果出门没带手机就会心烦意乱,影响做其他事情:34.4%的人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6.当手机没有网络信号或者连不上网就会抓狂:天哪,33.9%的人会经常这么狂躁。除此之外,你是不是也有以下小动作:1.时不时查看手机或用手机上网,特别是在上班、约会、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过半青年人(51.1%)表示自己经常这样。2.时刻关注手机剩余电量,随身携带充电器:34.1%的人经常这样,未雨绸缪啊!3.经常幻听手机响了或别人手机响了下意识查看自己的手机:24.7%的青年人有此症状。4.朋友聚会经常遇到各人各玩手机:29%的人看来都是现实社交独玩族啊!5.常常因为玩手机而没注意听别人讲什么:18.9%的青年人承认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本文作者为零点E动营销部门经理)
读书
别惊动未来
五千年风雨,九万里纵横,造就了无数敢在风口浪尖紧握乾坤旋转的英雄豪杰。当狼烟四起,万丈荣光,刀光剑影倒映的是战袍下的血泪,战死沙场在所不惜。而那些挥毫泼墨的文人骚客,亦能指引重生的信仰,从腐枝枯叶中打捞历史的残骸。彩虹装饰梦的清冷,眼看伪装的坚强在蹉跎岁月中蒸发,空留美人望尽千帆。但这终究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位置,纵然花瓣能飞去远方,也依旧零落化作尘埃。
1980年,“定位之父”艾·里斯出版《定位:头脑争夺战》,引领了市场营销学界“定位”的潮流。22年后,他的女儿劳拉·里斯推出传承定位理论的首部著作《视觉锤》。艾·里斯这样定义道:“定位,是一个语言概念,是钉子,将定位这个钉子钉入消费者心智的工具就是视觉锤。”在媒体爆炸的视觉时代,企业家们同时发现,除了找到“语言的钉子”外,将“钉子”植入潜在顾客心智变成了最大的挑战,而强有力的“视觉锤”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视觉形象就像锤子,可以更快、更有力地建立定位并引起顾客共鸣。嵌入钉子是营销的重要一环,不仅只适用于企业,新加坡的国家品牌工程更是完美诠释了准确定位的惊人力量。在《国家营销:新加坡国家品牌之道》中,“总设计师”许木松详述国家营销之道,他认真审视这个繁荣发达、前景无限的国家的品牌内涵,同时也坦率表达他的批评与剖析。没有国家品牌工程,就没有今天的新加坡。世界上最美的花园城市,神秘的鱼尾狮,笑靥如花的女孩儿,每一个角落都是国家名片。身为企业家,克里斯·赞恩也是擅长替自己定位的人,他有清晰的思路,始终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他12岁开始做生意,16岁买下第一个自行车店铺,30岁将赞恩自行车发展成为康涅狄格州最大的自行车连锁店。今天,赞恩自行车已经成为全美最大的自行车零售商之一。他为客户提供终生免费维护、瘪胎保险、免费换购儿童车等额外服务,让顾客总是惊喜连连,创造了持续的客户忠诚。今年46岁的他,在《骑着轮子奔跑》中向读者讲述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及一系列亲身经历的故事,分享了他提供超出客户预期的服务的秘诀。赞恩独到的销售理念为他赚取了成功,多少能从中窥见对抗惯性思维的重要性。我们已习惯了蜂拥前行,神速和秒杀究竟能让对手措手不及还是让顾客无力招架?为什么脚步越来越快而业绩却停滞不前?现在很多销售员过度追求销售效率,忽视购买过程,往往欲速而不达。《慢一点,卖更快》一书的作者凯文·戴维斯大大突破了现代销售模式,从购买行为出发,找到销售过程与购买过程的完美结合点。他提出了“八步销售法”,用学生、医生、谈判家、农夫等八个角色全面解析整个交易过程。静下心来循序渐进地读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与客户步调一致。销售这份职业充满了梦想和挑战,看上去风光无限,却要经历内心的挣扎和蜕变。《独孤求Buy—顶尖销售的成长与战斗笔记》对销售菜鸟来说可谓《圣经》,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一个销售人的成长。性格内向的邱柏偏偏被命运安排到了销售这条船上,他于“水深火热”的历练中成长,在破茧的痛楚后终于蜕变为销售精英。作者夏凯通过邱柏的一次次打单经历,还原真实残酷的销售现场。国家,企业,直至每一个具体的人,无论其正处于的位置自愿与否,都应不卑不亢为自己敲稳一枚钉。接下来,就不妨义无反顾,去成全自己的碧海蓝天。黄灯卷帘,万籁无声,把一杯香茗,捧一卷芬芳油墨,雕刻下时光最温润的跫音。林花谢了春红,容颜如玉依旧。千百年浮沉,专注等待,用忍耐酿成芬芳,别惊动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