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景气有成长期及衰退期,自然也有与之相对应的经营战略。究竟怎样的企业能够在经济成长期得到巨大发展呢?答案之一为积极投资。
通常情况下,在成长期积极投资的企业能够实现快速发展。
就厂商来讲,积极增加厂房及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能够促进企业的成长。而在流通行业,积极开店的企业往往发展得较快。无论是厂商企业还是流通企业,即使经营上存在问题,市场的高度成长可以成为其很好的掩护。
以流通企业为例,当市场以120%的速度快速成长时,即使来店顾客中有10%的顾客对服务不满,仍能保持企业108%的增长率。再以厂商为例,当市场以150%的速度快速成长时,即使常常有库存短缺、送货延迟的情况,顾客仍有耐心去等待。总之,市场不断扩大时,即使企业经营存在问题,也不容易被发觉。
然而,当市场缩小或是处于低迷境况时,企业存在的问题犹如火山喷发,尽显无遗,业绩也会随之骤降。
例如,当市场下降为前年同期的90%时,如果有10%的顾客对企业不满,不单单是业绩会下降为81%左右,顾客所带来的不良舆论效应还会加速企业业绩的恶化。再如厂商方面,如果在市场低迷期延迟发货,其所占市场分额瞬间就会被其他厂商所取代。
那么,应当采取怎样的经营战略以应对市场停滞期呢?或者说市场变革期,如何进行战略转型呢?其根本方针可归结为“充实化战略”。
大多数经营者在市场停滞期往往容易犯两大错误。
其一,与成长期一样实行积极投资。然而销售额与投资额间的巨大逆差将使资金周转愈加困难。目前中国有众多企业正在经历资金周转不灵的窘境。
其二,随着市场进入低迷期,即刻停止投资。
停止投资虽然可以保证资金周转,但事业发展也会随之停滞。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缺乏活性化投资,企业只会日益陈腐化。众多经营者一遇市场走低,便立即停止投资,非但无法保证企业发展,反而会加剧经营状况的恶化。
因此,即使在市场低迷期,仍然要坚持投资。只是投资重点需因时而异。成长期,可着重投资于新工厂、设备、店铺、房地产等方面。由于成长期内资产价值会随之提升,即使房地产会耗费莫大的资金,仍然可以大胆进行投资。
而低迷期应该着重那些部分进行投资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可作为参考。
第一 员工
为提高员工能力而投资。
假设有100名员工,则将其能力提高到110%。即使市场降低了10%,如果能够把员工能力提高10%,正负相抵,依然可以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
第二 商品开发
厂商企业可着力研发新商品,流通企业则可引进新产品。
市场低迷期,厂商和流通行业在商品选择上往往较为保守,趋向大众化,但如此一来,无法实现商品差异化。要想在竞争日益增强的市场中取胜,应在商品差异化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第三 加强对顾客的投资
增进与顾客间的沟通。
增加与顾客交流的空间,提高对大量购买商品的VIP顾客的服务品质。
针对“员工”“商品”“顾客”的投资,其金额远不足成长期房地产投资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然而效果却不容忽视。
假设公司现有100名员工,针对这100名员工的教育费用一次为2-3万元。如果录用10名新员工,招聘费用及工资大概会耗费40-50万元。但是如果不是新录用10名员工,而是将现有员工的能力提高10%,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生产设备也是如此。投资于活用技巧,将设备生产效率提高10%,强于增加10%的新设备投资。
在市场低迷期切实采取“充实化战略”,将投资重点从房地产、股份等转向经营资源的活用与开发,可以为下一次的成长奠定良好根基。
战略概略 详细说明
基本战略
“充实化战略”
“回归源点” 重新审视现有经营资源,去冗枝、强主干,回归事业源点,重点强化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并使之不断充实。
投资战略
“活性化投资” 将新投资项目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同时加强对现有经营资源活性化的投资。
停止增设新工厂、新建筑,增加活性化投资使现有工厂生产力更加充实化、高效化。
人事战略
“现有员工的活性化” 减少新聘人员,加强对现有员工的教育投资,以提高员工能力。注重员工的适才适所,力争将每个员工的生产能力提高至110%。
商品战略
“严选战略”
“价格合理化战略” 调整商品数量,减少滞销产品,集中畅销商品。
调查最易销售的商品价位,并据此价位制定恰当的商品构成。
优先考虑商品在库回转率,整顿库存死角。
设备战略
“现有设备的效率提升” 控制新设备购进,采取措施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
促进设备活性化,将生产效率提高至110%以上
顾客战略
“强化与现有顾客间的沟通” 增进与现有顾客间的沟通,在如何取悦顾客方面加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