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d不住 裁员,凭什么HOLD不住?



曾经风光无限的3C厂商,在全球经济的竞争压力下,为扭转颓势,纷纷祭出了裁员的杀手锏。业绩不佳、创新不够,这是它的根本原因吗?那么,业内“各路诸侯”又寻找怎样的契合点,去降低风险、控制成本、避免裁员呢?

裁员,这个网络检索量超过三千多万的词汇,现在必然更常态地要与全球劳动者的“厮守”了。这背后既有劳动力低成本时代的逐渐消逝,也有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与之同相随相伴。

2012年9月12日,在惠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将裁员人数上调到了29000人,这一数字较之在5月对外公布的人数相比增加了2000人;

8月21日,由于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夏普裁员计划扩大到了10000人。此前,夏普宣布的5000人裁员计划将在2013年3月之前完成,占员工总量的约9%,这是这家企业62年来首次裁员;

8月13日,摩托罗拉移动宣布在全球裁员4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20%,其中2/3在美国之外的地区进行,这被视作是Google在以125亿美元高价收购摩托罗拉后的改革行动;

4月12日,索尼确认本财年计划裁员约10000人,并宣布为产业重组花费超过9亿美元;

而诺基亚西门子则早在2011年11月,就已宣布计划在2013年年底前裁员17000人,将移动宽带和服务作为战略重点,并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大规模重组;

……

惠普、夏普、索尼、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这些电子时代曾经风光无限的3C厂商,在全球经济的竞争压力下,为扭转颓势,纷纷祭出了裁员的杀手锏。

为什么呢?

行业趋势成负担?

一般来说,一次经济危机的出现,会使得全球市场萎缩,需求减少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兴技术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更迫使跨国企业完成技术更新和结构调整。一些行业内,有些跨国公司传统业务萎缩,自身的瘦身成了必然要求,对过去业务配置的研发和生产部门采取结构性调整就成了无奈之举。

比如电子行业面对的科技冲击大、更新换代快。市场在受到技术更为先进的后起之秀的冲击时,传统业务必定萎缩,部分传统长线产品面临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必然遭受打击。行业自身的创新和技术落后,不具备成本竞争力,跟不上变革,加之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使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增长乏力。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正是这些原因,现在全球3C行业则出现了分化趋势:苹果、联想、三星、华为等企业即使在这种很不理想的经济大环境下,亦能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其他电子巨头,特别是日系电子业则全盘沦陷,进入实质性的重组和改革阶段,因此“洗牌”也在所难免了。

根据美国著名职业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 &Christma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包括计算机、电子、通信在内的主要3C企业,2012年上半年宣布的裁员计划总共已有51529人,而去年同期是14308人,今年比去年多260%。而去年全年裁员是37308人。统计显示,这是2009年7月经济衰退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裁员潮。

事实上,3C行业集体裁员的更多原因,还是行业发展趋势所逼出来的。极简单的终端,极为强化的网络系统和应用,这种被业内称为“云计算”的趋势在现有的3C产业当中,互联网公司正以比以往更为强势的姿态影响到手机、PC和电视产业。

 hold不住 裁员,凭什么HOLD不住?

如在操作系统方面,异军突起的Google安卓正迅速覆盖大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终端,连传统电视机生产商都在思考是否搭载它,向平板电脑看齐。

“传统”这两个字现在要加在手机、PC和电视产业上,而他们在此前很长时间内都有着“科技产业”的名号,但现在是否“科技”和“智能”,还要看上面搭载的系统——这些互联网巨头的脸色。而网络上流传的多个段子都在调侃这一趋势,比如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指望着Google,诺基亚则期待微软的拯救,而全球最大PC厂商惠普竟然在考虑拆分自己的PC业务,更是引起了所谓“PC消亡论”。在最悲观的论调是,PC行业的业态缩减为两端:一端是高高在上的操作系统提供商,它们是规则制定者;另一端是精于生产的富士康,它们是规则执行者。当然,也有例外,除非你是能够通吃上下游产业链的厂商,同时还有着唯美的工业设计,像苹果那样。

点评:3C行业的发展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亟须改革和创新,亟须新的突破。要摆脱现在的困境,就必须在发展思路上、在技术创新上、在经营范围和自身管理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因为,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越来发展越快,更新换代越快,没有开发能力的厂家会跟不上行业发展,被适者生存的道理所吞并。

经营困难是导火索?

或许因为3C产业发展趋势使然,外加部分电子巨头经营管理不善,运营成本却不断增加,造成了3C行业业绩大幅度下滑,基于这种情形,裁员无疑成为3C行业在巨亏下的首要自保措施。

裁员的动因,往往可分为三种,即经济性裁员、结构性裁员和优化性裁员。其中,经济性裁员是由于市场因素或者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经营状况出现严重困难,盈利能力下降,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为降低运营成本,企业被迫采取裁员行为来缓解经济压力。结构性裁员则是由于企业的业务方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而导致内部组织机构的重组、分立、撤消引起的集中裁员。而优化性裁员是企业为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解聘那些业绩不佳的、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的行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3C行业来说,最主要的有三种原因:

终端桎梏

与此前行业大发展时期相比,3C各企业透支部分人力资源不无关系。2001年至2010年,电子行业发展迅猛,不少电子企业都大批扩张队伍。而至2010年,以传统交换机等为主营业务的电子设备制造商面临着市场饱和的危机,为了业务的持续发展,不得不另寻业绩增长点,而大家不约而同将目光锁定在了移动互联网之上。

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使得投资者嗅到产业发展的巨大机会,纷至沓来。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仅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披露的投资案例数为58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数为43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为5.96亿元,远远超过历年同期水平。但2012年伊始,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明显放缓,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披露的投资事件仅为10起,远低于去年同期。

  业绩不佳

面对困境,很多3C企业已声势浩大地拉开了转型序幕,以求自救、扭转颓势,通过包括大幅裁员在内的各种方式缩减成本,剥离利润率低的传统业务、加速产品生产外包,向新兴产品和服务领域转移。相关业务调整势必带来人员的减缩。

比如日本一些家电巨头风光不再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在今年4月底5月初,日本家电巨头相继发布的2011财年报告显示集体亏损,松下和索尼亏损额分别高达96.7亿美元和57.4亿美元左右,创下了各自公司历史上的最高亏损纪录,索尼仅电视业务就出现约26亿美元的营业亏损,这也是索尼电视连续8年亏损,索尼则已是连续4年处于亏损状态。除了日系,其他裁员企业的业绩表现都不太理想。有分析认为,对于惠普的裁员,糟糕的财务表现或许是惠普此番瘦身的主要原因。根据惠普公布的2012年第二财季的情况,公司第二财季净营收307亿美元,同比下滑3%;净利润16亿美元,同比下滑31%。这已经是惠普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收入和利润的双下滑。更因为,目前PC行业正受到以苹果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的剧烈冲击,已进入后PC时代。而惠普裁员是这样大背景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转型不顺

现在确实有些电子业巨头大量裁员,但加以分析可以看到,这大多是转型不够顺利的传统IT企业。如日本电子业的瑞萨、三洋等等,反映了整个日本电子业在IT新变革冲击下的被动局面。在不久前的访谈中,我认为这是由于日本电子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结构失衡,在软件、服务、商业模式等的作用与日俱增的云计算、移动互联时代,不能适应。至于惠普,是转型不够快的问题;黑莓则是因为受到苹果和安卓两大移动平台的挤压。所以说,不能将这些企业的裁员当作整个电子信息业的趋势,它们不能代表整个电子信息业。

点评:3C行业里的各路企业,因为之前的成功和快速发展,使得它们有的时候在机构扩展看的比较松一点,使人员增长速度过于它们营业额和业务增长速度。不过从长远看,未来市场的一些机会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式,来完善自身发展。或许,裁员就使得它们能够有更多的经费,利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应对策略成救命草?

“把你电脑打开,看看天气预报。”

“那不是电脑是电视,它们都是液晶显示屏看上去长得有点像,明白不?”我回答。同事疑惑地摇摇头。仔细一想,电脑跟电视到底区别何在?一时半会还真是有些糊涂:电视可以看动画片,电脑也行;电脑能可以上网,现在电视也可以做到。两者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不仅如此,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除了块头大小略有区别,功能几无差异。

为什么手机越来越像本本?为什么本本越来越像电视?为什么电视越来越像电脑?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说了多年的3C融合正悄然在我们身边变成现实。到底该如何关注这样一个看上去纷繁复杂的技术话题?正如这个场景所示,3C融合就是我们找到3C(通信、IT、家电)三个领域的三个标本,分别是大众熟悉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视。发现在它们三者之间交集日益增多,无论是外观上还是功能上。在外形上,触摸屏、平板成为主流,功能方面均融入互联网功能。

透过现象看本质。手机、电脑和电视实质上是三种接受信息的多媒体终端,处于3C产业链的最末端。终端产品在功能上的融合背后是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三网融合的产物。时下,一根电话线可电话、上网还可看电视。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曾经有这样一个论断:互联网碰到商业就征服传统商务,碰上软件就取代传统软件,碰上媒体就改变传统媒体的未来,碰上手机就一定会主导未来手机的发展。所以,不难看出,互联网巨头推动、融合和主导3C产业变革已成趋势。也就是说,3C企业只有认清楚自身所处位置,以及行业本身变化,才能有效及时的应对裁员所带来的压力。这点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1、掌握核心技术

3C企业只有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兼并重组并不意味着单纯的规模扩张。比如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兼并重组后产生的企业确实掌握核心技术,将获取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创新和生态系统建设。只有如此,才能逐渐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重塑利润分配格局。

2、向市场要资源

现在,很多3C企业都面临资金、资源不足等困局,面临这些困难,企业应该积极寻找良方,通过对政策机会的把握,整合供应商等上游资源,向下游渠道及终端要资源,并完善产品结构、开发新市场、新客户,通过创新性的市场操作等,都可以“以战养战”,“以市场养市场”,从而弥补资金、资源不足的现状,于危机中寻商机。

3、营销要找准定位

时下,单纯依靠价格来取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就像现今的中国3C企业需要依靠价格以外的因素来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移动电子终端应用产品的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取得的空前成功与许多目前世界知名的移动便携产品一样,依靠的不是最先进的技术,更不是低廉的价格,而是通过细致的分析,找到了适合的买家市场和消费群体。也许曾经被市场认为是过时的产品,现在通过对市场对象的重新调整,就会发现属于它的蓝海市场。

4、多重挑战寻找契机

在大环境下,IT服务商要快速实现IT服务模式转型,应寻找最佳契合点,以降低风险、控制成本。一是分析自身发展现状,如在转型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问题等以及有无承担风险的能力;二是制定完善对内运营管理方案,避免以往因关键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三是借力技术产品,即通过稳定、可靠、高效的产品/解决方案来实现技术服务的升级换代。

不言而喻,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就是市场。在以利润为第一驱动力的3C市场里,在缩减开支的各种举措之中,裁员,就见怪不怪了。

点评: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3C行业的“各路诸侯”需要一个学习标杆。这个杆标不是当红的苹果、三星们。因为苹果、三星们,同样演绎过大起大落的发展史。现在,3C行业索尼需要的学习标杆是一个融合模式。只有融合才是该行业生命力的所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6202.html

更多阅读

唐僧凭什么成佛? 凭什么说

最近好几个台在演新版和旧版的《西游记》。我还是比较喜欢旧版的,新版的在特效上的确处理得很好,只是少了些情趣,武打也是集集都相似,招招都雷同,音乐也是一样。所以我对新版的看法是:看着乱七八糟,听起来也是乱七八糟。不过我看了二十来年

女性肾阳虚有哪些症状,吃什么药好? 女性肾阳虚症状有哪些

女性肾阳虚吃什么药好?对于女性肾阳虚吃什么最有营养?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这一称谓来自钱仲阳所着的《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

中国宽带凭什么这么贵? 电信宽带怎么这么贵

中国宽带凭什么这么贵?偶然得到了一份北京长城宽带的价目表,又勾起了对中国宽带资费问题的愤懑,简直是不吐不快。我们一直都希望发展得快一点,指望着能借信息革命之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什么就不能在加快普及方面做点努力呢?下班快到小区

香颂大道凭什么轰动全城?(居柳州3版) 柳州香颂诺丁山好不好

香颂大道凭什么轰动全城? (引言)8月以来,香颂大道已在业内被广泛提起。不少人士咨询,香颂大道到底多久亮相,这个项目有哪些创新之处,将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各大房地产门户网站和业内广泛传播。那么尚未正式开盘的项

声明:《hold不住 裁员,凭什么HOLD不住?》为网友玍銹的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