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中国好声音》的营销解构



毫无疑问,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肯定是贴上了“成功”的标签,但同时必须强调一点,它不属于节目模式的成功,而是一种“运作模式”的成功!《中国好声音》被众多业界人士称之为一桩不错的“中国好生意”,这就更说明了这档节目在运作上的过人之处。事实上,从技术上深度解构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通过回顾《中国好声音》节目全程,以及从各种事件和传闻细节中还原它的“运作模式”架构,就非常有价值。让我们跳出外行看热闹的姿态,以通俗易懂的专业思维解剖它。  

  “电视节目”就是一种寻常所见的“产品”

 解构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中国好声音》的营销解构

  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意识问题,当我们用寻常的思维来看待一个电视节目时,你就很容易洞察它的奥秘,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复杂,它只是像“一瓶可口可乐”、“一瓶啤酒”或者“一罐凉茶”的那种感觉。但这种常识,则是中国电视传媒人在节目营销方面的一个重大误区,大家一般会以为,电视节目是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形态的,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形式。不难理解,这是多年“为播出而生产”的惯性思维,按照这种思维,任何一档电视节目总是融入了当局宣传需要的内涵的,是必须强加和灌输给你的,因为它不具备市场营销的要素,也不需要具备这种内涵,它只需要一种霸权的思维,以霸道的方式输送到你的大脑里,并且霸气地改变你。

  当电视节目是为市场而生产时,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它的市场内涵。2002年,当时黎瑞刚主政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现上海广播电视台)时,第一条战略就是“变为播出而生产为市场而生产”。而《中国好声音》的制作班底就是原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班底,稍微搜集一下这个团队的核心成员的简历,他们都是黎瑞刚领导和熏陶了至少十年以上的精干人马,因此这个团队具备了深厚的“电视市场意识”,当他们以这种至少十年时间积累的浑厚底蕴去运作一档具有市场开拓精神的电视节目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产品营销”的知识。这也就是说,《中国好声音》是为市场而生的,不是为了什么宣传需要而生的,所以它要想成功,必须运用产品营销的基本套路。 

4P营销还是6P营销,这不是问题,

  问题是有效果

  稍有一点市场营销理论基础的人都知道, 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四大要素,其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内部可以控制的因素。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往往有赖于外部环境,比如竞争者和宏观政策的变化等。因此菲利普•科特勒在4P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大市场营销”理论,即6P营销策略。6P分别代表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hip)、人员 (People),与4P相比,6P具有时代性。

  针对中国媒体的政策性极其特殊和极强的属性,以及从《中国好声音》节目在事实上的全盘运作过程来看,运用6P市场营销理论来还原它的技术结构,具有更加严谨的逻辑和严密的推理。但市场竞争也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拘囿于所谓的“科班思维”,市场竞争的胜败,往往取决于你对于市场的准确把控,审时度势,随时做出调整,才能够最终实现驾驭市场的目的,实现市场战略目标。

  以《中国好声音》的制作班底来看,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经历了《中国达人秀》三季的精心培育和熏陶,可以说每个核心成员的心中均有一部神功盖世的《葵花宝典》,制片人、总导演、各路导演、宣传总监等等角色,其“宝典思维”充分说明了他们的“市场思维”之完备和系统。《中国好声音》的团队,更擅长的是“运作模式”,而不是研发“节目模式”。那么现在我们用6P模式来解构《中国好声音》这个产品,就非常清晰了(如左表)。

  通过上述对《中国好声音》的列表解构,我们就能发现,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所谓偶然性的成功,只是你还没有了解它的时候的本能反应,而等到你完全了解了,你就会认为偶然性中原来包含了必然性。事实上,毫无疑问地,《中国好声音》正是这样的一个逻辑秩序。  

  SWOT分析框架下

  《中国好声音》折射的市场竞争态势

  整体上,在中国卫视的12家音乐节目(选秀和非选秀并存)结束之后,我们再通过它们的效果来进行SWOT分析,虽然有点事后诸葛,但毫无疑问,进行这样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将来,同样的节目或者类似的节目将继续竞争下去,所以事后诸葛只是对于某一年而言,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则完全是“事前诸葛”的内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SWOT是“11+1”的对比,故而比较概念化。

  局限于篇幅,就不对《中国好声音》的SWOT做详细解说,但在上面的图表中,已经将其内核部分解构出来,我想对于广大电视运营者有很大的启发。且对于各卫视制定来年与《中国好声音》竞争的策略,也是很有启发的。

  行文至此,笔者无意得罪其他卫视及节目运营团队,但我们必须透过一档市场运作成功的节目来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最常态的自我警醒。所以纵观星空卫视、灿星传媒对《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全局性运作,可以发现中国一线传媒机构的一些固有优势中所折射的固有劣势,那就是央视一套的固有思维、湖南卫视的定位桎梏、江苏卫视的生意精算、浙江卫视的商人谋略、安徽卫视的自我感觉等,这些都是运作一档高品质综艺节目的障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6272.html

更多阅读

第三季《中国好声音》歪评十:杨坤的奇葩选择

第三季《中国好声音》歪评十:杨32郎的奇葩选择文/桐城一派相比老那的口无遮拦,汪老夫子的谨慎寡言,我终于领教了杨32郎掌控全局、再掀波澜的功力。随着台湾音乐鬼才、搞怪主持人庾澄庆的离去,好声音三世遭遇空前的审美疲劳危机。后

声明:《解构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中国好声音》的营销解构》为网友戴过唇钉的菇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