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差距 赵梅阳从中美教育差距谈三识教育



2011年11月20日,微软中国董事长张亚勤在美国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中国的教育发起了抨击并指出中国与美国相比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仍有较大较多的差距。其中包括中国的教育机制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缺少理想主义色彩,缺少以学术为本的体制,评估机制比较僵化,缺乏对创新的评估,这些都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所有这些差距,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中国没有开展“三识教育”。

三识教育指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培育胆识。此观点由笔者在1999年前后酝酿,2000年正式提出,2002年在公开演讲场合正式登台亮相,宣传三识教育,成就赢家的观点。最近从教育部的一些公开资料来看,国家已经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热心关注中国教育的公民,感到非常欣慰。从最近的很多畅销书来看,回归国学,走向大师,从中国古人那里寻求心灵的归宿,成为一种新的时髦。但是笔者认为,在当下,最需要解决的还是立足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在现实的基础上,做到更加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国家,有利于子子孙孙的事情,鉴于此,我们需要更加强大自己,丰满自己,方能言之有效,影响于人。(更多有关赵梅阳关于《成功就业,休闲人生》系列观点,请网上搜索赵梅阳成功就业休闲人生)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笔者老家有很多比较较真的长者给我提出知识无用论。(当时原话是读书无用,并举例村子里面的没有上学的都成了包工头,饭店老板,杂货老板,现在有钱,有房,娶了媳妇),要我给出解释。我就一直在思索,在中国的大环境里读书到底有无用处。为此我对墙壁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进行改编:

书山有路,(笔者解释:我们的求学生涯是有限的,求学之路是有尽头的)

学海无涯。(笔者解释: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是无限的)

书山学海,(笔者解释:有尽头的求学路与无限的知识海洋,使人陷入了深思)

有无涯路?(笔者解释:我一直在探索求学的出路问题)

时间已过世纪之交,再回老家时,发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读书已经成为农村孩子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原来黑色七月(高考现已经改为六月)独木桥成为名副其实的通天桥,成为改变命运的契机。后来李昌平先生的《我向总理说实话》反映的也是那个时期的农村现实。

我找到那位提问的长辈,给他解释。

 中美经济差距 赵梅阳从中美教育差距谈三识教育

八十年代初期赚钱的都是胆大的,而且所从事的行业在当时都是逼不得已(有点以偏概全,有些还是不愿意干的),如开个养猪场,信用社的人主动找生产大队,贷款给你,于是养猪场赚钱(现在没有这事了,不会主动了),然而好景不长,火了不到一两年,猪瘟盛行;收废品的,现在基本上都有十间八间门面,在街上也是一个拥有几百万资产的大户人家了;对于有过一线的经历的人很清楚,人在为了生存的情况下,胆子都是撑大的,前提是路子走对了。

九十年代延续了八十年代的红火,但是能够感觉到危机,发现自己跟不上时代,很多东西都听不懂了,应该说,上学的与没上学的就能分出伯仲了,但不明显,感觉而已。人们的信息日益见多,没有上学的对于信息处理就无能为力,我记得很清楚,在农村会写信的如果出去打工,过几年就成了小工包头,或者业务主管,但是不会写信的永远是打工的,专干那些重体力活,爬上管理比较难。

过了世纪千年,第一代的靠胆大撑起的艳阳天纷纷倒下,知识经济的提法就在那个年代变得流行起来,在当时的环境下,我意识到知识绝对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另外隐约意识到人的胆量与他的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对成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这个能力而不敢行动,最终将一事无成,永远停留在口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来容易做来难,当年在大学搞勤工俭学,上门推销业务,学校报名时有200人,干到3天剩下50人,干到10天不到10人,最后坚持下来的就是我一个人,讲的时候都会讲,真正遇到拒绝的时候就是你的胆量在支撑了。

从理论的起源阶段,我就认定知识与胆识对于人的成功的巨大作用,但只是感性的,但后来在校园里发生的很多兼职故事,同学向我咨询时,我基本不要思考就可以告诉他们商家是怎么圈钱的、设套的、骗钱的,基本上都被验证了。后来发现都是与我的经历有关,听人说过或自己经历过,也正是这些经历,我可以少走弯路。这为我后来完善了三识教育,提供了帮助。

同样的事例还不止在涉世未深的学生身上,对于久经商海的成功企业家也有碰壁之说。早些日子,我的一个企业家朋友打电话给我,说被骗了,很窝火,我问了怎么回事,一说前面半句,我就明白了。他很诧异,我告诉他,您是一直从事政府工作,从政府下海自己干企业,你知道大骗子怎么骗钱,但你就压根儿不知道小骗子是怎么赚钱的,人各有道,君子小人,均有取财之道。我告诉他,我在上大学及在工作时,首先要考虑衣食住行,否则命就活不了,而您不要考虑这些,正如很多公司在老家所在地工作一样,工资都是零花钱,吃住父母再啃啃。

从量变到质变,我最后总结了:“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培育胆识”我提出这十二个字后,一直在探索到底与人的成功有什么关系呢?为此,我查阅了很多名人,商人,包括古今中外,三教九流。我分析了不同职业,即使是乞丐,为什么有些能成丐帮,改良从商了;有些只是游兵散勇,最后冻死街头。我在很多桥洞里与拾荒一族进行沟通,领略到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我在与一些“社会中间人”进行访谈,能够体味到他们饱览心酸中的幸福。很多进过监狱的人,与我聊起来,也是很有道道的,至于早些日子发生的“躲猫猫”就不足为奇了。

鉴于此,我认定成功绝不是这三者简单的相加,应该是一种乘积关系,而成功我用赢家来代替成功。

我所说的只是赢的概念,要判断这个赢,于社会,于国家有无好处,这就涉及一个德字,我想大概就是一个正负的概念,缺德人干的事可能对社会就是一种伤害。我们今天说赢,就是成功了,成功的职业人,经理人,企业家等等。

此理论经过很多不同场合的掌声验证,并配合笔者的其他理论,如晕圈效应、平台巩固上升法等一起使用。

应用一:回答读书无用论

我每年回到我的老家,很多人都会问我,孩子怎么办,他们刚初中毕业,是去打工还是干其他的。我去过从解放以来到现在(指1999年)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的村庄,最高学历为高三,现在村里当小学校长。我们不必回避这些,应该正面现实。我在户外运动的时候,经常问及一些当地的小男孩、小女孩,很多已经辍学了,有自己的原因,但作为小孩来说,再大的原因也是我们的环境的原因,其中家里穷和需要他们来赚钱成为最主要的原因。我告诉他们,现在农村在没有更好的路子(出路)的情况下,读书也许是唯一的(出路)办法,但是在有好的路子的情况下,情况就未必,最后成不成与他在外面的所见世面,和他自身的特点有关系。

应用二:回答唯考研论

这是2001年-2010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以及每年的增长数及增幅。

中国在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及2010年考研增长达到疯狂,也正是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成为现实的开始,大学生从此不再轻松,不再是天之骄子,不再是特殊身份,不再高枕无忧,反正一进入大学,就是进入社会的开始,就是要面对生存的压力,也就是学会生活的开始。

在考研疯狂的年代,很多人问及我考研的事情,当然,考研过后没考上的问及最多,我也只能这样告诉他们,先工作几年也是一种见识,另外要培养自己的情商,敢作敢为也是要胆量的。对于有些老师的行为,我实在不敢恭维,可能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的要学生考研,逃避现实工作,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很多院校考研的已经占到90%以上,不考研的已成为异类,成为老师考试重点观察的对象。

笔者曾经一个项目,需要处理一些财物数据,找了几个研二的企业管理专业方面的学生,令我大跌眼镜,竟然不知道杜邦分析法是什么东西。这倒也可以理解,人家可能那几堂课就是蒙混过关了,与导师沟通了一番。但令我不解的是每次提交给我都是半成品,很多基本编辑的低级错误都一览无余。

以下引用赵梅阳对于《从百万国考想开来》的一些资料

据报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总人数为141.5万人,各家媒体不惜版面,竞相报道141万人争1.6万余岗位,由此可见,竞争之惨烈。首先从国考人数的增长来看,你会发现,在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几近疯狂。

由于此处评论敏感……,编辑建议暂时删掉。

应用三:回答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由于工作性质,与很多老板成为私交,其中不可缺少就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一方面要磨练他们,另一方面又怕孩子不理解,爱恨交加。对于孩子有这么好的环境,实属不易,但是一定要遵循孩子自己的意愿。多读书,有针对性的读书;在自己的商业场合可以酌情带出去,感受商业细胞,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感兴趣;一定要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的习惯,制造困难,培育孩子的胆识。笔者曾经带领一个小孩坐最刺激的嘉年华,我告诉他,要弄就弄最刺激的,你敢不敢,如果一开始胆量就输了,最终不可成大事,当然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出台,明确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三识教育在新时期将更加具有实践性指导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6534.html

更多阅读

赵梅阳:集团人才梯队建设

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未雨绸缪,通过接班人计划、企业培训学院、轮岗锻炼、AB角制度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层级员工设计能力培养重点,对分级后备人才库进行动态管理,打造一支高度认同企业文化、又具备管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精英团队。

赵梅阳:集团企业全面预算

预算管理实际上实施难度很大,一般来说,由于缺乏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以及各子公司在企业管理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只能做简单的预算管理,有预算但无法落实;事前计划粗放、事中缺乏监控、事后缺乏审计。(更多有关集团管控的观点,请关注

赵梅阳:集团企业与单体企业

单体公司和集团公司在管理上是截然不同的,无论是在范围、层次、制订的依据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单体公司战略主要是关于某项具体产业或公司发展的问题,范围比较窄,其战略管理层次也比较简单,主要针对单体企业管理

赵梅阳:集团财务管控

集团财务管控体系则是企业高效运转的保证,只有通过对财务管理权力的合理分配以保障企业资金资产的有效使用,才能确保企业完成经营计划,进而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财务管控是集团公司管控体系中一种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集团公司总部控

赵梅阳:集团企业定员定编

随着集团企业的壮大,如何来给企业高管编制进行规范,成为了集团企业高管的一个心病。制定集团企业高管定员编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大小,历史沿革以及自身的特点。根据企业分类,将企业分成对应的级别和等级,确定高管数,对部分高管岗位要

声明:《中美经济差距 赵梅阳从中美教育差距谈三识教育》为网友亡暮森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