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原襄樊学院、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结合自己的生长、成长和实践,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立足家庭,搞好孝敬意识的培养:
家庭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萌芽;一个对家庭没有责任感的人,不可能对社会有责任感。在家庭的培养方面,家长可在孝敬和感恩意识方面,进行言传身教的培养。
二、借助学校,搞好集体意识的培养:
集体意识,是形成集体责任感的基础;集体责任感,是筑成社会责任感的基础。集体责任感,可随着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生涯,不断培养、积累,各个阶段的老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和青年人的集体责任感。
三、融入社会,搞好感恩意识的培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集体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学校都离不开社会,社会各个方面,都应该引导青年人感知社会、感恩社会;青年人只有具有了感恩社会的基本意识和态度,才会主动去吸收、积累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四、选好目标,搞好路径和方法的培养:
首先,要引导青年人树立职业目标,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然后,在明确了职业目标的基础上,再引导青年人找到实现职业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其中,就包括青年人深入基层,接受锻炼和积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