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引敏
关键词:投资收购 调查 竞争情报 竞争分析 企业竞争情报
摘要:投资收购行为在目前产业界十分活跃,每年中国披露出来的大型收购案例就有四、五百起,涉及的金额上千亿元,没有公开披露的中小型收购案例则更多。但是有机构研究结果显示,收购之后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企业并不多,约有55%的收购案例并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很多,收购之前的尽职调查没有做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利用好竞争情报的调查方法对一个成功的投资收购至关重要。
投资收购行为在目前产业界十分活跃,每年中国披露出来的大型收购案例就有四、五百起,涉及的金额上千亿元,没有公开披露的中小型收购案例则更多。但是有机构研究结果显示,收购之后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企业并不多,约有55%的收购案例并不成功。
不成功的原因很多,收购之前的尽职调查没有做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赛立信竞争情报认为,利用好竞争情报的调查方法对一个成功的投资收购至关重要。
一、项目背景
2008年,当金融危机在全球愈演愈烈之时,广东的一家机构正在考察位于珠海的一家电子科技企业。经过初步的考察和接触,他们有了并购的意向,但是否可行心里还不是特别有底。他们找到了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公司,要求为这宗收购作一个尽职调查,希望以第三方的立场作出一个客观判断。
当时提出的问题有3个:
▲可行性分析
▲投资风险分析
▲资本推出渠道
二、项目沟通
企业的收购主体往往看中的是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研发能力,或者生产能力,又或者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想发展一个细分产品而又不愿意建新工厂,干脆收购一家公司来达到资源整合目的。对于收购前的尽职调查,关键看需要评估的是哪一方面的能力,然后围绕关键的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调研。
客户是一个投资型公司,对目标对象的收购不是为了产业整合,而是进行资本运作,比如上市。因此,可行性分析的重点是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和行业竞争力,这就要求对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管理层背景及能力是关键因素。
三、项目实施
竞争情报的调研方法是深入到企业内部挖掘各种信息,通过与企业公开出来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企业的真实价值。比如盈利能力,一般在企业上报给工商管理部门或者税务部门的财务报表中有反映,但是这种财务报表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差异,这时候就需要情报调查人员挖掘出调查对象真实的收入、回款以及费用等数据,从而得出真实的盈利情况。并且,调查过程通常是在被调查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能够在客观、中立的情形下对一家企业进行审视。较之于收购企业双方进行的信息交流,不知情的调查更能够挖掘到被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避免对企业的价值判断出现偏差。
这次调研实际实施的方法包括以下三方面:
▲进驻到公司珠海本部,进行为期10天的实地调查,实地考察了公司的工厂、了解其生产、研发等情况,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
▲深入访谈了公司的生产人员、研发人员、行政人员、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共15人,获取了各部门的相关资料,并了解他们对公司及管理层的评价。
▲上下游企业调研,通过对企业供应商及客户的抽样调研,进一步核实企业所提供的资料真实性、准确性,并了解该公司供应商及客户对该公司的评价。
四、项目成果
项目组经过深入调查,详细研究了并购对象的企业结构,对股东背景、人力资源状况、产品的生产研发、市场及销售渠道、财务状况等进行深入分析,分别对几个重要模块的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部分结果展示如下图:
五、项目价值
项目组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这次尽职调查给出了几个结论性建议。
▲对目标企业的投资收购行为给出了“可以投资,但需谨慎考虑”的结论。
▲对目标企业的投资价值分析给出了具体的收购价格,与该公司股东的报价约有40%的谈判空间。
▲对于收购之后的企业管理与营运,提出了四个重点:一是原材料成本,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也是整个企业能否有较好盈利的根本。二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不够,要物色人才,成立新产品研发小组,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一个科技公司的发展后劲;三是产品销售过分依赖部分大客户,需要重整销售体系,扩大销售区域;四是该公司资金压力大,依靠企业自身很难缓解资金压力,一旦收购要有资金投入的准备。
做完尽职调查2个月后,这起收购案完成,当时的项目委托方以超过2亿元价格全资收购了这间科技公司,公司原有的管理团队全部保留。2011年,笔者再次回访这间公司,发现新的股东在2年多的时间里投入了500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新产品和新项目的开发,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公司的收入也在2年多的时间里增加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