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深厚的酒文化底蕴,智慧的燕赵先民曾创造了多项酒文化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然而,得天独厚的酒文化遗产今天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导致冀酒品牌竞争力普遍不强。
冀酒要想谋求生存和发展,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品牌竞争力。而品牌价值提升的关键点则是酒文化的打造。无论哪种白酒,如果除去包装,其口味无非都是喝着辣,喝多晕。虽然白酒之间因为酿造工艺、年份、香型等因素会导致口感有所差异,但口感决不是大多数消费者选择某种白酒的根本原因所在。消费者选择白酒考虑最多的往往是品牌、包装、价格等酒本身外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恰恰就是酒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
一个白酒品牌的价值远远不止于它的物质层面,而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难以在产品的品质、价格、渠道等方面制造差异,酒文化正好赋予酒品牌独特的内涵和个性,增进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和美好联想,形成自身竞争优势。
如果一个白酒品牌成为某种文化象征的时候,其传播力、影响力和销售力是惊人的。几十年来的一次次历史重大事件的频频介入,铸就了茅台酒“国酒”的至尊地位,赋予了茅台酒“国酒”的文化内涵。尽管近年来茅台酒频频涨价,然而其销量不但未见疲软,反而愈加坚挺;洋河蓝色经典“男人的情怀”的成功演绎感染了无数消费者。洋河蓝色经典产品销量以年300%的速度增长,创造了白酒市场的一个品牌神话。
纵观我国众多的二线白酒,许多品牌不乏过硬的产品质量,但品牌文化或模糊雷同,或推广不力,最终没有积淀形成自身的品牌价值,导致它们只能定位于中低档产品,打价格战。
事实上,一个酒品牌仅靠品质、渠道、价格是无法在“白热化”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因为这些东西竞争对手也能复制。酒企业要想谋求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品牌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而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是能够挖掘自己丰厚的文化内涵,并能打动消费者的内心。
河北具有悠久酿酒历史和深厚的酒文化。1975年,全国最早、最完整的白酒蒸馏器在青龙县出土,证明河北省是白酒酿制技术最早成熟的省份。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河北高粱酒获得了最高的甲等金质大奖,表明河北酒在当时就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同样是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茅台“怒掷酒瓶震国威”的美誉至今仍在传颂,然而又有多少人记住了河北高粱酒? 河北酒企业对酒文化的重要性认知普遍不够,对酒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远远弱于其他省份。冀酒守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但在文化营销上却鲜有举措。
目前,冀酒中除了老白干、板城、山庄等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之外,其他企业仍在探索摸寻自己的发展之路。
酒文化挖掘和营销乏力导致冀酒品牌影响力较弱,使河北陷入由产酒大省向消费酒大省转变的尴尬局面。
提起世界第一高峰,我们马上会想到珠穆朗玛峰,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世界第二高峰呢?做一个酒文化的开创者“NO.1”,而不是跟随者,对一个白酒品牌来讲至关重要,模仿秀的战略只会将品牌带入歧途。河北白酒历史虽然悠久,但也并非所有冀酒都适合在“古文化”上 “刨根问祖”。冀酒品牌即便要打“历史牌”也必须要找到自身独特的差异点。
只有能动人心弦的酒文化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激发其购买欲望。消费者的需求认可和内心共鸣是酒文化生存的基础,冀酒文化的演绎应该洞察消费者的内心世界。
目前有些河北白酒企业重视了品牌文化个性的塑造,却忽略了消费者内心的洞察,一些牵强附会的所谓酒文化被炮制出来,诸如“健康文化”、“世俗文化”、“财富文化”等等。有的白酒企业还推出“企业家专供酒”、“军人专用酒”、“保健功能酒”等。
企业家、军人喝什么酒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在什么场合、心情下喝什么样的酒?人们追求保健功能可以吃保健品,健身,为什么一定要喝白酒呢?类似这种浮浅、空洞的酒文化很难打动消费者,自然难有长久的有生命力。
冀酒文化一旦确立形成,企业的一切品牌传播推广活动都应该围绕这根文化主线持之以恒地展开。改变或偏离这根主线往往使消费者雾里看花,对品牌认知产生错乱,自然难以积淀成深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当金六福确立以“福文化”为自身的品牌文化后,它持之以恒地紧紧围绕“福文化”展开各种品牌传播推广活动。品牌传播与时俱进,但却始终围绕“福文化”形散而神不散。
中国白酒市场虽然竞争日趋激烈,但洋河蓝色经典、水井坊、金六福等后起之秀的成功也给众多冀酒品牌以启迪:机会就在脚下,关键是我们是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