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旺季,如今却没有出现旺销的景象。旺季不旺,淡季更淡,各种各样的招数都试过,但不见效。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也许退出转其他行业是最好的出路。”不少企业负责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厂家产品的出货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并且一味要求压货,片面追求销售增长率;而下游的乡镇经销商走不动货。”一些县级经销商对当前自己所处的境况如此描述。“已经有不少经销商转行不做,我在考虑是否坚持下去,坚持到底的结果多年经营成果打水漂,同时会错失不少进入其他领域的机会。”
这两年,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零售市场疲软,工程市场迅速崛起。有些企业开始纷纷把目光转向当前火爆的工程市场,纷纷上马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生产线。然而,试水工程市场一段时间后,他们才发现工程市场也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转行的企业中基本都处于痛苦挣扎状态,鲜有顺风顺水者。如此,不少企业家和经销商处于迷惘状态。
机会与陷阱并存
这让我们会想起,去年以来由于国家对楼市调控,加上国际环境影响,一些企业家“跑路”,其背后多数是由于当时看到房地产的楼市、或者光伏行业的暴利而进入。同样,多年前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不少企业看到了客观的利润空间和巨大的市场,于是纷纷进入该领域。其中,不乏家电巨头如海尔、美的、华帝、美菱、荣事达、长虹等,也有做牛仔裤、皮革、建材等企业,但经过几番市场的冲刺拼杀之后,我们发现有些已经黯然退出。
当时看似巨大机会,而今为何却让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处于破产边缘。这与企业领导人的经营观念有很大关系,“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唯一目的;企业不赚钱就是犯罪……”这影响不少企业的决策者,于是乎,面对机会和诱惑自然不会放过,什么赚钱做什么。纵观整个市场中,不少利润可观的行业基本处于一片混战,价格战成为了企业市场竞争的唯一武器。
正如皇明集团董事长皇明所说,“看到什么赚钱做什么,靠劣质低价冲击市场,最终导致中国做什么,什么烂的现象。”企业经营唯利是图的“短视”,导致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短,各领风骚三五年。有专家表示,盲目选择的机会也意味着陷阱,企业应该在遵循经营价值观而慎重选择。国外企业进军新领域会全方位考察多年,最后才决定是否投资。这样,他们失败的几率明显减少。虽说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但追求利润不应成为选择的唯一判断标准。
敢于说NO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面临机会和诱惑,对此敢说NO者不多。
“我们公司目前不打算把重心放到工程市场,农村市场未来三五年依然是公司的重点。当大家都纷纷押宝工程市场时,农村市场也就是我们的机会。”世纪阳光太阳能公司总经理曹思林对笔者说,“企业必须清楚自己当前的状况,并慎重选择。否则,对于别人而言是机会,对自己也许就是陷阱。”
持这样观点的还有北京同享阳光总经理胡立国,“目前工程市场十分火爆,我们3年前就看到该市场发展前景,并抓住了这一机会。而如今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在与建筑结合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不少企业纷纷进军该市场。同享阳光公司就定位做真空管热水系统工程,做专做强,这个市场就足够我们做很久。”
窄门特立独行者迈能高科总经理朱庆国自公司成立以来就坚持做搪瓷承压储能水箱,没有进军当时利润可观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依靠“专注、专业、创新”的理念,独享一片蓝海。敢于对机会和诱惑说NO,成就了迈能高科的行业中英特尔的地位。
马云曾经说过:“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对于机会,我绝大部分时候都说NO。CEO 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重利润,谋投机,轻发展,是把企业的未来当作一场赌博,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为高利润回报而追逐市场热点,热衷于跟风下注的投机行为,最终必将导致企业因战线过长,资金短缺或资金链断裂而走向失败。
知名企业家史玉柱在《100位投资家的亲笔信》中提到,“所有失败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抵挡住诱惑,战线过长,最后才会出问题。我的想法是看准了、研究透了,然后再考虑进入。”
因此,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首先要做的不是抓住机遇,而是抗拒诱惑。简单点说,就是需要“说NO”的勇气。行业人士转型也是如此。
敢于对机会说NO,也许意味着更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