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家具行业又曝出了件“家丑”:十万元的床垫成本不足三千。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家丑”一出,搜房、网易、人民网等近百家媒体闻风而动,纷纷给予关注和报道,在家具行业引起了不小波动。据有关媒体记者私下透露,此事特别让一些诉求高价区位的床垫品牌负责人充满怨言,“但又敢怒不敢言,不敢当面回应、印证床垫成本的真假性”。
据悉,此次曝料床垫“家丑”的“深喉”系佛山嘉洲床垫掌门人杨青香。你说杨青香是吃饱了撑的,硬是要采取这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曝光方式,把床垫业这个人所共知的“秘密”,大白于天下进而摧毁这个行业价值而后快?想来不能用这么简单的答案来为杨青香盖棺定论。毕竟,作为一个有着近二十年床垫营销、生产、管理经历的“杨门女将”,此番曝光应该不是心血来潮之举,而是有着其自身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利益考量。这从杨青香有关此事件对媒体的一番言论中看得出来:“‘中国创造’这样的概念,理想很丰富,现实很骨感,落不了地,因为制造都还没做好,谈何创造呢?中国床垫目前最明智的品牌运营之举,是通过加强材料品质控制,继续提升床垫制造水平的方式,老老实实地打好自己的品牌地基。”
也就是说,杨青香主张床垫企业应该继续深挖制造,赚取制造利润,而不要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创造,追求品牌利润,因为“打好自己的品牌地基”比所谓的纯粹的“品牌运营”或者说“品牌包装”更重要。如果笔者对杨青香的逻辑理解不错的话,那么,在杨青香的眼里,十万块钱的床垫价格与其三千元的材料成本肯定是个巨大的数字鸿沟,是个不可理喻的现实存在。正因为不可理喻,杨青香才会作出这种出格的举动。
当然,杨青香自己也应该明白,一个材料成本都要三千的床垫品牌,如果加上设计成本、管理成本、房租成本、人工成本以及资金占用成本等,其综合成本肯定不会低于六千元。如果还要把工厂的利润和经销商的利润考虑进去,这种床垫的市场价格如果不能卖到一万元以上,肯定是不可持续的。而如果还把另外一些无形的品牌溢价,如消费者身份的像征、企业品牌形象塑造、企业产品战略需要等,考虑进去,三千材料成本的床垫市场价卖到十万元也不足为奇。杨青香单纯突出材料成本之低,而有意忽视其它成本,或许是为了赚取一种眼球效应,以此来宣扬嘉洲床垫自身的一种价值主张,即做大众化、平民化床垫。
然而,也正是杨青香的这种举动,引来了行业人士饶润平的批评,认为其“床垫价值观”中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就好比农民吃肉,只看到纯肉的价值,看不起排骨,而实际上,在城里人看来,排骨价值更高。”饶润平的理由是:“床垫价值是由材料价值、设计价值与品牌价值构成的,在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代,材料价值是床垫的最主要价值。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需求的日益苛刻,设计价值、品牌价值就成了床垫的主要价值构成。如果还是一直把床垫材料作为主要价值构成,说明我们的床垫品牌运营商还停留在制造经济、小农经济时代,这种思维不利于床垫品牌升级,不利于民族床垫品牌做大做强。”
对于杨、饶之争,某网甚至专门为他俩开了一个PK平台。但从网友的反应来看,挺“杨门女将”的很多,饶的声音则点曲高和寡。实际上,杨、饶的观点并不矛盾。前者主要强调先要把材料价值扎扎实实做好,后者则主张随着床垫价值权重的变化,未来床垫企业应该更加注重设计、品牌的价值。但任何语言概念都有其特定语境下的语用意义。在目前中国制造被地产、资本运作甚至其它更投机性的行为日益挤压的语境下,杨青香的观点无疑更有现实意义。也就是说,在目前的床垫行业,制造比所谓的创造更重要,制造利润、规模利润比所谓的品牌利润更能够让企业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说,杨青香的“床垫价值观”,虽然表面上看是一种“小农意识”式的价值观,但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更是一种商业大智慧:环视国内外许多成功品牌的成长经历,如丰田、沃尔玛、福特、格兰仕、奥克斯、宜家等,哪一个品牌地基不是建立在扎实的制造利润、规模利润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