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微博式生存:世界没有陌生人



酷营销

英特尔微博式生存:世界没有陌生人

 

文/本刊记者闫芬 发自北京

与往年一样,今年春运受到了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然而,在人人感慨“一票难求”的时候,却有这么一群人已经完成了他们春运期间特殊的归乡之旅。当2012年1月20日最后一路选手平安到家的那一刻,由腾讯微博发起、英特尔超极本TM支持的“世界没有陌生人”大型真人秀活动圆满结束了。21天、5条路线、11位选手踏上归乡之旅,从温暖的广州到寒冷的大连,从南方绵延到西北,从繁华的上海抵达圣洁的拉萨,一路上挑战者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通过特殊的微博式生存,11位挑战者证明了“世界没有陌生人”。英特尔超级本TM“世界没有陌生人”活动将网络人际关系推向现实生活,以微博为平台,重构人与人的信任机制。

此次活动由腾讯微博发起,通过网络征选10位成年人和一名5岁小男孩,在21天内以徒步、骑行、搭顺风车、沙发客等方式走完回家之路。此次活动设计了五条回家路线,横贯南北,以微博+移动社交方式,借助陌生人的帮助走完全程。

网友接力,传递温暖

“在回来的路上遇到好多热心的人。”结束了回家之旅的“飘尘”与“43辞职去旅行”说,他们今年1月2日从广州出发北上时,在一位湖南籍网友的帮助下到了郴州。在郴州,另一名网友不仅请他们吃饭,还联系了一辆送快递的货车,让他们坐在副驾驶位,顺路搭载他们到了长沙。“到长沙遇到了好心的的哥,他知道我们的情况后,一点没犹豫,让我们立马上车。”“43辞职去旅行”说,快递车把他们送到下高速路的一个仓库边,时间很晚了,他们本想走到长沙市区,正好遇到了的哥李师傅,当时李师傅开车已经过去了,但是看到他们彷徨的样子,又开回来问他们,他们这才到了长沙火车站。就这样,在众多陌生网友的接力帮助下,“飘尘”与“43辞职去旅行”顺利地结束了行程。

在微博式生存挑战中,11位挑战者,9个微博达人,不断记录旅途见闻,通过随身携带的英特尔超极本TM发布求助微博、查询行走路线。“阿伦”是五条线路中唯一一个独自骑行回家的。全程近1000公里,他骑了700多公里,一天大概9个小时在自行车上。碰到雨天,“阿伦”就到加油站搭顺风车,拉水泥的汪师傅不仅痛快地载了他一程,还请他吃了一顿饭。“阿伦”说自己带足了干粮,所以一路上一共买了三次饭,花了19块钱。至于晚上,“阿伦”都是睡在热心的网友家,因为准备了睡袋,他只求“一席之地”。

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微博的聚众效应放大了140字的能量。网络社交关系其实是现实社交关系的映射。通过信息分享、基于兴趣爱好的交流等,网络与现实世界的界限逐步消失,线上线下趋于同步。未来微博将重新构建人与人的社交图谱,提高线下人际关系的信赖度。正如腾讯微博网友所说,作为社会化动物的人类,在社会中不存在陌生人,只是有还未认识的朋友。

微博:solomon的蝴蝶效应

此次“世界没有陌生人”活动倡导的移动社交式旅行,将自媒体、solomo社交功能等发挥到了极致,挑战者完全依靠移动设备—英特尔超极本TM。挑战者通过英特尔超极本TM将微博关系延伸到线下,进而顺利地完成了旅行。此次活动证明,在微媒体时代,理想的实现往往在一念之间,身无分文同样可以行走天下。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州刮起一场龙卷风。微博,在很多时候就是那只蝴蝶。腾讯微博移动客户端加入“身边的人”和“身边的微博”功能,通过“身边的人”功能,找到自己附近的微博用户,然后通过“身边的微博”了解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相互进行线上交流和沟通。通过身边的人和身边的微博,微博构建了全新的移动社交图谱,并将由兴趣、爱好谱写的兴趣图谱融入其中,将线上人脉关系延伸转变为线下社交关系。正是通过这种模式,11位挑战者在归乡途中不断通过英特尔超极本TM发微博寻求网友帮助,而他们在沿途发布微博广播都会显示具体位置。

2011年,微博崛起,腾讯微博用户猛增至3.1亿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与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微博让每一个人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带来了一个人人能发声、人人能被关注的时代。随着智能手机日益普及,以及微博本身的爆发力,微博-爱华网-移动互联网化将成为一种趋势,而solomo模式则是微博移动互联网化最主要的推手。腾讯微博相关负责人说,此次“世界没有陌生人”活动,微博凭借群聚效应使微博用户进行爱心传递,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21天微博式旅行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而在此次活动中,英特尔超极本TM以其超极性能、超极续航、超极快捷、超极视觉的超极性能成为挑战者顺利返乡的“超极”工具,展示了solomon互联网时代的无限可能性,证明了一个人、一个超极本TM、一条路可以走出别样的精彩。

 英特尔微博式生存:世界没有陌生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7740.html

更多阅读

英特尔:新标识与战略同行

  英特尔并未完全摒弃原有的Intel inside标识,它保留了那个经典的蓝色圆圈,并将字体变成圆形,然后加上了自90年代初以来的第一个新标语:“超越未来”。     新年伊始,英特尔迫不及待地宣布了新的品牌标识。    被广泛认可的In

英特尔40年成长记:烈火燎燎炼真金

2008年1月12日,美国旧金山圣克拉拉,英特尔总部。   在一幢如同迷宫一般的大楼里,到处是小隔间、咖啡杯和出入证。突然,向导在一个普通的小隔间门口停下,神秘地问《IT时代周刊》记者:“知道这是谁的办公室吗?”  灰扑扑的隔板,中间摆放

英特尔金童杨旭:从实习生到全球副总裁(三)

国内PC企业起步不久,他们渴望去了解国外成熟企业的技术理念、管理模式。与杨旭的沟通,成为他们获取这些信息的方式。在交流中,杨旭也成功地将英特尔的文化、对未来技术的看法告诉合作伙伴。这为进一步促进业务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英特尔金童杨旭:从实习生到全球副总裁(二)

 “国内的机会确实要比美国激动人心得多。”杨旭回忆,“终于能够做更能发挥才能的销售工作,而且过去10年在英特尔学到的东西,了解的企业文化统统能派上用场,当时我简直兴奋极了。我感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鼓舞。”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

英特尔金童杨旭:从实习生到全球副总裁(一)

“你们招人更看中过去经验,还是未来潜力?如果是后者,那么我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在如潮的应聘队伍里,这个年轻人声音洪亮,充满自信。英特尔主考官缓慢地抬起头,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中国留学生,稚气未脱,神采奕奕。 这是1986年美国GMI(

声明:《英特尔微博式生存:世界没有陌生人》为网友惹旧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