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状告乔丹体育,终止了后者IPO上市的步伐。3·15前夕来临的这一场官司,让两个乔丹倍感纠结。
作为乔丹的忠实球迷,我对乔丹体育的侵权行为感到愤慨。作为消费者,我对乔丹体育多年来的“擦边球”式宣传如吃苍蝇般难受。作为中国人,我对民族品牌的借势突围表示充分理解。作为关注民企生存环境的工作者,我对民企的发展模式充满担忧。 “乔丹”商标1997年即被乔丹体育注册,十多年来,乔丹体育“潜伏”于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以其以假乱真的乔丹形象成功地使数千万消费者埋单。十多年来,两个乔丹相安无事,乔丹体育的潜伏计划,似将大功告成。如果没有这次的官司之争,乔丹体育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必将实现二次腾飞。然而事与愿违,潜伏计划被打乱。看似飞人乔丹搅局,实则在乔丹体育注册的那一天,就已埋下了一颗地雷。与“潜伏前辈”余则成相比,乔丹体育差得还很多。 潜伏攻略一:始终保持两个身份。在电视剧《潜伏》里,余则成用过多个名字,劳文池、余则成、峨眉峰、深海,最核心的是余则成和深海两个名字,代表了在两个机构里的不同身份,也由此明确了在两个机构里的不同职责。反观乔丹体育,从97年至今一直使用“乔丹体育”一个名字。虽然成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目的,但是一旦遇上官司纠纷,也就有口难辩。且有可能导致在真乔丹和消费者两个阵营里都输掉的尴尬困境。潜伏攻略二:时刻不忘自己的真实身份。余则成所在的天津保密局,充满了地位、金钱、美女的各种诱惑,而他都抵抗住了,因为他时刻不忘自己的真实身份——地下情报员“深海”。而十多年来,乔丹体育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似乎迷失了自己,真把自己当美国乔丹了。而且在多年的市场运作中,因为其针对的三四级市场消费者甄别意识相对较弱,绝大部分消费者将“乔丹体育”与“美国乔丹”直接划等号了。上海的一家体育用品营销机构2009年对400人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在中国的小城市中90%的青少年认为乔丹体育是迈克尔·乔丹的中国品牌。就连SOHO中国CEO张欣也在微博上说:“我一直就以为乔丹运动服是乔丹的,就像‘李宁’那样。直到乔丹起诉这家运动服公司,才知道完全没有关系。”如果没有“乔丹”这个品牌而是变成“王丹”、“李丹”,这家体育用品公司还能走多远?还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埋单? 再看看近年来发展凶猛的361度,其在创业之初采取了与乔丹体育同样的策略,即命名为“别克鞋业”,但其时刻没忘自己终究是个假洋鬼子,于是在“别克”之外又注册了一个子品牌“361度”,并且在公司发展壮大中不断地让“361度”亮相,最终彻底将“别克”品牌转换成“361度”品牌,实现了成功蜕变。 潜伏攻略三: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多次化险为夷。余则成利用站长、马奎、陆桥山、李涯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矛盾,成功地将“峨眉峰”代号嫁祸于马奎,并成功地晋升为副站长,为获取重要情报争取到了更多的职务之便。此前,耐克曾经起诉乔丹体育商标侵权,未能如愿,乔丹体育躲过一劫。此次迈克尔·乔丹以姓名权之争卷土重来,乔丹体育如何应对?有姚明、易建联之姓名侵权案在先,有中国入世十年之国际背景,有苹果iPad商标之争,两个乔丹之间的官司,将如何收场,一时间恐难以定论。 乔丹体育这一次注定是凶多吉少,无论这场官司的结果如何,乔丹体育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已江河日下。虽然,乔丹体育早已依法注册,根据“先注册先得益”的国际惯例,乔丹似乎不能把乔丹体育怎样;虽然,法院还没有开庭审理此案,而不管是从注册角度还是民族保护角度,乔丹体育败诉的可能性都很小;虽然,乔丹为何偏偏在耐克的最新产品“乔丹篮球鞋”即将上市之际状告乔丹体育,耐人寻味。 改革开放30余年来,灵活宽松的政策环境让不少民营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因缺乏品牌根基,及国人与生俱来的洋崇拜,导致民企在发展之初喜欢在洋品牌的光环下“潜伏”,本无可厚非。达芬奇家居,诺贝尔、马可波罗、蒙娜丽莎磁砖,姚明一代,不一而足。既然要潜伏,随时就会有牺牲。要想不牺牲不提心吊胆,就得早日结束潜伏,回到正常人的状态。同为晋江体育用品公司,361度能舍弃别克,乔丹体育为何不能舍弃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