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股市的十年零涨幅,房地产的几近疯狂(可以看看禁播的《蜗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人们将视线投注奢侈品和收藏品。为此,笔者将展开对奢侈品与收藏品的分析,与读者一一道来,了解其中缘由,为投资开拓思路(更多了解,请参照赵梅阳《金融与投资》系列观点)。下面,结合中国现况,我来谈谈中国的钻石发展现状。
随着富裕人群的快速壮大,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钻石贸易中心,甚至最终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钻石市场。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钻石市场和钻石加工中心。
全球钻石加工及交易中心集中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国纽约、以色列特拉维夫和印度孟买,随着国际钻石行业的产业转移,印度和中国将成为世界性的钻石加工、制造中心。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钻石加工中心,钻石镶嵌规模世界第一,年钻石切割总量世界第二,钻石加工从业人数世界第二。中国钻石产业迅猛发展让世界瞩目,中国钻石产业发展前景令业界看好,中国钻石产业发展的优势显著。
目前我国钻石切割和打磨技术处世界较先进水平,“中国工”具有优质的加工工艺,在钻石生产、加工、批发、零售方面在国内已形成了以广东番禺为龙头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从1995-2006年12年的发展来看,市场消费数量保持持续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35%;消费金额与消费数量基本保持同步,平均年增长为32%。
中国钻石的消费也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
1995年以来,中国钻石出口量逐年下降,在2006年为370万克拉,但交易额逐年上升,在2006年 达到17.5亿美元;进口量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达到1640万克拉,突破24亿美元;出口价格在2001年后,持续走高,达到470美元/克拉,而进口价格则保持稳中有升,2006年为148美元/克拉。
非工业用钻石从进出口金额来看,与钻石总体基本趋势一致;从数量来看,出口保持稳中有升,在2006年达到369万克拉;进口稳步增长,2006年达到1599万克拉;中国的钻石出口价格远高于进口价格,在2006年达到574美元/克拉;进口价格相对平稳,在2006年为151美元/克拉;孕育着中国巨大的加工增殖空间。
未分级钻石在2002年进口达到顶峰,为94.6万克拉,进口额为4120万美元,以后锐减,2006年为0.2万克拉,金额为64万美元;出口在沉寂几年后,近年逐渐有所起色,2006年为7.2万克拉,出口额为137万美元;出口价格大幅波动,2006年仅为19美元/克拉,进口价格相对平稳,近年连续走高,2006年达到263美元/克拉
未加工非工业用钻石从进口来看,一直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相对少量出口来说,显示了中国加工的巨大空间,2006年进口达到626万克拉,计14.8亿美元;进出口价格在前期趋势一致,进口每克拉略高20美元,近期进口价格连续走高,出口价格下降,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中国的钻石矿产质量下降,中国本土的高端需求增加,2006年进口价格达到236美元/克拉。
其他非工业用钻石的进出口动态与中国经济整体一脉相承,2006年除进口量外其他均创新高,其中进口为973万克拉,约9.4亿美元;出口265万克拉,约16.7亿美元;出口价格远高于进口价格,显示了中国作为世界钻石的加工中心,2006年,出口价格高达629美元/克拉,而进口为97美元/克拉
中国钻石产业发展中存在薄弱环节
国内钻矿资源稀少。目前南非、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加紧了金刚石找矿、勘探和开发的力度,加大金刚石战略储备。俄罗斯未加工钻石产量已占世界的25%,而我国的钻石矿仅有两处,年产毛钻仅17万克拉。
中等规模钻石的切工落后。中国目前已掌握了小颗钻石的加工技术,但在中等规模特别是大颗钻石的切工水平上与以色列、比利时、印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知识产权全球保护意识淡薄。钻石产品属于工业制成品,出口量颇大,但国内企业对所发明的钻石切割、加工、制作方法、保养、摄像、鉴别等技术等进行全球性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引起涉外知识产权纠纷。
钻石加工产业队伍不稳定影响成品率。钻石体积小,硬度大、价值高,加工时需要细切精磨,尽量减少损耗,对操作技术要求很高,培养熟手工人需较长时间。
缺乏高知名度品牌和企业。我国钻石产业虽发展较快,但起步较晚,目前国内缺乏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高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随着钻石生产和流通领域的透明度进一步加大,国内企业面临着技术、资金、实力强大的国际知名品牌的竞争考验。
钻石产业价值链